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與基層醫生骨質疏松防治培訓教程
- 李梅 章振林 夏維波主編
- 1282字
- 2022-04-22 16:28:52
7 調節骨骼代謝的重要內分泌激素有哪些?
骨骼是機體的礦物質儲存庫和緩沖庫,在內分泌激素、旁分泌激素、細胞因子和代謝酶的調節下,維持血清和組織礦物質代謝平衡與內環境穩定。調節骨骼代謝的重要內分泌激素主要有以下5種。
(1)甲狀旁腺激素:
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由甲狀旁腺分泌,對維持機體鈣磷平衡和骨代謝起著重要作用。PTH與骨、腎等組織的靶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活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使血鈣濃度升高。升高的血鈣反饋作用于甲狀旁腺,降低PTH分泌,使血液中的鈣濃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保證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2)維生素D(vitamin D):
又名鈣化醇,活化的維生素D3—1,25(OH)2D是調節鈣磷代謝的重要激素。當1,25(OH)2D水平升高時,可促進腸黏膜對鈣的吸收增加而升高血鈣,血鈣離子增加可抑制PTH分泌,PTH分泌減少可使腎內1α-羥化酶的活性下降,從而抑制腎臟1,25(OH)2D的合成,反之亦然。PTH通過對lα-羥化酶和與活化維生素D的相互調節作用來完成其對1,25(OH)2D水平的精細調節作用。
(3)降鈣素:
降鈣素由甲狀腺素濾泡旁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肽類激素,是一種鈣調節激素,能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減少破骨細胞數量,減少骨量丟失并增加骨量。降鈣素可減低血漿中鈣、磷濃度,抑制鈣、磷吸收。降鈣素的分泌與流經甲狀腺的血液中鈣濃度有關。因此,血鈣濃度增加可引起降鈣素分泌增加和抑制骨吸收,使高鈣血癥患者的鈣濃度下降。降鈣素通過對骨的作用,與甲狀旁腺素(PTH)一起調節體內鈣平衡。
(4)性激素:
性腺固醇類激素對骨的整體作用是保持骨代謝穩態,防止骨量丟失。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是主要的性腺類固醇激素。雌激素通過抑制骨吸收中介因子和促進成骨性細胞因子的表達而發揮骨吸收抑制作用。當雌激素缺乏時,促進骨吸收的細胞因子的抑制效應被解除,骨吸收增強,導致骨量丟失。雌激素能促進女性骨內膜骨生成。另外,雄激素能刺激男性長骨皮質骨擴張。男女性雄激素受體和雌激素受體信號對骨量獲得的不同作用,在青春期發育的早期,雌激素對男性和女性的骨骼生長發育是必需的,而在青春期發育和以后的時期內,因為雌激素和雄激素對骨骼的不同作用,產生兩性骨骼形態差異,主要表現在骨骼的大小,男性骨骼體形較大是由于長骨擴張,在青春后期,雄激素促進橈骨擴張,而女性的雌激素則抑制其作用。
(5)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合成及分泌的一類腎上腺皮質激素。若糖皮質激素過多可引起骨量減少,表現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減少,并間接抑制腸鈣吸收,改變維生素D代謝。但只要未發生骨折及骨壞死,這種骨質疏松是可逆的。糖皮質激素也減少腸鈣吸收,但不引起血清25(OH)D和1,25(OH)2D降低,也不降低腸上皮細胞對維生素D的敏感性。糖皮質激素還可增加血清PTH水平,但可被鈣劑和維生素D逆轉。
綜上,臨床上根據上述多種激素調節骨骼代謝的原理,衍生出眾多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如甲狀旁腺素類似物特立帕肽、活化的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包括1α羥維生素D3(α-骨化醇)和1,25-(OH)2D(骨化三醇)、降鈣素類制劑有鰻魚降鈣素類似物和鮭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類雷洛昔芬等。
(羅湘杭)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結核病防治培訓教材
- 生理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科)規劃教材)
- 臨床檢驗醫學
- 中醫外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衛生法學概論(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臨床常見疾病合理用藥指南(第一冊)
- 實用辨證論治程式通論:第2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手外科手術并發癥及其對策
- 重癥超聲
- 醫藥信息系統建模理論與實踐:第2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新生兒診療技術進展
- 腹腔鏡胰腺外科手術操作要領與技巧
- 中藥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學派概要(中醫師承系列教材)
- 住院醫師英語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