- 汽車整車設計與產品開發
- 吳禮軍主編
- 727字
- 2022-05-10 17:24:05
4.2.6 駕乘空間布置
駕乘空間是用戶的核心關注點之一,一般分為駕駛操作空間和乘坐空間。
駕駛操作空間包含轉向盤操作空間、踏板操作空間和換檔操作空間等。乘坐空間包含頭部空間、肩部空間、肘部空間、臀部空間、膝部空間、腿部空間和腳部空間等。
駕乘空間設計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1)法規要求 目標市場對應的國家法規一般對駕乘空間的布置有直接或間接約束,設計時務必將相關要求作為設計硬點和底線進行管控。
(2)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是駕乘空間設計的原則。如某產品的用戶調研顯示,用戶期待二排乘坐時可靈活地調整腿部姿勢,因此,應基于此需求進行空間目標設定,并按目標進行后續方案設計。
(3)產品目標 產品目標是產品在競爭圈內的競爭定位指標。目標的差異將直接影響相關布置方案的制訂。如某車型基于競爭圈分析,制訂了領先競爭圈二排乘坐空間的目標,那么在駕乘空間設計時,應優先保證二排乘坐空間的目標達成,相關的車身結構、內飾部件方案等需配合進行適應性調整。
(4)性能需求 性能需求也會影響駕乘空間布置,如碰撞安全要求駕駛員膝蓋與儀表板的碰撞潰縮空間距離D大于165mm,如圖4-8所示,因此,膝部空間設計時需兼顧此要求。

圖4-8 碰撞潰縮空間
(5)零部件結構 零部件結構設計直接影響駕乘空間設計,如隨著碰撞安全要求的提升,側氣簾等安全相關零件布置在頂蓋內襯與車身結構之間,導致斜向頭部空間需求與零部件布置出現沖突,需合理地布置及設計才能實現零部件結構空間與頭部空間的平衡,如圖4-9所示。

圖4-9 零部件結構與空間的沖突
(6)整車造型 整車造型設計與駕乘空間的布置緊密關聯,如運動風格車型頂蓋曲線變化趨勢通常較常規家用車型更急劇,對二排乘員頭部空間的設計有較大挑戰。合理的空間布置設計,才能既滿足造型美觀性需求,又有恰到好處的空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