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進度管理實踐標準(第2版)作者名: (美)項目管理協會本章字數: 468字更新時間: 2022-05-18 17:40:53
2.2.1 關鍵路徑法
關鍵路徑法決定了完成項目的最短持續時間和最早完成日期,同時也決定了進度模型中進度的靈活度(總浮動時間)。在使用CPM方法前,首先應創建一個由項目活動組成的進度模型。根據具體的項目開始日期,通過順推法計算出每個活動的最早開始和最早完成時間。根據由順推得到的項目最早完成時間或一個具體的項目結束日期(制約),再通過逆推法得到每個活動的最晚開始和最晚完成時間。
關鍵路徑法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每個活動完成后,它的緊后活動才可以開始。在沒有其他各種功能提升的情況下,原始CPM網絡只允許項目總浮動為零或正數。原始CPM不支持當今進度計劃編制應用程序中常見的各種功能,包括資源、項目日歷和活動日歷,制約因素,不斷變化的重要程度,其他資源,已用持續時間,滯后量,外部依賴關系,活動優先級,以及分配給活動的實際開始和結束日期等。
在日常溝通中,術語CPM指的是現代進度計劃編制工具中使用的流行方法。這些工具中使用的進度計劃編制方法實際是緊前關系繪圖法(PDM),本實踐標準遵循這個使用慣例,把CPM等同于PDM進行使用。

圖2-2(a) 進度模型流程

圖2-2(b) 過程和組件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