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8章 最后的卡牌
- 三千世界漫談
- 蔡婕劍
- 945字
- 2025-08-22 12:22:31
木之本櫻走到普通心理學第六版面前,書本停止了運轉:14張卡牌被小櫻握住:感覺、知覺、意識、記憶、思維、語言、動機、情緒、智力、人格、學習、發展,14張卡牌盡握手中,萬古千年仿佛握在手里,無比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14張卡牌在敘述著他們的故事:從一般感受器所輸入的感覺,到了知覺做了淺層地整合,用注意選擇和加工,在注意基礎上有意識地記憶,在短時記憶基礎上用不同方式思考鍛煉思維,思維進一步鞏固記憶。不同的思維構成語言,這一切是動機的目標也是動機的內容,而所有一切引起情緒和情緒的表現。也是智力的測試方向,由人格統合上述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再由發展統括所有。
人一生的發展是漫長的過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民主、平和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孩子進行學習、探索。在未入校之前,家長鼓勵孩子完成初步的動作探索和對陌生人的態度。在進入學校以后,家長的進一步鼓勵,讓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完成學業上的探索和未來愿景的樹立。到了青春期,同伴的接納起著比父母重要的作用,這時學校的氛圍、社會的影響也會影響同伴關系。孩子能夠在脫離父母的情況下作出一些決策。到了工作時期,完成自身報負并進行下一代的培養。到了老年回顧自己的一生,直至臨終死亡。在整個過程伴隨著這14個方面的發展。孩子到4、5歲時期已經懂得用一些記憶術。未入學的孩子尚未理解守恒,只能考慮有限的方面。到了成年中后期記憶力和注意力有所下降。尤其是老年期,情景記憶下降快于陳述性記憶。
心理學不會描述具體的領域內容,只會描述發展過程的心理元素的大致方向。但無論學科和行業領域如何發展,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在社會大背景的籠罩之下發揮著不同的職能。除了學業目標,如何在這些背景下成長才是重要的。智能的發展突飛猛進,但由于智能能夠完成的工作是從背景中抽取出來的能力,所以智能還是比不上人類。
歷年來學校的校育不斷以概括的方法抽取出知覺速度、類比推理、語言文字、表象這些心理元素作為智力測試目標,其實加工的材料也非常重要。每個人對不同材料的感受性不同,有些材料能夠跳過短時記憶一下進入長時記憶。
而發展是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我們要利用機體的成熟時機發展相應的功能。就像到了25歲以后運動功能開始下降,3歲時精細運動發展到能夠貼紙,4、5歲能夠畫畫。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培養不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