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鑲牙就醫指南
- 陳吉華主編
- 991字
- 2022-04-21 17:16:01
9.牙齒之間有縫隙有哪些可考慮的修復方式?
導致牙齒之間產生縫隙的原因很多,包括發育性、病理性和生理性因素。
發育性牙間隙是在恒牙替換完成后出現的,常見的幾種情況是:牙數量正常但牙寬度過小(圖3-13A)、牙寬度正常但牙弓過大、牙萌出數量不足。此外,上唇系帶附著過低、正中額外牙或先天性唇腭裂等也可引起上前牙間隙。
病理性牙間隙是在各種病理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如重度牙周炎可引起前牙唇向移位呈扇形排列,形成間隙(圖3-13B)。齲齒破壞鄰接面導致的牙間隙也較常見。此外,咬合創傷、腫瘤、頜骨囊腫等也可引起牙齒移位出現間隙。
生理性牙間隙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因牙缺失后久未修復導致鄰牙自行移位(圖3-13C),個別或多數牙冠磨耗至最大周圍線以下。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牙間隙,在關閉間隙之前均需消除病因。如唇系帶過長者應先行唇系帶修整術,牙周病因素導致的間隙則應先行牙周基礎治療控制病情。病因消除且病情穩定后再關閉牙間隙。



圖3-13 常見間隙
A.過小牙天然間隙 B.牙周炎導致的病理性間隙 C.牙缺失過久鄰牙移位導致的生理性間隙
關閉牙間隙的方法有:正畸治療、直接樹脂修復、貼面修復、粘接橋修復、冠修復、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以及聯合治療等。每一種方法均有其優缺點及適應證,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必須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
正畸關閉牙間隙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大多數發育性間隙和部分病理性間隙用正畸方法可達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的牙間隙。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保留天然牙的色澤和外形,獲得比其他修復方式更為理想的美學效果。
直接樹脂充填和瓷貼面修復常用于間隙較小的情況(圖3-14A、B),通常間隙寬度應小于2mm。直接樹脂充填一次完成,減少患者就診次數,美觀程度較高,但樹脂易老化,壽命較短,可能會變色。瓷貼面修復是現在常用的一種關閉牙間隙的微創療法,僅需磨除少量牙體組織就可達到較好的美觀效果,但費用相對較高,且對醫生的臨床技術有較高的要求。
對于牙間隙大于2mm者,粘接橋、冠修復以及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是較好的治療方法。粘接橋相對微創,僅需磨除鄰牙少量牙體組織,且美觀效果好(圖3-14C、D)。冠修復牙體切割量大,不推薦用于活髓牙。可摘局部義齒雖能關閉牙間隙,但美觀效果較差,且需每日取戴清洗,使用感不佳。對于復雜的牙間隙病例,可能需要綜合以上幾種方法聯合治療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圖3-14 常見的關閉牙齒間隙的修復方式
A.上頜中切牙天然間隙 B.瓷貼面關閉間隙 C.上頜側切牙缺失 D.粘接橋關閉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