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出門

  • 竹中院子
  • 孫長安
  • 2819字
  • 2022-03-02 16:02:44

“出門”一詞,并非是個方言詞匯?;蛘哒f,在方言里和在普通話里都有。作為動詞來說是一個人走出家門,但在川東北的方言里則是外出務工的意思。

80年代是一個躁動的年代,不僅僅是沿海的各大城市。就是連孫家院子這種邊遠地區(qū)的農(nóng)村,也被這種思潮沖擊著。所以,孫家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外出務工,干什么的都有,但最普遍的則是“彈棉花”。

在市面上多如牛毛的被褥種類出來之前,南北方生活的人都無一例外是睡覺蓋棉被的。這種棉被是棉花彈制的,外面的被套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白布,另一部分是紅色或綠色的花布,當然,也有其他顏色。想要把棉被縫在中間,這都需要自己動手。因此,那時候的女人家,幾乎都會縫被子。

家家戶戶都得蓋被子,因此彈棉花是剛需。孫丁荃最早12歲出門時,也是跟著同宗的大哥去彈棉花。同宗的大哥叫孫丁初,祖上是與孫丁荃的祖上隔了房的兄弟。雖說一個村子住著,但也不是那么親近了。

孫丁初帶著12歲的孫丁荃前往重慶東部和東北部的山區(qū)。至于為什么不去城里。很簡單,城里幾乎都有固定的彈棉花的師傅,他們在那里經(jīng)營很久,客戶關系也比較穩(wěn)定。因此孫丁荃這樣跑江湖的人去了,是做不了太多的生意的。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彈棉花所需要的場地比較大,彈起的棉絮一類的灰塵很多。按照當時城里人居住的條件來說,自然這是不具備的。但偏遠的農(nóng)村不一樣,不僅有寬闊的地壩,還因為山里人進城不方便,所以彈棉花的需求較大。

在重慶的朝天門碼頭上船,沿著長江一直走,不過一二百公里的距離,便可以到豐都。很多人知道豐都是因為香港的恐怖片,還有就是一些早期的傳說。

民間說法,豐都是閻王殿的所在地。一切鬼魂死后都要去豐都報到。按照生前所做的諸多行為,來判定怎樣過奈何橋。傳言奈何橋有三層,分上、中、下。橋下便是奈何川,也就是望名川。川是河流的意思,那些作惡太多或是執(zhí)念太深的人就會被奈何川里的水聻拉下去。(人死為鬼,鬼死為聻)

最有功德的人從奈何橋最上層過,前有引路的童子,打著幡,挑著燈籠;后有護送的童子,拿著閻王爺和判官給的路條,上面一般都是寫明要托生的哪戶人家,一般來說都是富貴之家。

既沒有什么大功德,又沒做什么惡的人,就從中間一層過去。這得靠自己走。牛頭馬面也不會怎么為難,橋下的水聻也不會為難,但是托生得自己拿著閻王爺開的證明去找。一般來說都是一些小康之家,夠吃夠喝。

最下層的自然是一些作惡的人,但又不是什么窮兇惡極的大罪惡。這類人因為離奈何川近,一般都會遭到水聻的騷擾。運氣不好的還會被拉下去。忍受冰涼刺骨的河水。不僅如此,牛頭馬面往往也要勒索這類人。縱使順利過橋,投胎的也都是些窮苦之家,甚至是要飯。

孫丁荃跟著孫丁初來到豐都,彼時的豐都縣城還很破舊。供旅客休息的賓館是沒有的,招待所一般要出公差的人員拿著介紹信才可以入住。像他們這種出來自己跑生意的人,斷然是不能住的,也是住不起的。

那么,解放前留下來的那種老舊客棧便成了他們唯一的去處。土木結構的房屋,二樓是木板搭建而成的。也沒有房間這一說。順著木梯走上去,挨著兩邊墻壁鋪著長長的通鋪。在80年代中期,這種客棧在許多偏遠的地方很是常見。成人花一塊錢買一個鋪。小孩子只要八角錢便可以買一個鋪。

這樣的鋪子自然是沒有吃飯的地方的。因此樓下一般后廚都是開放的。住宿的人出門自己去買散裝的掛面,拿回來自己生火煮了。鋪子里提供的有鹽、辣椒醬一類的佐料。油很少,幾乎沒有。有碗,盛了之后便放上一些佐料拌勻了吃。

味道不怎么樣,但對于出門找錢的人來說,這已經(jīng)算是很好了。

難過的是晚上。每當?shù)搅送砩希涂傆X得被子里有許多蟲子爬,起身翻開被子,全是虱子,是巨多的虱子。像螞蟻搬家一樣。現(xiàn)在有密集恐懼癥的人一定會高聲尖叫,且心里充滿陰影。但那時的人沒得選擇,便借著昏黃發(fā)紅的白熾燈掐虱子。什么時候困得受不了了,倒頭也能睡到天亮。

