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就擺在桌上,可是我拿不到。我想,只要我把手伸長一點,我就能夠到我的晚餐了。不過我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手對大腦的反應總是懶洋洋的,行動也慢了好幾拍。
我是真的老了。當年我還意氣風發的時候,曾和另一個小伙子一起在商場拼搏。經過很多次的成功和失敗之后,我們決定在密歇根州亞達城自家地下室里開創一番新事業。這次的創業非常成功,成功到《福布斯》《財富》等財經雜志,都把我們列入美國私人財富排行榜之中。
和大部分功成名就的故事一樣,我這一生也幾經浮沉,我把它們都如實地寫進了書里。我準備告訴你,我們的飛行訓練班的飛機有多么“能吃”,還有我們如何斷定賣肥皂比賣面包更有出息;我還會告訴你,我們如何殫精竭慮地籌劃,讓全球300多萬營銷伙伴可以生活得更好;我還會告訴你,我如何與政府周旋,又是如何與傳媒界據理力爭的。
如果你只是想從這本書里找到什么成功秘訣,讓自己一夜暴富,那我勸你現在合上書還來得及。事實上,如果你了解我是如何獲得今天的地位和財富的,你一定會大吃一驚。
我努力伸出手,還是拿不到桌上的盤子。平常是沒這么嚴重的,今天的情況讓我感到特別沮喪、狼狽和難堪。這讓一向活躍、積極且健康的我,一下子百感交集。我想,能夠把事情搞定,是全世界企業家的共同特質。過去這些年來,我也的確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讓許多美好事物得以實現和完成。安利公司的成功,讓理查跟我可以把研究和制造部門擴展為80個廠房,總面積達420萬平方英尺[1]。我們也有能力協助家鄉市區重建,增設了新的酒店、博物館、運動場、水族館和幾家醫療機構,并贊助多項文化和藝術活動。我重提這些往事,不是刻意吹噓,只是想讓你理解,如今我連個盤子都拿不到,是多么讓人泄氣啊!
幸好跟我同桌吃飯的好朋友,察覺到我的困難,一句話也沒說,就俯身向前,幫我把盤子推了過來。這個小小的動作,就足以闡明我跟理查·狄維士當年共同創業時的深層理念:團隊合作。如果不是有許多人的幫忙和協助,安利公司也不會有今天。理查跟我也都清楚,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需要互相幫忙。事實上,我一直堅信,要是當年我們兩個分道揚鑣,就不會有今天的安利公司。我們從最開始就知道,想爬上頂峰,最切實的路子,就是讓其他想要成功的人,也來分享我們的機會,并且不怕努力付出。如今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協助下,我們已成長為年銷售超百億美元的跨國公司。
不過在這本書里,我可不只是要告訴你安利的歷史。我會告訴你一些不為人知的背后故事,一些能讓創業者事業蓬勃發展的觀念和原則。要是你看完以后,只記得安利的歷史,那么你就錯過最精彩的了。你可以不知道我以前做過什么,但你必須要真正了解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我也希望你在看完這本書以后,認識到市場經濟和道德,是絕對可以協調并存的。
大部分成功的企業,都是靠著誠實、正直和善良等傳統美德,才能夠茁壯成長的。而且,它們所給予這個社會的,比當初消耗的要多出許多。
不少朋友問我,你為什么要寫這本書?這是一本簡單的自傳,是安利的企業史,還是希望能給別人一點鼓勵?其實,我希望這本書不光能包含上面所有內容,還能引申出更多的含義。
我真正的目的,是要講一個故事。每位懂得努力、不怕失敗的人,接受他人的幫助,都能創造出這樣的故事來。簡單一句話,這是一則關于真正成功的故事。真正的成功,絕不僅局限在物質財富上,還能每時每刻給你帶來內心的平靜和真實的幸福。
注釋
[1]英尺,英美制長度單位,1英尺≈0.304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