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寶寶吃飯惡心的原因
- 3歲決定一生:寶寶3歲關鍵期的教育精要
- 蘇瑜平編著
- 536字
- 2022-02-24 13:38:14
有些3歲的孩子由于“嘴壯”,吃飯時各種飯菜都吃得香甜;而有的寶寶只肯吃米糊、土豆泥或牛奶,菜切得稍微大一些就咽不下去,直惡心,甚至引起嘔吐。其原因在于這些3歲的寶寶還沒養成咀嚼的習慣。
有的媽媽養育寶寶過分細心,每天不辭勞苦地為寶寶精烹細作,把肉菜等制成泥狀食物喂寶寶吃。時間長了使寶寶失去練習咀嚼的機會,寶寶長到兩三歲時,還只能接受糊狀或小顆粒狀食物。
寶寶的吞咽、咀嚼能力是通過鍛煉不斷完善的,7個月以后就應由糊狀、小顆粒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學習吃切成小塊的食物。如果3歲的寶寶還不能接受塊狀食物,那么父母可從以下方面訓練寶寶:
①把稀飯、面糊改成厚粥、爛面;把泥狀輔食改為碎末輔食。寶寶習慣一段時間后,再過渡到吃米飯、小塊輔食。要從小到大,切忌直接從喂米糊、牛奶改成喂干飯。
②在調整階段,寶寶不愛吃的東西就不要勉強他,以免引起厭食心理。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讓寶寶感到吃東西是一種享受。比較老的菜葉、大塊的瘦豬肉和牛肉暫時先不喂寶寶,這些食物不易嚼爛。
③有時可給寶寶吃一些細豬瘦肉、肉棗、魚柳之類的零食。讓寶寶練習咀嚼,鍛煉牙齒。寶寶一般都愛吃這些東西,不會惡心,實在嚼不動的殘渣可以吐掉。
④喂飯時父母的態度、語言對寶寶也很重要。大人和顏悅色,寶寶就會心情愉快,樂于接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