有傳言說豐都白天冷清,晚上很熱鬧。這全是因為豐都特殊的神話屬性決定的。

據(jù)傳早些時候,那些外來做生意的人來到豐都做買賣。夜市異常的熱鬧,于是個個賺得盆滿缽滿,但到了第二天早上,竟然發(fā)現(xiàn)昨晚的錢全都是紙灰。后來,到了晚上。人們做生意便在攤前方擱一個水盆,里面裝滿清水。要買東西的客人將錢扔到水盆里,如若錢沉下去,生意就成了。若是錢沉不下去,便不做這生意。

現(xiàn)在聽來著實有些荒謬。虧得以前用的錢是銅錢,或是白銀一類的金屬。假若用鈔票,也是沉不下去的。這豈不是虧了許多生意?

在豐都還有一句罵人的話,那就是“急啥子?急到去豐都背沙呀?”

老一輩的人都說豐都有兩座沙土堆成的山,高百丈有余。沙土每日都在垮塌,但卻從不見矮。原因就是那些被罰的鬼魂在陰差的監(jiān)督下,夜夜將沙土背上去。白日再垮下來。如此循環(huán)往復,以用來懲罰那些作惡多端的人。這聽來倒是很出氣。

這都是孫丁荃最開始出門遇見和聽到的那些事。那時候孫丁荃不過十二三歲。妥妥的是一個孩子。

張英菊獨自在家養(yǎng)著孩子,依舊日日都生活在家庭的瑣事矛盾之中。整個人的心智竟然還沒有被磨去。反而變得更加的堅韌了。夢想著自己也能有朝一日出門,只是自己兒子又不知道往哪里擱了。這成為了一個煩心事。

事情若是就此僵持,倒也還說得過去。但事情偏偏就不按你所想的那樣去發(fā)展。

這天,張英菊再次回娘家回來。剛剛進村路過謝建良家旁邊的路時,又聽到了汪云翠在地壩大罵孫興廣家。張英菊頓時火冒三丈,沖到地壩大罵

“是哪個爛娼婦在罵我屋頭?”

這種當著人故意罵最難聽的話的方式,是農(nóng)村的特色。汪云翠仗著這是在大兒子家,上去對著張英菊就是一巴掌,張英菊被扇懵了。遲疑片刻,頓時沖上前去抓著汪云翠的頭發(fā)往地上按。

按道理說,汪云翠的身形比張英菊高得多,但卻被張英菊拉扯得毫無還手之力。謝建良見在自家的地壩,有人打自己的媽。立刻就要沖上前去幫手。但在謝建良地壩的不止有他們謝家人。還有孫家隔了房的孫丁初和孫丁孝二兄弟。

眼見情勢危急,二兄弟挺身而出,高聲喊道

“女人家打架,男的插啥子手?你們要欺負孫家沒得人吶?”

見孫家二兄弟拳頭緊攥,謝建良又只能站在原地。此時村里的其他婦女上去拉開張英菊和汪云翠二人。汪云翠到底是上了年紀,眼見自己吃虧,是掉頭就跑。張英菊硬是在汪云翠的頭上,拉下一撮頭發(fā)。見其跑了,張英菊還追上前去,抄起一張短木凳子朝汪云翠扔去。所幸沒有打著。

經(jīng)此一事之后,謝家人在孫家院子的行為收斂了許多。汪云翠也自此之后再也沒有主動在村里尋釁挑事。而聽聞此事的譚素華也是震驚萬分。想必其內(nèi)心也在琢磨。一個連謝家老太太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恐怕是也不會怕自己這點刁難。于是,在心底竟然升起一絲敬佩來。

在此后的時間里,譚素華也不在作妖。反而有意無意地向張英菊示好。面對這種情況,張英菊也積極回應。雖然家依然是分開的,但好在雙方之間開始互相幫忙。從最普通的借扁擔挑水,到煮了好吃的送上一碗。

當然,這些送吃的事情,肯定是落到了孩子身上。

家里的日子依舊緊巴巴的,張英菊也依然在干著自己并不擅長的農(nóng)活。但好歹可以喘一口氣了。這是一件好事。出門打工掙錢這件事,在她心底又泛起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商水县| 高邑县| 五华县| 马山县| 浮梁县| 宜春市| 宁夏| 陕西省| 乌什县| 耿马| 横山县| 乌恰县| 青神县| 岢岚县| 翁牛特旗| 达拉特旗| 贵定县| 延庆县| 石首市| 临城县| 嘉禾县| 库伦旗| 宣威市| 鲜城| 丹巴县| 海城市| 定结县| 如皋市| 湟源县| 政和县| 三亚市| 平利县| 团风县| 资源县| 盐亭县| 嘉义县| 克东县| 三穗县| 本溪|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