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完美主義者 過于嚴謹,導致速度慢 時效主義者 多少有些粗枝大葉,但速度快
創作了900多本商業書籍的中谷彰宏先生可以說是速度達人。
比如,會要站著開。因為一旦坐下,就會開始聊些沒有營養的閑話,導致遲遲無法下達最終決策。不僅如此,他還經常連外套都不脫就開始開會,因為開完會他還要外出。
比如要在10分鐘內完成企劃書。也許有人會說10分鐘怎么夠,但重要的是企劃內容,而不是用電腦做出一份多么漂亮的資料,中谷先生可能會選擇當場手寫一份企劃書。
有這樣一個故事,從事企業經營顧問的神田昌典先生向中谷先生發出面談邀約。
發出邀約當天,神田昌典先生就通過傳真收到了超級忙碌的中谷先生發來的感謝信,那封信還是中谷先生親手寫的。信中寫道“從很久以前就想著能與先生您見上一面”,字里行間透露著滿滿的感謝。
收到這封信的神田先生非常感動,他從沒想到中谷先生竟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發出一封感謝信,而且還是在當天就發出的手寫信。
?速度快慢,影響期待值的高低
這個故事的核心在于速度。神田先生說:“其實感謝信上的字并非有多么漂亮,關鍵是如此快地收到這封信,這讓我非常開心。”
也就是說,單單是快速回應,就能讓人感到滿足。相反地,時間過得越久,就越會期待收到高質量的反饋。
完美主義者習慣于嚴謹地完成后再進行反饋。這本身并沒有什么壞處,但是更多情況下,快速應對更能讓對方感到欣喜和滿足。
就像中谷先生那樣,當場提交企劃書、10分鐘內完成一場會議、立即用傳真發送感謝信等,或許在每一項工作上花費的時間很短,可能還有些粗糙,但“快速”就足以讓人滿足。
舉例來說,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公司內部會議的會議紀要,即使紀要的措辭有些瑕疵,但在確認紀要的參會者的心中,對這份紀要的印象并不會很差。因為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在大家的記憶還比較清晰的狀態下準確地確認紀要是否有誤。
但是,如果過了一周才提交會議紀要,就有可能會被批評,“太晚了”“不能做得更快一些嗎”。即便是同樣的內容,提交時間的早與晚,收獲的評價也大不相同。
實踐
① 不拘泥于形式,在快速高效完成上下功夫。
② 從風險低的工作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