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不只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地而埋頭狂奔,還有沿途各色風景所帶來的視覺享受以及經歷。
無論是長途帶來的疲憊、悶熱,還是高海拔帶來的焦渴、氣喘,又或者路邊難吃且昂貴的快餐,都是旅途的收獲。
有的時候,甚至比目的地還要重要。
現在想起來,那些遭的罪早就隨風而去,但是那美麗的風景卻是歷歷在目。
旅游大巴車在盤山公路上扶搖而上,掠過那粗壯的杉樹,有那細長的女蘿隨風搖擺,清新的空氣不分青紅皂白的把人的肺給灌滿,每一個呼吸,都直浸心脾。
然后就有一座巨大雪山出現在眼前。
如果說尼瑪貢雪山,是在遙遠的天邊,讓你看著她的隱隱約約,就足以想象那壯觀和美麗的話。
此時的雪山,就是沉默的矗立在那里。
經歷了千萬年的風吹日曬,滄海桑田。
自然有一種廣闊的宏偉,直接震撼心靈。
試想一下,在壯闊而黑暗的海底,在地殼的強大推力下,或許最先從最微不起眼的沙礫、石塊開始,一點點的向上攀登。
不知道過了多長的時間,那沙礫石塊被沖刷后露出的巖石終于突破了海平面。
沐浴在陽光下!
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她仍然在生長,和她身邊的伙伴們一起。
不斷的提升。
在那山頂的位置,最先可能只是礁石。
然后是沙灘。
然后是小島。
小島上面逐漸開始長出草,后來是樹,隨著海拔和面積的不斷增長,樹最終成了低矮的灌木,然后再次回歸本源,成為光禿禿的沙土。
在雨雪和大風的沖刷下,沙土被帶走了。
最終留下的是深色且堅硬的巖壁。
有如被剝去了圓滑世故外表的普通人。
內里剩下的就是堅毅的骨氣!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看雪山。
仙乃日雪山!
而亞丁的腹地,就在仙乃日雪山的山腳。
在山腳下面,有著不大的村莊,沉寂的寺廟,豐美的草甸。
在草甸的遠方,還有一個面積頗大的牧場。
只有在這個地方,才能同時看到夏諾多吉和央邁勇兩座雪山。
三座雪山既有相通,又各有不同。
仙乃日雪山,左右均有稍微低一點的側峰,和山腰的卓瑪拉措湖共同襯托著主峰的巍峨,在陽光下,山頂的冰川不斷融化,細細的流水隨風飄散,注入腳下的湖中,而那碧綠的湖水中,正倒映著雪峰的壯麗秀美。
夏諾多吉雪山黑白分明,從草甸看去,自有那碧綠的森林襯托。山頂上的潔白云彩被強風拖曳得極長,有如被披掛著圣潔的哈達,當時還未入秋,但是由于海拔和低溫,草甸和森林已經漸漸泛黃,在那漸變的色彩中,一場秋天的童話即將到來。
央邁勇雪山,怪石嶙峋,遍布風化的痕跡,有如老人臉上皮膚褶皺所沉淀著的時光,一溝一壑都是歷史的見證,片片裂巖都是滄海桑田的痕跡。
這是絕美的雪山,也是一個并不輕松的海拔,步行之下,我的體能在快速的消耗著,因為缺氧,不得不大口大口的喘氣,我有些不確定的低聲喃喃:“好像還欠缺一些生氣呢。”
前面的攙扶前行的情侶,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喜的低呼。
我定睛一看,頓時笑了起來。
在遠方,有體格健壯的牦牛在埋頭吃草,遠遠的巖石上,一群歡快的巖羊迅速的跑過了小溪。
有一只小松鼠,快速而不失從容的從粗壯的樹干爬了上去。
腦海中頓時浮現出李白的《日出行》來: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
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徘徊?
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沒于荒淫之波?
魯陽何德,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當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