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血管病心理康復手冊:心情好、睡眠好、恢復快
- 王春雪主編
- 833字
- 2022-04-21 17:36:08
22 腦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
(1)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規律作息,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證每日7~9小時睡眠,心態平和,以上這些是身體康復的基礎。
(2)飲食:
地中海飲食模式對心腦血管健康有益。高血壓患者提倡低鹽低脂飲食,糖尿病患者應該控制總熱量的攝入,肥胖及高脂血癥患者應該低脂飲食,高尿酸血癥患者應該減少嘌呤的攝入,多飲水以避免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腎衰竭患者的飲水量需要遵醫囑)。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過度增加營養攝入,同時也要避免過度限制飲食導致營養不良。
(3)鍛煉:
保持每天適當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跳舞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勞逸結合,持之以恒。每周運動時間至少150分鐘,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適當做抗阻訓練有助于腦血管病后康復,改善代謝水平,預防跌倒和肌肉萎縮。既要防止過度運動導致的意外風險,也要防止運動不足帶來的危害。在沒有運動禁忌證的患者中,長時間臥床“靜養”是不可取的。
(4)控制危險因素:
血壓異常者每日至少測量血壓一次,并做記錄,避免血壓下降過快或血壓過高;糖尿病患者應該嚴格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定期監測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低血糖;心房顫動患者在服用華法林期間,需要密切監測凝血功能及INR,避免外傷及藥物、食物的配伍對抗凝效果造成影響,飲食種類及數量應規律,避免濫用藥物,這樣可以減少藥物抗凝效果的波動;有鼾癥或肥胖的患者,需要進行睡眠監測,如果符合睡眠呼吸暫停的診斷,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佩戴呼吸機治療,并積極控制體重;高血脂的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脂,及時根據血脂變化和不良反應調整藥物劑量及種類;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患者,要定期監測出血傾向并常規進行血液檢查。
(5)預防并發癥:
長期臥床的患者應該適當被動活動四肢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及關節攣縮、肌肉萎縮;進食困難或鼻飼的患者,主要預防營養不良及誤吸導致的肺炎;肢體無力或肌張力高的患者要避免跌倒等;認知障礙或情緒異常的患者,應該加強護理,避免走失或自傷、自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