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李白詩選
  • 錢志熙 劉青海撰
  • 2284字
  • 2022-04-13 17:03:11

蜀道難1

噫吁,危乎高哉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3,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4。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5。地崩山摧壯士死6,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7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8,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9,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10,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11,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12。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13,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14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15,砯崖轉石萬壑雷16。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18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19,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20


1 《蜀道難》:樂府古題。李白之前,以“蜀道難”為題者,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陳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解題引《尚書談錄》曰:“李白作《蜀道難》,以罪嚴武。”

2 噫吁:蜀地方言,表驚異。

3 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遠古蜀王的名字。

4 秦塞:秦之邊地。蜀與秦接壤,在秦地西南。

5 太白、峨眉:皆山名。

6 壯士:《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并相從,而山分為五嶺。”

7 天梯:山路陡峭,石階累累而上,仰望若與天接。石棧:蜀道險處,鑿山為洞,中插石條,條上架木板為棧道。鉤連:以鐵索連續棧道。

8 六龍:傳說中日神駕六龍巡天,見《初學記》引《淮南子》。六龍回日,言蜀山之極高處,日車也要繞行。

9 黃鶴:即黃鵠,一名天鵝,飛極高。

10 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元和郡縣志》:“(青泥嶺)懸崖萬仞,上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為青泥嶺。”

11 捫參歷井:參、井都是星宿名,參為蜀之分野,井為秦之分野。青泥嶺是由秦入蜀的道路,所以舉參、井二星宿以言。“捫參歷井”意謂蜀道上仰視星辰,似乎可以手捫之,極言其高。脅息:收斂氣息,此用來表示恐懼。

12 巉巖:形容山勢險峻。

13 子規:又名杜鵑。此鳥蜀中甚多,傳說為遠古蜀帝杜宇所化。《蜀記》:“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云,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

14 朱顏:紅顏,謂青春之貌。凋朱顏,即青春凋謝、容貌變老之意。

15 飛湍:形容水流急。《水經注·廬江水》:“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喧豗:形容轟響。

16 砯:水擊巖崖之聲。

17 劍閣:地名,在今四川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唐代在此設劍門關,地勢極為險要。崢嶸、崔嵬:皆形容山之高峻。

18 “一夫”四句: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19 錦城:即錦官城,古成都的別稱。

20 咨嗟:嘆息聲。張衡《四愁詩》:“側身西望涕沾衣。”


此詩歷來有諷嚴武、諷章仇兼瓊、諫玄宗入蜀諸說,皆起于中唐北宋之際,考之俱無實據。胡震亨之說最得其要:“愚謂《蜀道難》自是古《相和曲》,梁陳間擬者不乏,詎必盡有為而作?白蜀人,自為蜀詠耳。言其險,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風人之義遠矣。必求一人一時之事以實之,不幾失之鑿乎?”(《李詩通》)此論深得太白樂府體制之奧,可破紛紛之惑。郭茂倩《樂府詩集》引南齊王僧虔《技錄》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內有《蜀道難行》。又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云:“《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險。”前人之作,如《樂府詩集》所載梁劉孝威、陳陰鏗、唐張文琮等人之《蜀道難》,主旨多在極力形容蜀道之難與險,此齊梁賦題之法。太白所用亦此法,而假其非凡之想象力、超常的賦法技巧,以及雜言歌行自由開放的體制,使千古模擬賦題者相視失色,如守營壘者之紛紛失據。這就是李白樂府創作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其天才之最具魅力者。

今試以賦題法賞析此詩:首四句一興嘆,二形容,三四夸張,全以長吁深嘆之氣,漾出“蜀道難”三字主題。其定調之高,使凡筆對此縮手不敢為。在此長吁深嘆之后,不直接以描寫形容之語,而是暫停此興嘆,頓回一筆,從空間轉向時間,從存在于杳茫歷史中的蜀道開發傳說寫起,其寫法已非前人所及。至其寫法,又全在形容蜀地亙古隔絕之狀及蜀道開辟之艱險神奇。其于敘述之中,仍多興嘆之音,如“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至“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下,又回到正面形容蜀道之難的筆路上來,其烘托形容之辭,多自非凡想象所來,且夾有太白本色之游仙筆墨,如“六龍回日之高標”。至“青泥何盤盤”之下,轉入實寫,自然地出現作為蜀道難主角的攀緣者,效果如同一幅遠鏡頭的山行圖。其下則以攀緣者的感嘆來繼續形容蜀道之難。而在感嘆之極處,再次發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之感嘆。極嘆之后,又以賦寫形容之筆,寫蜀道上景物之奇險,以此來襯托蜀道之難:連峰去天,枯松倒掛,飛湍瀑流,砯崖轉石,萬壑響雷。至此,則太白正面形容蜀道難之筆墨已盡。末段則為遠道赴蜀之人興嘆。蓋成都為唐代富庶之地,亦長安之外中朝士夫謀求政治出路之重要地區。古人有“自古詩人例到蜀”(李調元《送朱子穎孝純之蜀作宰》)之說。而從朝廷而言,歷史上蜀中治亂系于天下,割據者歷來不絕。太白言念及此,覺古人所說之蜀道難,只于道路險艱處形容,而于治亂興衰之意,少所言及,所爭奇斗勝者,只在筆墨之間。太白則深入一層,轉入諷諭興嘆,這樣對蜀道難之主題有更深的挖掘。這是太白對樂府賦題法的發展。嘗謂太白樂府,欲以一人而對壘千秋作者,《蜀道難》一篇亦為典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昌江| 清远市| 西藏| 天全县| 桂阳县| 根河市| 奈曼旗| 从化市| 玛纳斯县| 平罗县| 成武县| 通榆县| 禹州市| 大余县| 囊谦县| 高州市| 乌兰浩特市| 渑池县| 正阳县| 华亭县| 陈巴尔虎旗| 深圳市| 阳山县| 嘉荫县| 镇远县| 紫阳县| 阳原县| 亳州市| 通许县| 灵山县| 丽江市| 米脂县| 银川市| 武胜县| 徐闻县| 诸城市| 顺昌县| 福建省| 资兴市|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