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稀缺的市場

一、市場的稀缺性

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給出了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定義:經濟學是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資源使用的學問。

1.稀缺導致市場

稀缺導致了市場的出現,之后才成就了經濟學體系的輝煌。稀缺性就是市場的表現形式,研究稀缺必須透過市場發現稀缺。也就是說,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議題就是市場。

這個話題好像太通俗了,很多人往往視而不見。研究市場成了經濟學的泛稱,但是,市場的本質問題“稀缺”卻被經濟學家普遍忽略了。羅賓斯的經濟學定義反映了透過表面看本質的研究精神。

本書從“稀缺”的角度看待經濟學,以期發現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新入口。不是微觀地研究這個“稀缺”的概念,而是希望引導經濟學要素研究更加宏觀、更關注本質。

稀缺存在于廣泛的現實中。當沒有足夠的商品來滿足每個人的需要時,市場才會出現。實現對稀缺資源的獲取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也是產生競爭的原動力。

我們在討論市場資源及其稀缺性的時候,一定要把“市場資源”這個概念放在首位。土地、水、礦產、勞動力、工具、資本、技術都是資源,而且都是稀缺資源。在經濟學的理論中,資源都是稀缺的,包括空氣。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最具有影響力的終端產品應該是金融產品、房地產及大宗商品。這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樣有稀缺的特征,但不一定是常識中的商品短缺。甄別商品的稀缺性與常識中的商品短缺是經濟學能否把狹義市場和廣義市場分開的關鍵,也是區分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的關鍵所在。簡言之,供求關系與市場價格不正相關。

聽起來還是有點費解。市場上存在兩種供求關系,它們處在兩個層次上。一個層次是基礎性的供求關系,供大于求時對消費者有利,供小于求時對供給者有利。這個層次的商品供求關系說明市場經濟水平處在初級階段,生產及供給能力不發達,沒有形成市場的充分競爭,商品短缺導致市場稀缺。此時,經濟活動受資源稀缺約束,市場調節工具短缺,調節空間狹小。另一個層次是市場已經處在充分競爭階段,正常情況下不會因為供給不充分而影響運行,但仍存在著兩種干擾市場運行的情況:一是供求關系不匹配;二是需求的支付能力不足。在資源充分豐富時,市場出現的稀缺是由市場稀缺性的本質決定的。

市場永遠具有高度的稀缺性。甚至在商品處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市場的稀缺性也沒有改變。這個時候需要站在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待稀缺問題,而不是拘泥于微觀的稀缺概念。

2.稀缺不是短缺

經濟蕭條時,大家看到的一般都是商品供給過剩。問題的另一面是嚴重的需求不足也會反映在供給上。

無論是20世紀30年代、70年代還是21世紀初的經濟危機,都是供給過剩和需求不足兩個極端現象同時出現。20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受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影響深遠,史稱“失去的20年”。2008年,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引發了歷時10多年的量化寬松政策以緩解經濟危機的危害。這說明稀缺不僅僅會由物質短缺,也會由需求短缺導致。

人們在事后經常會問,經濟危機出現時,資產價格下跌,為什么消費者不趁機進行低位投資呢?事實上,在危機來臨時,不僅沒有出現規模化的低價搶購資產現象,反而出現了眾多低價拋售者。這個時候的市場稀缺表現為信心稀缺。

3.稀缺約束市場

我們一直存在一個誤區,把微觀要素放置在宏觀經濟學層面研究,結果是微觀要素作用下的變動被觀察者放大并提升到一定層面,成了宏觀經濟研究方法,這不僅混淆了概念,也讓宏觀的預判被具體化的經濟現象分析擠出了決策平臺。

宏觀經濟系統中的要素排序是動態的、變化的,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各要素的權重是不同的,作用于市場及某個產業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微觀經濟學研究中假設了它們的位置和地位相對固定。更重要的是,這些要素的作用不僅僅取決于它們本身,更取決于動態趨勢及其與其他復雜要素形成的組合。這是我們以控制理論研究經濟學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相對于其他要素,稀缺性要素的影響更加深遠、廣泛。所以,有些經濟學家將研究房地產市場運行基本規律的重點放在研究其稀缺性上,因為房地產的稀缺性特征是真正的約束性條件。

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表面上房屋的供給量充足,市場需求也非常旺盛,但是旺盛的需求是在銀行零利率及零首付支持下以金融杠桿撬動起來的需求,是假性需求。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能與供給匹配,是次級消費的極端表現。這部分消費者的消費市場(需求)在經濟學理論上是不存在的、是脆弱的,這就是市場稀缺。

市場需求是在特定經濟環境、金融政策及消費預期的作用下,與供給協調配合形成的。否則,稀缺性就會充分發揮其破壞性作用,導致市場扭曲、資源浪費及經濟運行不暢。

反之,與需求不匹配的供給就是無效供給。某一個城市的房地產供給總量需要5~8年才能被市場消化,是典型的供過于求,但價格不僅不降反而漲幅很大。這有悖于供求理論的基本規律,沒有出現供過于求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的現象。

無論用供求關系還是稀缺性理論解釋這些經濟現象,我們發現都有一個邏輯誤區,那就是不斷地以新的觀點解釋當時的經濟現象。也許把當時的約束性條件找到了,就能夠充分解釋這種現象,但以控制論的觀點來看,這種方法存在著明顯的“就事論事”的方法論錯誤,不能充分解釋長期經濟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事實上,經濟系統中所有可能的波動、震蕩、蕭條、危機都是整個經濟系統甚至是政治社會系統的紊亂導致的。這種紊亂不僅僅是由于某幾個要素出了問題,而是經濟體的檢測、調節、反饋機制出了問題。

這是合理的邏輯,也是可以實現的控制方法。本書將不斷引導大眾理解這種思維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肥西县| 洪泽县| 淮安市| 类乌齐县| 红原县| 丰县| 奎屯市| 巴彦县| 定结县| 上虞市| 垫江县| 康定县| 共和县| 陵川县| 进贤县| 辰溪县| 凤凰县| 广昌县| 溆浦县| 始兴县| 光山县| 昆明市| 英德市| 武宁县| 涞水县| 尼玛县| 合肥市| 上犹县| 财经| 太白县| 澄江县| 吉林省| 安多县| 长岛县| 若羌县| 邻水| 新密市| 九寨沟县| 当涂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