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李白詩選
  • 錢志熙 劉青海撰
  • 760字
  • 2022-04-13 17:03:11

烏棲曲1

姑蘇臺上烏棲時2,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3。銀箭金壺漏水多4,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5


1 《烏棲曲》:《樂府詩集》錄于清商曲辭之西曲歌下。李白之前,此題梁簡文帝、梁元帝、蕭子顯先后有作,多寫男女歡愛之辭,李白此作則有所諷諭。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太白)在長安時,秘書監賀知章號公為謫仙人,吟公《烏棲曲》,云:‘此詩可以哭鬼神矣。’”

2 姑蘇臺: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春秋時吳王闔閭肇基,夫差成之。《太平廣記》卷二三六引任昉《述異記》卷上:“吳王夫差筑姑蘇之臺,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千人,又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鐘。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龍舟,陳妓樂,日與西施為水戲。”

3 “青山”句:王夫之《唐詩評選》認為自蕭子顯《烏棲曲》“猶有殘光半山日”化出而為絕調,可從。

4 銀箭金壺:古代計時之器。金壺,銅制,其中貯水,下有小孔漏水,壺中有一支有刻度的箭(銀箭是美稱),隨著水面降低,逐漸顯示箭上的刻度以計時。

5 漸高(hào):即漸皓,漸漸天亮。古樂府《有所思》:“東方須臾高知之。”


上篇寫烏啼時思婦之愁絕,為人之恒情,是風詩之正體。此篇則借烏棲寫吳王荒淫汩沒、晨昏顛倒之變態,是風詩之變體。太白深于風雅正變之理,每能如此。詩言當姑蘇臺上歸烏欲棲之時,吳王并不知日之已夕,方沉醉于西施之美色。吳歌楚舞,終日尋歡,而宮外青山,已銜落日。日之不足,繼之以夜,可謂色荒之極矣!荒淫如此,則國事如何,自可知矣!

此詩因為諷諭的對象是古人,所以披露盡情,略無隱藏,末句如斥小兒。然太白所諷,故非吳王一人耳!又此篇實寫亡國,古來以色荒而亡國者多矣,宜乎《本事詩》載賀知章讀此篇,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實言其擅寫亡國之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汉阴县| 华阴市| 饶平县| 开封市| 绩溪县| 德化县| 文成县| 沙雅县| 那坡县| 泰来县| 南皮县| 南康市| 梨树县| 泾阳县| 舞阳县| 大新县| 英超| 渑池县| 兴业县| 华亭县| 桐城市| 通江县| 西青区| 鸡东县| 蚌埠市| 郴州市| 清水河县| 永春县| 枝江市| 四川省| 山丹县| 敦煌市| 隆德县| 六枝特区| 阳春市| 北海市| 汤阴县| 广安市| 合山市|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