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敢于開拓創新(3)
- 男人成大事必備的9種資質
- 善之
- 4592字
- 2014-09-15 13:39:34
拘小節在禮節與風度方面來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讓男人給周圍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在事關重大的時候,打破一些條條框框、挽救危機,這時就是一種膽略和見識,最能表現一個男人的睿智。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中國男人在幾千年里總結出的一條經驗。因于拘于小節,思維就會狹窄,又何談創新呢?雖然它不是一條真理,但在有些時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負責銷售的普通職員突然接到一個十萬火急的信息,必須馬上通知生產部門,否則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按公司規定,這類通知必須由經理以書面形式下發??山浝碓谀睦锬兀客獬鲇惺?,并不在公司。于是這個職員在通知書上簽下了經理的名字,交給了生產部門。
按該公司規定,他的這種行為應被辭退。于是他在通知發出后,將辭呈放在了經理的桌上,并說明原委。
經理了解情況后,給他的答復是“不同意”,并告訴他,有兩種職員是任何企業都不想雇用的,一種是從來不聽從命令的人,另一種是只聽從命令的人。他不屬于這兩種。
拘泥小節的人,人稱之為“小職員型”的人。這種類型的人,只能反復從事自己熟知及經驗過的事。一個人若真能如此,確實也是蠻舒適的,但卻不能從其中求取任何進步,也不能得到賞識的機會,三年如一日,過著雖安穩卻枯燥無味的生活。
分析人類的能力,顯在的部分微乎其微,潛在的部分卻大得出人意料,長久隱藏于內層深處,如同一只睡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此,從今以后,你不妨以大處著眼的魄力與遠大的胸襟、寬闊的視界,向瑣碎無稽的日子告別吧!
人是有惰性的,總是喜求安穩,因而流于形式,慣于小人物的生活,這對自己生活而言是何等地缺乏挑戰性呢?在這種情形下,豈可談活用自己的創造能力?寧可說是刻意讓自己的能力減退,這種生活實在無意義可言。
成大事男人必具:只要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就無視任何小節。
8.創新成就男人的未來
面對激烈的競爭,想成大事的男人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獨辟蹊徑,才能在諸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世界。
人們的頭腦里往往有這樣的思維定勢:只有科學家創立新理論,發明家制造先進機械,專家學者著書立說,文學家吟詩作賦,音樂家譜寫新的樂章,美術家繪畫雕刻,這些為人類增添巨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才算創造,似乎創造只是偉大的專利。
誠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的創造和創新是偉大的,令人敬仰的。然而,他們畢竟是人,創新并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專利,當你走進創造心理學這個自由王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創新是人才的標志。一個神智健全的人都毫無例外地存在著創新能力。成大事的男人善于運用大腦,去開創新的世界。
其實,任何男人只要稍稍審視一下自己就會發現,你在某一方面“獨出心裁”,或者同別人的觀點、看法不一致,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或者你工作出色,出類拔萃。有些人可能在讀書方面不行,但動手能力強,設計、編程順暢自如,這些也是創造才能的表現。
創新并不神秘,人人具備創新潛能,如果你懂得創造的奧秘,善于掌握科學的方法,你那潛在的創新才能就會迸發出來,以至成就大事。
一位《紐約時報》記者在追蹤了比爾·蓋茨和網景公司電腦神童馬克·安德林等人的“暴發”歷程后發現,蓋茨之類的人物正是依仗他們的創造力,從而攀上世界富豪的群山之巔。
