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蟻的世界
- (美)愛德華·威爾遜
- 1579字
- 2022-02-22 18:31:49
第一章
螞蟻與人類:道德與成就

我將以一段警示開啟我們的蟻學之旅。在道德層面上,我想象不到螞蟻的生活中有任何一點是人類能夠或應該去效仿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蟻群內活躍于社會生活的都是雌性。在一切人類活動中,我都忠實地站在女性這邊,但是在螞蟻的世界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其生存的1.5億年間,兩性自由主義已經失控了。雌性螞蟻擁有完全的主導權。你看到的所有忙于勞動,忙于探索外部環境或參戰(全面的螞蟻戰爭)的螞蟻都是雌性。相比雌性,雄性螞蟻就顯得格外可憐。它們有翅膀可以飛行,腦袋很小,復眼和生殖器很大。它們對母親和姐妹毫無幫助,一生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婚飛時與其他蟻群中的處女蟻后交配。
簡而言之,雄性螞蟻僅僅作為一群會飛的精子導彈存在于蟻群中?!皩棥币唤洶l射,它們就會被禁止再次進入曾經生活過的蟻巢,即使在一些物種中,成功授精后它們成為擁有無數兒女的新蟻群的父親,也逃不出被驅離蟻群的命運。雄蟻在婚飛時不管交配成功與否,都會被蟻群遺棄,并在之后的幾小時或最多幾天內死于雨水、高溫或捕食者的爪牙之下。雄蟻不能只是待在家里毫無作為,對蟻群來說不勞動就是累贅。婚飛之后,徘徊在蟻巢附近的雄蟻就會被它們的姐妹趕走。
其次,相比于雌性的絕對統治,這條螞蟻的道德準則更加令人毛骨悚然——許多螞蟻類群都會吃掉受傷或死亡的同類。年老或殘疾的工蟻會按照既定準則離開巢穴,不給蟻群造成任何負擔。死在巢穴里的螞蟻會被丟棄在原地,任憑后背著地六腳朝天,直到身體散發出腐爛的氣味——主要來自油酸和油酸酯。腐爛的尸體會被搬到蟻群的垃圾站丟棄。僅是嚴重受傷或是處于垂死之際的螞蟻,則會被自己的姐妹直接吃掉。
最后是道德上可疑的習性——螞蟻是所有動物中最好戰的,以同物種不同蟻群間的斗爭最為激烈。多數情況下戰斗的目標是斬草除根。通常,較大的蟻群最終會戰勝較小的蟻群。它們斗爭的猛烈程度會讓滑鐵盧和葛底斯堡戰役都相形見絀。我曾見過到處散落著“戰士”尸體的戰場,事實上,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年老的雌蟻。成年工蟻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了蟻群發展會從事越來越危險的工作。最初,年輕的工蟻主要負責照料蟻后及其后代,陪伴它們從卵到幼蟲,再到蛹,直至羽化成為新的成年螞蟻。隨后,它們會更多參與到蟻巢的修復和其他內部事務中去。最終,年老的工蟻會傾向于在蟻巢外服務,從哨兵到覓食者,再從衛兵到戰士??偠灾?,人類將青壯年送上戰場,而螞蟻讓老太太參加戰斗。
對螞蟻來說,服務蟻群就是一切。自然死亡將近時,老年工蟻在最后的日子里從事危險活動是對蟻群更有利的選擇。其中的達爾文主義邏輯清晰可見:年老的工蟻對于蟻群貢獻很小,是可有可無的。
在有組織的群居生活層面上,演化給予了全世界超過1.5萬種螞蟻豐厚的回報。螞蟻在1~100毫克量級陸生食肉動物中占據統治地位。白蟻,有時會被誤稱為“白色的螞蟻”,主要取食朽木。螞蟻和白蟻就是那群“推動世界運行的小生物”,至少在陸生動物中是如此。例如,在巴西熱帶雨林,它們占昆蟲總生物量的比例達到驚人的四分之三,占動物總生物量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螞蟻在地球上繁榮的時間比人類要長一百多倍。分子生物學研究估計,螞蟻起源于1.5億年前。然后在爬行動物時代后期的1億年間分化出了許多不同形態和結構的物種。再一次的輻射演化發生在哺乳動物時代早期。相比之下,現代智人不到100萬年前才出現在非洲,這只是1.5億年的一瞬而已。
如果在過去的幾億年間,有外星人在任意時間造訪地球,他們就會發現在生機盎然的土地上,動植物都是被螞蟻控制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也因此保持著健康和完整的狀態。這些外星人說不定會成為蟻學家。他們會發現螞蟻、白蟻和其他一些高度社會化的生物,雖然行為有些奇怪,但也正是基于此,它們成為維持地球上幾乎所有陸地生態系統的關鍵力量。
這些外星人或許會向他們的母星匯報關于地球的情況:“一切都井井有條。至少到目前來看是這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