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控制市場

控制是出于某種目的和欲望而采取的計劃、策略和手段。自有商品交易以來就有了市場,來自四面八方的“控制的手”一直存在著。由于市場的復雜性,控制市場必然涉及人的理性、市場均衡及變異、動態反饋等概念。

1.有效市場假說

傳統經濟學總是在講供給與需求的關系,經常討論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的概念,但還是很容易產生誤導,別說大眾了,就連經濟學和政策制定者往往也會跟風。

其實,經濟學研究的需求只有“有效需求”。我們理解無論商品市場如何變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消費者在沒有富余的資金或者不看好未來前景時,不會將需求轉化為市場交易行為。這個時候需求是存在的,需要是迫切的,也許支付能力也沒有問題,只是對經濟發展不樂觀,對市場趨勢不看好。因此,消費者會選擇過度儲蓄、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甚至購買國債而不積極消費。往往是商品價格越跌,消費者越不買。這個時候人類的理性顯得弱不禁風,表現的需求是無效的。

凱恩斯理論的觀點就是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論,倡導要出臺政策以刺激消費者消費,促使客觀存在的需要變成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理論背景是假設兩個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一個是消費能力問題,即消費者沒有錢或者被負債拖累;另一個是預期問題,即消費者對市場的信心不足或利空情緒蔓延。過去幾十年,很多國家都在跟著凱恩斯的指揮棒起舞,需求的確被刺激了,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需求不足導致的市場萎縮,起到了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

但問題又來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的激活靠的是什么?當然是印鈔、量化寬松。這種行為嚴重影響著經濟體的“健康”狀況。所以,目前經濟學家普遍反對一味使用這種量化寬松政策應對經濟蕭條。我們把凱恩斯式的經濟刺激稱為需求側管理。現在還沒有權威研究數據顯示需求側管理能讓多大比例的資金轉化為有效需求,我們看到量化寬松推高了房價、加劇了通貨膨脹和M2的增速,但對GDP的助力不但小而且維持的時間短。

然而,正如過去的經濟治理中出現的現象一樣,供給側改革不是一種簡單而立竿見影的政策。當經濟萎縮局面形成的時候,可能政府部門最樂意使用的還是需求側管理。

這也是市場的復雜和奇妙之處。這個問題看似一個明明白白的老問題,但我們研究市場時卻重復著過去的謬誤。

我們將把房地產市場當成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頑疾分析。我們之所以稱其為經濟學的頑疾,是因為它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個“問題產業”,它已經不是房地產產業本身的問題,而是一個“市場”問題。換句話說,房地產市場的復雜性不完全是房地產自身演化出來的,它是宏觀經濟政策、金融市場、民間消費及市場預期等要素相互迭代、相互作用形成的。

研究市場一定離不開貨幣,而樓市和股市是最重要的兩個貨幣池子。我們首先把房地產市場問題解剖一下。

中國近十年來的房地產市場稀缺表現在有效供給不足,而貨幣增發又導致有效需求處在饑渴狀態。這種稀缺不是普通商品的稀缺,而是標志性商品的稀缺。但它會把這一點點稀缺的影響擴大,傳導到相關聯的商品上。

實踐中,中高端產品的稀缺會抬高價格。而中低端商品由于價格敏感程度較強,自我調整速度很快,其稀缺的表現更多體現在促進消費熱情上,其持續時間較短。由于中高端商品的目標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少量商品房的稀缺性就可能拉動整個樓市的價格波動。它總是在波峰上推波助瀾,標志性效應強烈。在拉大與中低端商品的價格差距的同時,中低端商品的價格上漲趨勢自然也提高了。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會給出一種激勵,對稀缺商品的激勵。在這種激勵機制的引導下,供給方會增加這種商品的供應。于是,一段時間后這類商品供大于求,出現滯銷。

當市場彌漫著蕭條的負向激勵時,供給就會自動減少,市場交易冰凍,嚴重拖累宏觀經濟,政府不得不選擇凱恩斯理論,行政干預往往再次刺激需求,導致一邊倒的消費意愿,出現了有效需求后,房地產的交易活躍度上升,房價上漲,于是供應者開始增加投資,市場供應再次快速增加,又一個周期快速形成。

