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與基層醫生骨質疏松防治培訓教程
- 李梅 章振林 夏維波主編
- 549字
- 2022-04-22 16:28:52
8 人類骨量一生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和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征的一種系統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骨量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中礦物質(鈣、磷等)和骨基質(骨膠原、蛋白質、無機鹽等)的含量。骨量的減少使得骨密度逐漸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出現骨質疏松癥。
人類骨量隨年齡增長大體可分為6個時期:
(1)骨量增長期:
從出生至20歲,隨年齡增長骨量持續增加。該期男性增長速度快于女性,這也是最終男性骨密度峰值高于女性的原因。
(2)骨量緩慢增長期:
從20~30歲,骨量仍在緩慢增加,年增長率為0.5%~1%。
(3)骨量峰值相對穩定期:
從30~40歲,骨骼生長處于相對平衡狀態,骨密度也處于一生的峰值期,女性骨峰值低于男性,該期約維持5~10年。
(4)骨量丟失前期:
女性從40~49歲、男性40~64歲,骨量逐漸丟失;女性年丟失率為0.4%~0.6%,男性為0.3%~0.5%。
(5)骨量快速丟失期:
主要見于絕經后女性,絕經后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年丟失率為1.5%~2.5%,約維持5~10年;男性不存在快速丟失期。
(6)骨量緩慢丟失期:
65歲以后,女性骨量丟失速率降低到絕經前水平,男性亦較以前出現一些輕微的骨量快速丟失,骨量年丟失率約為0.5%~1%。
通過分期后,可根據每個時期的特點不同予以干預,增加骨量峰值,延緩骨量丟失。
(羅湘杭)
推薦閱讀
- 醫學倫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公眾衛生應急技能培訓教程
- 全國縣級醫院系列實用手冊:麻醉科醫生手冊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基層實踐
- 醫學觀念的更新與啟示
- 溫病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推拿手法學(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醫古文(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β-內酰胺酶和其它機制介導的細菌耐藥
- 中醫眼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全科醫生臨床實踐(第3版)
- 綜合醫院突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防控培訓教程
- 物理化學實驗(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針灸臨床實用新型技術
- 敘事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