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選秀節目,那年那人那風
- 雪藏三年,我一首歌火爆全國
- 穿越寫文
- 2067字
- 2022-04-21 10:43:24
歌聲里,周南仿佛回到了從前。
那一年,一腔孤勇,他不顧家人反對只身北上藝考;
那一年,天寒地凍,連番失利讓淚水也凝成了冰晶;
那一年,青春正好,在最好的年華里遇上最對的人;
那一年,肆無忌憚,相愛之人驚艷了整個盛夏……
可惜。
那年、那人、那風、那個難忘的盛夏,統統成為了過往。
時光打馬而過。
一腔孤勇的少年早早謝頂,變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記憶中的那個女孩,也早已沒了音信。
那一年,是幾幾年來著?
周南記不清了。
他只記得,那天的風兒,甚是喧囂……
肚皮一片冰涼,低頭一看,原來是淚水滴落,將襯衣打濕了。
回憶如潮,悄然退去。
原來,青春本就不完美。
這時,他意識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出現了一些問題!
周南聽過幾十年歌,起初當然會用心去感受,可后來當上錄音師,慢慢就不了。
一首歌里,哪個點處理得有問題,作為錄音師,他聽到了,自然可以明確指出來。
歌手也可以就這一點去改。
但一首歌聽過后,他要是跟來錄制歌曲的人說,“我覺得這首歌唱不到我心里去”……
那人該怎么改?
接下來該怎么錄?
一個小時五百,無論如何,時間在走!
世上沒人不愛錢,但錢不是這么騙的。
至少周南覺得不該如此。
漸漸地,他就不再關注情感一類的東西,反倒崇尚技術至上。
可是,歌終究是給人聽的。
……
“呼~”
周南深深嘆了口氣,又把第一次錄制的聲音放出來聽。
兩次聽過,各有優劣。
單論唱法技巧,第二遍錄制,是不及第一遍的。
各種處理,也不太科學。
音色音質都要遜色些。
然而,在第二次錄制里,葉晨投入的感情非常飽滿。
換句話說,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這個男人,當真了不得!
不只是唱功了得、才華橫溢那么簡單!
該怎么形容呢?
周南想了半天,也沒法以一個或幾個詞來進行準確描述。
不過,針對這一系列的處理,他腦海中冒出了一個不甚專業的詞——唱商!
這個詞,是被網絡樂評人生造出來的。
具體定義,沒人說得清。
虛無縹緲,玄之又玄。
大致與軟唱功有類似之處。
以前周南對這個詞,都是不置可否的。
但,聽過葉晨兩次演唱過后,他轉變了觀念!
葉晨這種處理,他解釋不來。
只能歸之于唱商高。
“怎么樣,不錯吧?這首歌,我打算今天就上傳,能搞定嗎?”
葉晨把關鍵處的混音完成后,轉頭向周南問道。
錄音師的思緒,也隨之而斷。
“今天就上傳?嗯~沒問題。我可以先完成《起風了》的混音。但其他幾首歌,可能要推后幾天。”
一首歌錄完,后期混音也很重要,少則一兩個棚時,多則三五個月。
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一般來說,翻唱歌曲,當天就能拿到;原創則兩三天起步。
不過,葉晨這首《起風了》,本身的完成度已經非常高。
周南聽過后又深有感觸,加個班擠出些時間,一天之內,勉強可以完成。
“也行。另外幾首歌,暫時不急。”
棄坑網文后,葉晨已沒了收入來源,不先弄出一首歌來,實難安心。
實際上,他之所以選擇先錄《起風了》,是因為早已算好了后期制作的時間。
“上傳歌曲的話,你是獨立音樂人,還是斜杠青年?”
經過一次又一次轟炸之后,周南終于遭不住,主動詢問來人的身份。
其實葉晨給他的感覺,完全是一副出道多年的資深音樂人形象。
可哪位大神,會來他這座小廟?
別說“大神”了,就是十八線藝人,他也沒見過幾個。
華城這片地界,不缺好的錄音棚。
因此周南以為,葉晨應該是位苦逼不得志的獨立音樂人。
當然也不確定。
畢竟他沒聽說過葉晨這名字。
“呵呵呵!現在算是,獨立音樂人吧。”
葉晨無奈自嘲。
他是個屁的獨立音樂人。
他就是一個單純沒經紀公司簽的過氣歌手。
這么說,也不是故意要隱瞞什么,而是相對而言,會好聽一些。
獨立音樂人這稱謂,雖然也不怎么樣,但還是比過氣流行歌手,要有逼格得多。
聽著都帶感!
“獨立音樂人嘛?”
周南喃喃自語,重復了一遍葉晨的話。
他印象里,確實沒有哪個獨立音樂人名為“葉晨”。
不吹不黑,周南印象沒錯。
不止獨立音樂人里沒有“葉晨”這號人,便是整個音樂圈,都沒這名字。
如果有,純屬巧合。
當年葉晨爆火,拿下最佳新人,用的并非本名,而是藝名“阿辰”。
后來遭雪藏,各類視頻被下架,漸漸沒了蹤影。
世人只記得“阿辰”,卻不知有葉晨。
時間似一把刻刀,幾年間,把意氣風發的少年,打磨成了如今為幾塊錢計較不休的模樣。
帥還是帥!
但已經不是當初那種清秀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帥,而是經歲月雕琢、成熟滄桑的帥。
當然啦,滄桑也是要對比的。
縱向對比,他比以前滄桑;橫向跟周南對比,葉晨就年輕太多了。
“這么說,可惜了。你應該是沒興趣參加選秀節目吧?”
獨立音樂人,愿意參加選秀的少。
大多都有幾分傲骨。
周南本來見葉晨實力強勁,想著要幫他一把。
但聽說是獨立音樂人之后,這份心就消了許多。
“有興趣,怎么沒興趣?您是有什么門路?”
一般的獨立音樂人沒興趣,但葉晨不一般呀。
聽到選秀節目,恨不得眼睛發綠,當場就急了起來。
當年他爆火,除了靠周董的歌,便是沾了選秀節目的光。
藍星這個時間段,選秀節目依舊紅火。
不過現在的選秀模式,跟三年前已有了很大不同。
不再有海選,而是由節目組發掘邀請。
說白了,就是資本或人脈游戲。
參加的選手,要么是各經紀公司推出的新人,要么是拉關系走節目組的后門。
總之,跟一般人,關系不大。
“你如果有興趣的話,我還真認識一個節目組編導,可以給你推薦推薦!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