經濟學家格里高利·曼昆說:“家庭和社會面臨著如何配置稀缺資源的決策。從我們擁有的資源少于我們所希望的意義上說,資源是稀缺的。經濟學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其稀缺資源的。”

2.市場的泛化

解決市場的有效性和市場目標的控制問題,必須充分理解市場,設置有效的市場經濟目標。

經濟學意義上不應該存在房地產市場或者石油市場的概念,那是管理學意義上的物化市場。過去,市場的概念在經濟學中長期存在著地域性。隨著交通、通信、物流的發展,市場的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變成了更加廣義的市場。但有一些商品的地域性還是很強的,比如房地產。

我們研究市場時關注的一般是物化市場。在物化市場中強調對其有著實質性影響的要素。這種傳統研究方法已經不適應現實的要求了,因此本書多次強調,只有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才能凸顯宏觀經濟學的市場經濟。

宏觀經濟學意義上的市場一定包括政策導向、金融、消費心理、消費偏好、居民收入、未來預期等非物化要素,而不是只注意土地、建筑、材料、勞動力及資金要素的組合和疊加。

控制“市場健康發展”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是經濟治理的終極目標。經濟學在市場控制方法的研究上存在著嚴重的狹義傾向。但微觀經濟學的市場概念不同于宏觀經濟學的市場概念,所以容易誤導決策者在宏觀政策層面使用微觀經濟學的治理工具。

研究任何一個產業的核心問題都是市場,除非遠離商品經濟。這個市場絕不能是狹義的物化市場,而應該是廣義的商品經濟市場。

系統調控是控制論的方法論,需調動廣泛要素參與,遞進式分層調節,并重視市場信息反饋。我們必須把市場的概念和層級甄別清楚,否則,市場經濟的所有理論工具都會失去效力。

3.控制的變異

承認市場存在稀缺性為經濟學研究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

經濟學的一切探索都是為了控制市場,為了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并按既定規劃前進。掌握了市場的規律才能控制市場的節奏。接受稀缺性是市場運行機制的重要約束條件,同時把控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如此我們才能了解市場的基本規律。

控制是手段,不是目的。控制過程是復雜而多層級的,達到目的的手段和過程必然是在科學體系之下的。

現實中,我們不能把宏觀經濟系統中那么多復雜的要素都作為控制對象。我們必須選擇“關鍵要素”進行調節,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當需要調節輔助要素以綜合施治時,控制系統會形成“多層級調節”通道,以修正針對主調節要素可能產生的不足或過度震蕩。

控制論方法的核心是把經濟社會體系看成是一個巨大系統。控制不是針對一個微觀的產業或一個區域,更不是頭痛醫頭式的診斷治療。這一點非常重要。

控制論的方法是,無論是宏觀經濟系統的控制還是微觀經濟系統的控制,都需要檢測要素、確定目標值,響應干擾因素的正反作用和破壞性,并且在開環系統或者閉環系統中利用輸入、調節、輸出、反饋、再調節、再反饋等工具經過循環往復,讓輸出值靠近目標值。這個系統能否穩定,取決于系統的“自穩定”狀態,也取決于干擾因素的介入程度。

經濟系統的調節是一個多層級、多要素的過程,復雜性不亞于生物系統的調節。

在調節過程中,不應排斥其他要素的參與。

經濟控制過程涉及宏觀控制和微觀控制問題,經濟學的市場調節問題絕大部分是宏觀控制問題。沒有甄別宏觀經濟學的工具與要素,容易使我們從微觀經濟學的概念出發,控制的狹義化和局部化就會成為必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武定县| 荆门市| 阜城县| 黎川县| 海阳市| 淄博市| 康平县| 土默特左旗| 日照市| 库伦旗| 洛浦县| 津市市| 达拉特旗| 南部县| 土默特右旗| 府谷县| 牙克石市| 会东县| 洮南市| 永兴县| 贞丰县| 定边县| 财经| 栾城县| 安徽省| 偃师市| 临汾市| 丰镇市| 兰坪| 遵义市| 深水埗区| 怀宁县| 孙吴县| 灵丘县| 伊金霍洛旗| 郯城县| 安陆市| 阜南县| 麻城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