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接受不完美的兒女

我在第1章中描述了我的驚訝和困惑,當時,在完成測試并告知家長他們的孩子“很正常”時,家長們經常感到失望。他們寧可接受可以診斷出來的問題,也不接受孩子與生俱來的缺陷。因為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但面對天生的缺陷父母卻不得不調整期望,接受不完美的兒女。如果孩子躁動不安實際上是因為他患有多動癥,耽于幻想是因為患有注意力缺乏癥,數學成績差是因為存在學習障礙,害羞是因為患有社交恐懼癥,做錯事是因為“間歇性爆發障礙”發作——這反而可以點燃父母的希望。一旦癥狀確診,父母就可以聘請各類專家和心理咨詢師提供藥物、制定治療方案,這樣他們便可以繼續幻想如何克服此類缺陷,重新相信孩子擁有無限的潛力。

父母為什么如此熱衷于養育完美的孩子呢?答案有兩個:虛榮心和害怕未來。

孩子,我的杰作

珍妮特向我和我們育兒班的其他成員請教如何和她的大兒子迪倫“講道理”。她說:

你知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尋找人才項目嗎?他們為六年級學生提供了參加SAT考試[1]的機會。如果學生的語言能力或數學成績達到普通高三學生的水平,那他就有資格在大學校園里參加特殊的夏季學習課程。我知道迪倫的數學水平符合該要求,但他說不想參加考試。這太不明智了,因為不參加考試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根本不會知道他的成績優異。如果他取得了好成績并參加尋找人才項目,那他的簡歷就會顯得非常耀眼。

外行人認為這是貪慕虛榮,而用心理學術語描述則是“代理成就綜合征”。有些父母將自己缺失的安全感、個人成就或者未實現的夢想寄托于孩子的成就上。即使是那些不會利用孩子來逃避生存恐懼或標榜自我價值的父母,也不得不屈從于競爭的浪潮。

但過去并非如此。那時,父母會根據工作需求(比如,給農場添幫手)養育孩子。而今天,許多父母將孩子的成就視為重要的家庭“產品”。這種態度導致了一種本末倒置、以孩子為中心的觀點。基于此,我們縱容孩子的異想天開,同時又敦促他們不惜任何代價,實現學術、社交和運動目標。但是,這種壓力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應該超越父母已有的卓越成就,或者好高騖遠,他們必然會承受痛苦。想要資質平平的孩子變得多才多藝,這種努力本身就是徒勞無功且具有破壞性的。如果督促得太緊,孩子甚至會忘記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能。如果孩子開始覺得自己所做的全部事情只是為了取悅父母,他們就會公然反叛。在面對壓力時,有的孩子再也感受不到掌握技能的天然樂趣,有的則以身心失調的癥狀為由逃避競爭。通過夸大自身缺陷,這些孩子希望避免失敗,希望父母能采取更貼合他們個性和切合現實的標準來評估他們的進步。

孩子不是你的杰作。猶太教認為:你的孩子甚至都不是“你的孩子”。在希伯來語中,沒有任何動詞可以表達“占有”的意思。我們將“yesh li”翻譯為“擁有”,實際上是指“它在那里等我”或“它因我而存在”。雖然沒有任何東西屬于我們,但上帝已經把一切都借給了我們,并要求我們用之于更圣潔的目的。這也包括我們的孩子,他們是上天給予我們的寶貴的借貸。每個孩子都有一條侍奉上帝的獨特道路,我們的責任是幫助他們找到這條道路。

駕馭未來的勇敢小通才

如果僅僅要求孩子在某些領域出類拔萃,他們也許更能滿足父母的期望。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認為,我們對青少年不公平地提出了“通才”要求:“只有在人生的這個時期,你才需要將所有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而成人不必遵守這些標準。我們面試兒科醫生時不會關心他是否能夠投球進籃,或者在會計師進行稅收工作前考察他的生物學是否及格。在小學和高中,我們贊美通才,但在現實世界,除了面臨危境之外,通才幾乎無用武之地!”

