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美的尋找:從理論到實踐

改革開放后,在西方美學研究方面,汝信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過去他贊賞黑格爾精心營造的美學體系,現在卻越來越感到其局限性,因為它們并不能真正解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美學問題,只是停留于抽象思辨的王國,當我們面向無限豐富多彩的現實和人類藝術創造時,形形色色的理論體系往往顯得蒼白無力。汝信曾廣泛地向現當代西方哲學和美學著作求教,發現其中有的能啟發人思考,但總的來說仍令人失望。汝信領悟到,研究美學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從生活出發,不能單從哲學家的書本中去討生活。這就促使汝信嘗試用另一種方式去研究美學,那就是直接面對人類藝術史上的偉大創造,結合親身鑒賞的體驗去進行美學的探索。汝信認為,藝術是人的一種最富有代表性的自由的和自覺的活動,它能夠以最精練、最集中、最凝聚的形式把美提供給我們,而人在自由的、自覺的藝術創作活動中能動地、現實地復觀自己,把自己的本質對象化,并在自己所創造的藝術世界中復觀自身。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藝術史就是對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的精神成長史,同樣也是美的創造史。有了這些思考,汝信最終指出,對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是辯證法的靈魂,也是對藝術辯證法的基本要求,美學研究要走向生活,不妨從剖析人類的藝術創造開始。美學研究應該避免走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道路,因為那條道路無助于我們理解藝術。藝術的世界是最鮮活、最生動活潑的世界;是先有藝術,然后才有理論。所以藝術理論、美學研究永遠也不要奢望有朝一日去指導藝術;恰恰相反,通過對理論的學習,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藝術,那么理論也就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了。

改革開放后,汝信獲得了一些出國進行學術訪問和交流的機會,參觀了不少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博物館、藝術館,觀看了一些知名文藝團體的高水平演出,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也為其美學研究開啟了新的方向。汝信沒有停留在對藝術的欣賞層面,而是將對藝術作品的直觀感受與對藝術創作歷史背景的研究結合起來,再調動自己在哲學和美學領域中的理論積淀,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陸續撰寫了一些研究現代藝術的文章,從藝術欣賞的角度探討美,最終以《美的找尋》為題結集出版,拓展了美的實踐領域。從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化藝術遺址,到古希臘的著名雕塑,再到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琪羅和近代藝術大師羅丹的作品;從印象派繪畫,到凡·高等印象派之后的畫家,再到現代西方繪畫的杰出代表畢加索和克列;從莎士比亞的悲劇到理查德·施特勞斯的歌劇,這些藝術史上的精華之作都在汝信思考和探索的范圍之內。而運用歷史唯物論的觀點,以辯證的方法與個體獨特的審美體驗有機結合,是汝信這些美學與藝術巡禮之作取得成功的秘訣。

在《永恒性的追求——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化藝術遺址考察紀行》這篇長文中,汝信根據實地參觀考察的感受并參考歷史資料和有關學術著作,運用歷史唯物論觀點,從古埃及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結構的長期停滯不變的特征出發,來解釋古埃及藝術的本質特征,提出古埃及把對永恒性的向往和追求奉為藝術理想,無論是金字塔、神廟、地宮,還是許多雕刻和繪畫,莫不如此。

畢加索這樣影響極大的西方藝術大師,其一生各個時期創作的大量作品,從內容到形式變化無窮、風格各異,一向被研究者視為難解之謎。面對畢加索,汝信另辟蹊徑,嘗試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去解讀畢加索藝術,具體剖析了其中三種不同的異化表現,即客觀世界的異化、人的異化和藝術與藝術家自身的異化,指出畢加索藝術的偉大就在于他表達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最本質的東西,因為在他所生活的社會里,異化乃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現實,幾乎已成為人類難以擺脫的宿命。汝信得出結論說,在社會學的意義上,畢加索是現代西方社會的一面鏡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永寿县| 华阴市| 安福县| 黄大仙区| 京山县| 玉树县| 闻喜县| 华容县| 镇平县| 宕昌县| 屏南县| 保康县| 金寨县| 新安县| 南乐县| 泰安市| 乐平市| 梨树县| 娱乐| 高平市| 广平县| 庆阳市| 罗甸县| 海安县| 星子县| 崇明县| 巴林右旗| 栾城县| 灵寿县| 宝坻区| 麻栗坡县| 红原县| 紫金县| 姜堰市| 西和县| 宝山区| 清远市| 米泉市| 渝北区|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