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亞海灣邊有一座廢棄的燈塔。我曾留意過這個燈塔,但是由于它過于破舊,所以便不能引起我的興趣。但是我未曾想到,這個燈塔居然也會有人居住。是的,阿申公凝望的這個殘缺的燈塔,是現在他正在生活的地方。我不知道這能不能被稱為一種破舊的情懷,或者是蒼涼之中的守望。也許阿申公本來就是如此特殊的一個人吧。
那天下午,我的母親剛好在家,她讓我到集市上去采購一些食材。當我選取到合適的蘋果和肉類之后,突然發現高高的正前方有一座熟悉的建筑物——是阿申公的燈塔!這座燈塔居然離集市這么近,但我卻竟然從未發現過,這不禁讓我感到新奇,也許是我以前從未留意過這個燈塔。直到認識了阿申公,我才發現它是如此晃眼的——這座給我奇怪感覺的神秘燈塔。
我提著籃子悄悄走近燈塔,這座由層層青色巖石制成的燈塔濕漉漉的,被綠苔所牢牢的覆蓋住了。我回憶著這座從我幼時開始就矗立在這里的燈塔。它很高,足足有二十幾米。在燈塔的最頂端有一座古銅的大鐘,我不知它為何被設計出來,但那斑駁而又渾濁不清的感覺卻仍密密地顯示出了它所經歷的滄桑。在燈塔的身側,有層層旋即而上坑洼不齊的巖石狀的臺階——這很可能只被稱為最后的一些裝飾,因為它們已經破敗不堪了。這座燈塔最初的用處可能是給晚歸的漁民照明,但后來又不知是因為什么原因而被廢棄。
此時,燈塔的門虛掩著。盡管我非常想知道阿申公的燈塔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但那透出幾分黑暗,讓我不禁有點心生怯意。正當我躊躇不定的時候,一陣聲音響過,燈塔的門突然吱呀狀地開了,阿申公從燈塔里面緩緩走了出來。
阿申公的手里正拿著小提琴,我猜想此時他已經準備去里亞海灣的角落演奏了。他往前邁出一步,正準備關上門時,突然用余光在拐彎轉角處看到了我,感到一絲驚訝。而拿著大籃子的我則有幾分尷尬。正當我們面面相覷的時候,我率先打破了沉默。
“阿申公!”我喊了一聲,并舉了舉手中的籃子:“你要去海灣邊拉小提琴嗎?”
阿申公湖藍色的眼睛注視著我,緩緩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像是在詢問我為什么會到這里來。于是我解釋道,自己是由母親派遣到這里來采購食材的,但由于集市離這座燈塔很近,所以就想來細細觀察一下這座古老的燈塔。
聽了我的話,阿申公的臉上露出思索的表情。他躊躇了一下,突然轉過身,又把燈塔的門重新打開了。阿申公朝我的方向揮了一下手,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似乎是想讓我進燈塔看一看。
我沒想到阿申公居然會允許我進入燈塔一探究竟,這不禁讓我感到意外和一絲興奮。趁著現在天色還不暗,我在燈塔門前放下了籃子,帶有幾分緊張的被阿申公帶領著走進了這座我從未近距離接觸的燈塔。
和我想的不一樣的是,燈塔里面并沒有很暗。內部的照明用的是很原始的火把,而裝火把的臺子上面則點綴著很多立體神魔的紋路。在正前方,面朝著我的是一個巨大的大廳,它有著高高的穹頂以及向四周蔓延的六邊形的空間結構。大廳很空曠,正中央有一張木床,有高大的木柜,還有精致的書桌和木凳,也不知道阿申公是怎么一個人籌備了這些的。最奇怪的是書桌上居然有墨水,并擺滿了泛黃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畫著一些曲譜和詩文——看來阿申公平常在燈塔里面也經常寫作。在書桌的另一側,則擱置著小提琴的琴架,還有破損的松香。
整個燈塔的大廳給我一種很溫和的感覺。雖然它十分空曠,但小家具之間都安排的非常緊密,在幾簇焰色之下顯得很溫馨。我不知道燈塔曾經會不會漏雨,但它巖石和木處的結構排列的非常整齊,顯然是被阿申公整理過的。
這就是阿申公住的地方。我曾經想過燈塔內部的結構,會是殘破不堪的抑或是風雨漂泊滄桑無比的,但它其實是這樣的恬淡,就像阿申公自己的內心一樣。表面上讓人感到無法接近,古怪異常,但其實他也有一腔柔和的胸膛和萬千的思緒。
這也正如我一直思索著的,曾經神秘阿申公,昔日神秘的燈塔。如果你真正走進他們,他們也許就并不神秘了。其實他們很尋常,就像我們認為的尋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