我們正在對年齡越來越小的孩子提出這種“通才”要求。這在部分程度上源于父母擔心未來變化無常,如今這種擔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地困擾著我們。最新款的電腦可能在我們開箱使用前就落伍了,因為市場上出現了更輕巧、更時尚、運行速度更快的電腦。這個世界的節奏過快,這常常讓父母憂心忡忡,覺得似乎只有“通才”才能生存下來。如果年幼的孩子不懂如何設計網站、沒有在班上名列前茅、沒參加過馬拉松比賽、沒能自信地在人群中演說,那他將會落后于人。

我們會竭盡所能為孩子規劃未來,但我們的努力受限于自身對未來的想象。這讓我們疑慮重重。而孩子們不會有這樣的擔憂,因為瞬息萬變的高科技世界對我們來說似乎不可理喻,對孩子來說卻再尋常不過。要幫助孩子成為極具競爭力的通才以求在新世界中做好準備是無濟于事的,因為我們無法預料二十年后這些技能是否仍然適用。只有誠實、堅韌、靈敏、樂觀和同情心等人格品質是當之無愧的無價之寶,這些特質在多個世紀以來一直造福于人類。

害怕平庸:“烏比岡湖”[2]式育兒

還記得蓋瑞森·凱勒在小說中虛構的小鎮烏比岡湖(Lake Wobegon)嗎?那里“所有女人都很強壯,所有男人都很英俊,所有孩子都很出眾”——小學教師非常熟悉這種違反統計數據的陽光心態,他們每年都在家長會上重復同樣的溢美之詞。某位對此感到厭倦的中學主任這樣告訴我:

家長們都過度焦慮。如果孩子們在每個方面都成績優異,就意味著正常。但如果孩子們成績平平,他們就會感到恐懼。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老師開始提供“烏比岡湖”式的成績單。老師們擔心如果給出的分數偏低,父母會把孩子成績不佳的原因歸咎于老師缺乏技能而不是孩子本身能力不足。遺憾的是,這會掩蓋真實的問題,或者直到孩子四年級時家長才開始重視。到了那個時候,問題已無法繼續隱瞞,孩子的弱項會在標準化測試中暴露無遺。

有些父母可能會在孩子進入四年級很久之后還繼續保持這種“我的孩子獨一無二”的觀念。但這有益于孩子的自尊心嗎?不妨聽聽我在精英私立學校采訪學生伊莎貝爾時的談話。她明年將上高二。她告訴我,她很難與人交往,她最近喜歡的兩個男孩都不喜歡她。而且,老師似乎也偏袒其他學生。她感到困惑而受傷:

我知道我無法與人交往的原因。爸爸媽媽總是讓我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最美麗,最聰明,最迷人。而且大多數時候,我都能穩妥地處理各種事情。但是現在我發現,我并沒有那么不同尋常。也許我已經足夠好了,但我不知道這是真是假。

就像許多父母那樣,伊莎貝爾的父母害怕女兒認為自己很普通。我不知道他們本人是否也不愿承認他們的孩子確實很普通,但他們“烏比岡湖”式的育兒態度對伊莎貝爾并沒有好處。他們把她放在神壇上,而現在她卻被困在那里了。當她有機會和其他人交往的時候,她根本無法確切地認識到自己的潛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广饶县| 平利县| 贺兰县| 丹巴县| 三门县| 会泽县| 上虞市| 宜宾县| 靖江市| 通化市| 石楼县| 长垣县| 巴中市| 温宿县| 三河市| 武陟县| 靖江市| 巴林左旗| 莱芜市| 乳山市| 利辛县| 濉溪县| 宁海县| 吉林省| 遵义县| 思南县| 泉州市| 鄂尔多斯市| 郧西县| 郸城县| 体育| 玛曲县| 毕节市| 双鸭山市| 鄱阳县| 宁德市| 南华县| 黄浦区| 阳信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