富有創造性的男士在表面上與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不過,他能在開創自己的“王國”時在公司內部循序漸進地開拓一個適合創新生存的環境。
創新和創意的區別在于:創意是想出新點子,創新要將這些點子運用到現實中,創意富有想象力,令人興奮,并充滿樂趣,創新則是一項艱辛的實踐。
每一個成功的創新都開始于一個好的點子,而好點子的誕生需要在許許多多的點子中“擇優”。這種過程近乎于一個攝影家拍一張好照片的經過,他照得愈多,愈有得到一張傳世之作的可能。
每個人都具有創新思維,因此每個人都具備創意〔Idea)。盡管有些人的創意比別人更多一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應用下列技巧以想出更多的點子?!斑\用”創意產生的循環系統。即使時代變遷亦不會改變,若要想出好點子的話,請練習下面五個步驟:
1.第一次親密接觸——你開始想改進某些東西,或是,你開始想解決你的問題。第一項步驟就是這些意念第一次到你腦子的時候。
2.準備期——作一些研究,盡你可能地學習有關這項問題的資訊。閱讀,與他人交談,并盡可能地收集相關資料。
3.孵化期——暫時忘掉問題,或者讓它進入潛意識。把這個問題延后處理,忘記所有跟這件事有關的事,去想別的問題,給你的潛意識時間,讓他來發揮作用。
4.靈光閃動——歡樂的,令人興奮的時刻來臨了!偉大的新視野從你的潛意識中釋放出來,這個階段也許發生在開車時,沐浴時,或者午夜夢回時。
5.修正期——靈光閃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可靠性極低。你必須在頭腦清醒時,客觀地審視這個新點子,判斷它是否值得投注心力。征求別人的意見,找一個盡可能客觀的人,試著向一位顧客推銷你的點子,只有少數的點子能經得起這些判定,好的判斷力來自于經驗,經驗來自于不斷的判斷,盡量向別人學習他們的經驗。
(1)向現有規范提出疑問,向假設挑戰。
能成大事富創意的男人從不認為現有規范就是最好的或最正確的方式。永遠都有數不清的方法,能夠改善你的產品、服務,以及你的工作方式。你的任務就是要在比賽還沒開始前,盡快發現這些方法。
(2)當你看到了一些好點子,趕快把它記下來。
創意思考家的利器就是借鑒及采納其他人的點子,擴張你的視野,將各種可應用在你的工作上的好點子收為己用。
(3)采取不同的觀點。
創新通常意味著以新觀點來看待習以為常的事物,天才就是擁有稍稍與眾不同的觀察力的人。
(4)為你自己開一家“點子銀行”(Idea Band)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這句話說得對,不過,不新鮮的事可用無窮的方式加以重新組合,這也就是創意的本質所在,為自己開一家Idea Band,儲存剪報、照片、文章等等。
點子存多了,你需要進就從銀行時取出來,重新整理、組合、就會發現自己想要的。
同時應該學會弄清自己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點,只要講究方法,合理地發揮所長,發揮潛伏地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爭取從優發展,就可以在某個領域有所作為,開創自己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斷產生一種對自己來說是新穎的、前所未有的認識和體驗,它使我們感到喜悅、自信和滿足,使我們某種工作進展順利而迅速。這種認識體驗有人形容為“類創造”,如兒童做數學習題時,他們通常會用一些與書本不同的方法去解答,顯示他的創造能力。繼而發展成“真創造”,即能為社會提供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創造成果的能力。
有的男人也相信自己擁有創造潛力,但在實踐活動中,由于不能正確判斷自己創造潛力的優勢在哪方面,而失去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人,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音樂家,而未必適合枯燥的實驗,哪怕投入最大的精力,哪怕耗盡畢生的心血,也未必有所成就。
創新是人的能力之所在,亦是男人們成功的永恒動力,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是創造的結果,創造是人類心理發展的最高成就,是精神的最高標志。它在人類活動中,是最有力量、最有希望、最有價值的思維活動。成為創造性的人才,無疑是當今有識之士所向往的目標,當然也是致富者的必修之課。
成大事男人必具:開創一個新世界必須醞釀你的創新思維能力,開發你的創造力,創造是神,它會給你帶來奇跡。
