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何苦來哉?心不動風不起
- 雪藏三年,我一首歌火爆全國
- 穿越寫文
- 2054字
- 2022-04-21 10:43:24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葉晨也不多解釋。
畢竟,每多說一分鐘,浪費的就是八塊錢。
有這錢,買杯奶茶喝,那不香么?何必多費口舌,逞一時之快。
他走進錄音室,打了個手勢,便示意要重新開錄。
周南雖然心中依舊不解,但專業素養還在,不可能拒絕重錄。
拍拍臉,重振精神,隨即配合起來,開始新一輪的錄制。
鋼琴、架子鼓、吉他、貝斯……
第一句人聲進,依舊可稱完美!
這時,葉晨卻示意先暫停。
周南不明所以,只得照做。
屋內甚是寂靜,落針可聞。
葉晨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良久,才提示再從頭來過。
依舊是鋼琴聲先起。
而后各種樂器跟上。
人聲進!
開頭幾句,依舊完美!
周南聽不出區別。
“不禁笑這近鄉情怯
仍無可避免
而長野的天
依舊那么暖
吹起了從前”
從這段起,音準依舊在,但音色有變化!
發聲方式變了?
為什么,為什么要改發聲方式!原來那種唱法,應該更舒服才對!
這么唱,有何意義?
周南的疑惑,藏在心底。
少年的旅程,還在繼續。
“我曾難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夢話
不得真假不做掙扎不懼笑話
我曾將青春翻涌成她
也曾指尖彈出盛夏
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逆著光行走,任風吹雨打”
“啊?”
周南再度驚嘆出聲。
如果說前兩段,只是換了一種發聲方式,音色有所變化,還尚能理解,那么“我曾”這一大段,在周南看來,就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原本的換氣點,并沒有出現該出現的換氣聲。
這里沒有用到什么特別的換氣方法。
并非“偷氣”,而是未留氣口,或者說沒在氣口處換氣。
周南是邊看邊聽的。
他是眼看著葉晨硬唱下好幾句真假音轉換,其間愣是一口氣沒換過。
從“我”到“我”,近十五秒,一口氣沒換。
這一長段,總共只換了兩次氣,而且都是急忙偷吸,好似身后有老虎在追趕一般。
明明尚有充裕時間,但硬是,硬是不按套路出牌!
代價也很明顯!
唱到后面,連音都差點吃不準。
葉晨唱的時候,整個臉都猙獰扭曲到了一塊,那模樣好似喘不過氣,隨時要不行了。
完全沒有上一次那般輕松、那樣從容!
“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啊!”
周南甚至想暫停,讓葉晨重新把這段錄一次。
如果是別的人這么唱,他一定是會這么做的。
但,里面的人,方才唱得就那般完美,現在重唱一遍,顯然是自有一番用意的。
要打斷嗎?
忽想起葉晨那句“不求完美”,他怎敢輕易打斷。
周南沉住氣,輕搖頭。
終究還是沒打斷。
或許,這就是里面的年輕人所追求的效果?
周南對自己的專業能力,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短暫間奏過后,新一段唱詞,與第一版倒是沒有太大變化。
只是某幾個點的發聲,有些許差異。
“翻過歲月不同側臉
措不及防闖入你的笑顏”
值得一提的是,再聽這一句,周南發現,自己太重視后面的真假音變化與高音的音準,倒是把飆高音之前的鋪墊給忽略掉了。
這里,相較于第一版,也有明顯變化。
因為后面有一長段不換氣的操作,所以葉晨在前兩句時都自覺不自覺地,將聲降調,或是把音縮短。
雖然差別細微,但還是被周南聽出來。
不換氣的連鎖反應,簡直就像是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只會招來禍患!
不換氣段唱完,間奏悠揚。接下來,又是一陣爆發。
會有變化嗎?
果然!
依舊是換氣點的問題。
聽到這里,周南對葉晨的處理,已猜得八九不離十——整首歌主要是對發聲唱法和氣口做出改變。
后面兩段唱詞,也印證了此番猜想。
但即便如此,他依舊是想不明白,為何要這樣處理。
用一句抽象的話來講——這樣唱,不美呀!
原本頗具美感、富有律動的唱腔,一下子雜亂擁擠了起來。
像是一座修剪好的花園,本來漂漂亮亮、秀色可餐,怎知忽地生出許多枝杈,直教人心生惋惜。
一曲終了。
周南略一估摸,整首歌五分半鐘下來,換氣次數屈指可數!
無論對葉晨第二遍的處理認可理解與否,他都不得不承認里面的年輕人,確實是氣息綿長,唱功了得。
如此氣息,如此唱功,莫說是流行歌手界,便是放在美聲、民族演唱家里,也當得上是一把好手。
這樣的人,不該是無名之輩!
正想著,里面的人就推門而出。
葉晨一出來,就止不住地干咳。
“咳咳咳咳……”
不出周南所料,剛才那種荒唐的唱法,會給嗓子帶來不小的負擔。
自討苦吃!
周南搖搖頭,心里雖這樣想,但見那咳嗽模樣,還是生了惜才之情。
連忙遞上兩瓶水,讓葉晨潤潤喉嚨。
不過,葉晨接過水,并沒有立即喝。
倒也不是他對周南有意見,實在是用力過猛,咽喉太不舒服,生理性地想要干嘔,壓根無暇喝水。
咳了好一陣,才緩過來。
一邊喝水,一邊戴上耳機,聽聽實際效果如何。
雖然唱得不是很舒服,但葉晨聽著,還是頗為滿意。
連連點頭,喜笑顏開。
他這么一笑,就又給周南整不會了。
以其多年錄音經驗來看,第二遍不如第一遍要好!
“這一遍好嗎?你確定不用重錄?”
看葉晨這般滿意,周南屬實憋不住氣。
今天不弄個明白,他心里就不痛快。晚上可能都睡不著覺!
葉晨依舊沒有浪費金錢和生命去多加解釋,把耳機還給周南,只淡淡道:
“你可以多聽兩遍,用心去感受,不要用這那的技術來分析。”
說完后,也不閑著,自顧自開始調混音,進行《起風了》的收尾工作。
周南接過耳機,仍是將信將疑。
用心去聽,會有不同嗎?
戴上耳機,音樂聲席卷而來,他不再想著氣口、發聲……
只是一心聽詞曲。
歌至中途他懂了。
口琴聲飄忽入耳。
周南留下了眼淚。
錄音棚內,四面封閉,此時卻悄然起風。
試問,是風動,還是幡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