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什么樣的路。
彎彎轉轉。
山是什么樣的山。
陡峭險峻。
慢悠悠的大巴車。
慢悠悠的我。
年少輕狂也好懵懵懂懂也好。
甚至我現在都覺得,當時的我絕對是迷迷糊糊。
但,絕不會缺乏想干就干的勇氣。
沒有了工作壓力的我,絲毫沒有后顧之憂的考慮,總之就是要去亞丁,就是要去愉快的玩耍。
那個時候抖音還未開發,微信也還沒有投入應用。
通訊軟件還大多是以QQ為主,照片也只能發在空間里給網友點贊評論。
而我用著諾基亞的破手機,以當年的高配像素,拍出來的照片畫質可以說是非常感人。
但我完全沒有要買相機的想法。
因為除了窮這個客觀原因外,我還堅定的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相機,就是人的眼睛,最厲害的攝影師,就是一顆想去探求未知的眼睛。
那一路,我的五臟六腑被顛簸得上下起伏。
我的大腦在脊髓液里左右亂甩有如游魚。
憋悶的大巴車里百味聚集。
但是窗外的美景,卻是洗滌著我的瞳孔。
碧藍如洗的天空。
悠閑吃草的牦牛。
路旁的藏居古樸。
有牧民在路邊驅趕牛兒。
有烏鴉在車邊快速掠過。
有鬼火少年騎摩托狂飆。
有徒步者路上疾步行走。
有僧人在山上拋灑隆達。
密集的經幡在風中飄搖。
我奮力的看著窗外的風景,用心記憶著那難以形容的美麗。
這是翻過折多山后,在新都橋看到的第一幕高原風光,空氣變得有一些稀薄,但我從工地上打熬出的身體,并沒有感到異常,反而是車上的部分游客,拿出小氧氣罐子在那里艱難的吸著。
我的大腦告訴我的身體:“聽說這東西,小小一罐子就得二三十,十分鐘就要見底,咱們的預算非常有限,所以身體你可得撐住,到了給你安排包華子。”
身體:“明白,嚴格執行上級的重要指示!”
肺:“你倆可拉倒吧!”
萬幸我沒在背包里裝上一包檳榔,不然在那樣的情況下,只要入口,那交替的刺激,直接就能把大腦身體和肺給干宕機。
雅江草草吃過飯,順著318繼續前進,這個緊湊的小縣城如果不是藏式風格明顯,幾乎要讓我生出回CQ市區的錯覺來。
山路十八彎不僅彎,還足夠陡,汽車行駛在這樣的路上,窗外的風景逐漸提升,先是村莊,然后是少許的山地,在然后是寬且遼闊的森林,一顆顆大樹高高矗立,不知道在這山坡上緩慢且堅韌的生活了多少年。
森林漸漸在視線之中沉默了下去,大片的山頂草地一點點的顯露出來。
最終接天連地。
終有一刻,在遠遠的天邊,有一雪山跳躍而出。
極目遠眺,那雪山在極遠的天際,有若隱若現的白云環繞。
此時公路的海拔已經超過四千米,可想而知若是身處山腳,仰面觀望,將是何等的巍峨。
第一次看雪山的我,脫口而出:“貢嘎雪山?”
車上的藏族兄弟哈哈大笑,嚴肅的糾正道:“兄弟,那是尼瑪貢雪山。”
原來是尼瑪貢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