9.羅巴士別出心裁創新成功
與眾不同才能創造奇跡,商場上的男人一定要記住這條黃金定律:善于挖掘自己的新奇思維,才會成就大事。
1983年圣誕節前夕,一架波音747飛機由香港飛往美國,飛機運載的不是客人,而是10萬個布制的洋娃娃。這些洋娃娃是在香港晝夜加工趕制的,洋娃娃的布料由美國運到香港,給洋娃娃梳妝打扮,穿好衣服后再空運美國。這些布娃娃成為往返香港——美國待遇非常之客,在世界銷售史上實為罕見。
布娃娃在美國掀起了驚人的搶購風暴。
當時,美國不少市民為搶購這種布制玩具,通霄達旦排隊等候,甚至發生打架傷人,賄賂售貨員,引起暴亂等情況。有人為了買到一個布娃娃,在百貨公司門外排隊等候14個小時。一名堪薩斯州的郵差不惜乘飛機飛往香港,為她的女兒購買一個布娃娃。美國總統夫人也以布娃娃作為圣誕禮物送給兒童。布娃娃在美國的零售價由原來的每個20美元漲到25美元,黑市價格高達150美元,如有原設計者親手簽名的布娃娃,售價則高達3000美元。雖然如此,市場上仍然供不應求。1980年下半年,布娃娃在美國的銷售量達250萬個,銷售金額達5000萬美元,1984年銷售額增至1.5億美元。一時,香港玩具商人大發橫財。
這種布娃娃的制造者是美國28歲的青年羅巴士。據說,他年幼時聽過一個童話,說孩子是菜田里生長出來的,他就將制作的娃娃取名為椰菜頭娃娃。起初,購買者多為娃娃收藏家,后來竟在美國引起搶購狂潮,其原因是什么呢?據分析主要原因是美國商人對當時美國消費者的心態變化摸得準,摸得透,從而迎合了市場的需求。
目前,美國不少家庭由于孩子強調自立,不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使家庭變得寂寞。還有很多生活在離婚家庭中的孩子,每日有一種孤寂無依的感覺。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安慰,“椰菜娃娃”就受到小孩子的喜愛,并且不少成年人也需要擁有一個。正是抓住了美國社會人們的心理狀態的變化特點,生產這種作為精神寄托的感情商品,來填補人們精神上的空虛。
玩具制造商把布娃娃塑成一種有生命的東西。稱它為“椰菜田里的孩子”。人們并不是“購買”它,而是“領養”它,購買者要簽署“領養證”,保證好好的照顧它。通過辦理領養手續,布娃娃和買者建立了“養子和養父母”的關系,使買者對布娃娃產生親切感。它有趣的是,每個布娃娃都附有“出生證明”,印上它的姓名、手印、腳印、屁股上面還有“接生人員”蓋的印。布娃娃1歲生日那天,經銷商還會給它寄上生日禮物。在美國,甚至還設立了所謂“娃娃兵總醫院”,那里的職員都裝扮成醫生和護土,玩具娃娃放在搖籃里或育嬰箱`里,等待“收養”。娃娃配件也很講究,一切穿戴與初生嬰兒一模一樣,連尿布都是當時市場上最流行的“寶貝”紙尿片。盡管這些都是推銷上的噱頭,但經這樣塑造后,在消費者尤其是兒童的心理上,便認為這些娃娃不再是一種玩具,而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了。
可見創新和奇想為“椰菜”娃娃帶來了巨大市場。
另外,設計師還抓住了消費者的不同心理要求,把玩具設計成為富有“個性化”特點的東西。每個娃娃都不重樣,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有男娃娃、女娃娃之分;有白皮膚、黑皮膚之別;發型有辮子、蝴蝶、直發、曲發、甚至光頭等;頭發顏色有黃色、杏色、黑色;面貌有酒窩、雀斑位置不一樣,眼睛顏色不同;服飾有短裙、長裙、襯褲、斗篷等;穿的鞋子也各有不同。而且穿著的衣服和人一樣趕時髦,變化無窮,令人耳目一新??傊?,用電腦程序巧妙安排,產生千萬種不同的組合,很難找出兩個完全一樣的布娃娃來。這就大大吸引和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不同喜好,從而招徠更多的顧客。
推銷商還緊扣住了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故意制造一種供不應求的緊張氣氛,嚴格控制布娃娃的供銷量,使它稍遜于市場的需求,這就促進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椰菜娃娃”創意取得成功,轟動了整個西方世界,有多少商人都揣摩它、分析它取得成功的秘訣。多數得出的結論是,這個玩具除了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它別出一格的創新。
成大事男人必具:針對消費者心里,采取創新措施,就能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