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寒冽,不過十月初冬,齊魯大地已然染上了一抹素白,素的讓人窒息,官道上污泥遍是冰碴四起,兩旁早已拋荒而生出稀疏蘆葦?shù)奶锏厣弦煌麩o際,竟是無一處炊煙,天與地齊色而四海皆寂靜無人,好似宇宙初劈天地初開。
“呀呀!”
一身黑的烏鴉撲扇著翅膀掠過天空,給這里近乎恐怖的白色添了一抹別樣。
噠噠噠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地平線外的官道盡頭出現(xiàn)了兩個黑點。
“孫督師大軍已抵河南與李闖大戰(zhàn),這次不知勝算能有幾成。”
“怕是兇多吉少,今春韃子剛剛南下六月間才走,北地本就民生凋零,經(jīng)此一擾,怕是根本無糧可籌無稅可收無兵可用了!”
“嘖嘖,真慘啊,不過說起來到這登州城的流民越來越多了,你可好好挑一個可人兒嗎?看這樣子北邊局勢大亂之后咱們就要撤軍南下了,到時候就容不得細想了,大人可是三令五申說了只能帶一二人上船的。”
“嘿嘿,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可沒你這般貪心,你在城外養(yǎng)了得有三五房了吧?”
“哈哈哈!勞師遠征本就辛苦,哪還能讓二弟跟著咱苦?”
兩騎飛快縱過官道,順著這西南東北走向的官道越往東北去越是田少山多,到了萊州府城他們稍作歇息,繼續(xù)趕路。
過黃縣,至登州,他們便卸下了防備,入城解了馬匹來到水營復命。
“咦?徐哥哥,怎的多了一艘船?”
“噢,鳴發(fā)公子的船,他從安平來到蘇州卸了貨親自北上趕來的。”
“嚯!真稀奇,鳴發(fā)公子來登州作甚,這可不近!”
“那誰知道,不過聽說是跟大公子有關,哎哎,別扯這些閑話了,河南的軍情報了沒?”
“自然都報了,不然我豈會與你在這閑扯?”
...
登州,水營。
鄭鴻逵讀完手上的信,一時思緒飛回了千里之外的安平老家,想起了那個跟在自己身邊從小到大學武習文,被當做親生子養(yǎng)著的小子。
“鄭森...”
“叔父,大兄所言之事莫非有甚難言?”
“這信你沒看過?”
“大兄倒是允鳴駿翻看,不過此來千里小子卻不敢拆開來看。”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本來這些事他是沒資格摻和的,但你既將老宅之事都說了個清楚,這事兒,倒也算不上什么了。”
鄭鴻逵乃鄭芝龍三弟,庚辰年武舉現(xiàn)任登州副總兵,主掌登州水師。
他拿起手中之信,眼神在信上的字句間徘徊,仿佛看到了一個英英少年的蛻變。
“真是長大了啊!”
他感嘆著,叫來身邊心腹,將命令吩咐了下去。
“著人在城外流民中擇精壯漢子與婦女,乘北風悉數(shù)運往蘇杭一帶,人數(shù)不要太多,莫過萬余。”
“鳴駿,你熟知軍器匠人,我遣人隨你到城外搜尋流落匠人,遠的不敢說,登萊之地的流民中但有本事的,你全挑走,若時候不逮你便先回江南操持,我會一直記著此事的。”
鄭森的信被鄭鴻逵遞給了鄭鳴駿觀看,待一番詳讀完畢,鄭鳴駿算是了解了鄭森的企圖。
“嘶,大兄如此做事,莫非媽祖之言真乎?九五移人,至尊移位?”
“不知,不知,鄭森這小子,變化之大讓人費解,我本不信有預言之事,奈何這小子著實令我開眼,可能天意真是如此,李闖入主中原,我鄭氏何去何從呢?”
鄭鴻逵搖了搖頭,鄭森來信請他幫忙在山東大地招攬流民這會兒才來,但鄭森與以往有所不同的表現(xiàn)卻在五月間就出現(xiàn),可想而知,這幾個月時間里鄭森怕是早已有這想法,卻一直等到現(xiàn)在才付諸行動,心思細膩不似小兒。
“莫要想太多了,做事就好,天塌了你叔伯們扛著,怕甚?”
“是,侄子曉得了。”
...
臺灣,赤嵌。
漢人村社們比起往日熱鬧許多,不僅是因為有新的漢人移民來到臺灣,更因為這些人是由鄭氏組織的,而且為首者還是鄭氏掌舵人鄭芝龍的長子!
這其中意味,就算山野村夫稍微一琢磨,也能明白。
鄭氏,這是要重回臺灣啊!
“大公子!”
鄭森來到臺灣的第三天,從北方順風而來的一艘沙船停靠在了普羅民遮城外的碼頭,從船上下來的正是黃廷,他一下船很快找到了鄭家的人馬,與其接應后直接見到了鄭森。
“黃廷,雞籠情況如何?”
“回公子,紅毛夷想把我們趕走,奈何他們?nèi)松倥谏伲^來挑釁兩回讓我們打退之后,就縮在島上不出來了!”
“嗯,沒有做過激的行為吧?”
“沒有,施小將說了,不能給紅毛人把柄,所以那幾個被抓著的紅毛人都好吃好喝的關起來了,也沒敢給他們放回去,怕紅毛人賴上咱們。”
鄭森對黃廷的回答還算滿意,施瑯與安東尼這兩個心腹的能力值得肯定,當然荷蘭人在臺北地區(qū)的兵力稀缺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你來了正好,臺灣雖未遭戰(zhàn)亂但實際上也是百廢待興,區(qū)區(qū)幾萬人口,怎撐得起我鄭氏后路?”
“現(xiàn)在風向不利于從閩南移民,所以我準備派人回安平告知父親,請他從閩北以及浙江招攬流民,最好從寧波出發(fā),如此順風南下可直抵雞籠。”
“至明年開春,怎么要將臺灣的人口提升到十萬,若沒有這個金礦,或許還很困難,但金礦在我手上,何愁無人?”
“人一多,管理就缺,赤嵌這里我們漢人與番人的矛盾很深,我昨日跟何老了解過了,這兩天會與周邊番社長老進行洽談,不過我感覺希望不大,最后怕是還要動武,在此之前由你負責建立赤嵌的民兵隊,讓他們暫時自己保護自己。”
黃廷稍顯懵逼,沒想到自己南來報個信,也能碰上這等好事,欣喜若狂的同時重重點頭。
“區(qū)區(qū)番人,公子一聲令下黃某莫敢不沖!”
笑著讓黃廷在船上休息一下,鄭森自己下船去和何斌以及赤嵌的一眾漢人村社首領商討事情去了。
而各個漢人村子里,書著“鄭”字大旗的金礦礦工招募點又多了幾個,北至麻豆社,南至淡水社,這南北近二百多里的漢人熟番雜處區(qū)在短短幾天時間里,都得知了鄭家在雞籠發(fā)現(xiàn)金礦并要進行開采的消息。
在金礦的誘惑下,不少單身的漢人男子背上行囊便往赤嵌走去,他們無牽無掛來的瀟灑去的也是瀟灑。
金礦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