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組織能量:打造有機組織,創造非凡業績
- (美)諾曼·沃爾夫
- 1789字
- 2022-01-27 09:29:09
英文版推薦序
進入21世紀,我們需要具有一種看待商業、企業、資本的全新視角嗎?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商業范式嗎?企業也許是當今影響力最大的一種經濟實體了,卻沒人認為企業是可以托付信任的地方。沒錯,很多人認為企業貪婪自私,剝削冷漠,只顧追逐利潤。21世紀早年間一些行業所披露的商業道德事件,更是讓大家對企業失去了信任,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企業、資本總歸是有些問題的。
可問題并不出在資本體制上,而是出在我們用以決策的理論依據上。自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發表以來,盡管后來的經濟學者們又發展了一些經濟理論,但由于他們中的大多數依舊視經濟運行機制如工業機器一般,所以提出的經濟模型往往將商業過程當作機械過程,企業主們在機器的一端投入資本、勞力、土地,然后在另一端收獲利潤。
當今企業及整體經濟所面臨的真正挑戰,出在當代經濟學者和商業領導者局限的思維模式上。囿于有限的理念框架,他們對各業務要素間的復雜互賴現象視而不見,對影響成敗的動態關系有眼如盲——殊不知現有的經濟理論模型可能已無法為21世紀的商業成功帶來任何指導意義了。
要讓商業在21世紀發揮其最大潛力,當今企業需要一種全新的,超越簡單的機械化/工業化的模式,去擁抱它們現處的復雜且互賴的世界。這樣的世界已然來到我們身邊,那么無論是經濟還是商業理念都應當向前進化,對現實做出反應。
《激活組織能量》一書就提供了這一進化型視角,代表了看待組織及其運營模式的全新角度。它能幫我們理解組織如何能夠做到從復雜互賴的狀況出發,求取自身的發展、成長及進化;它將商業視作活生生的有機體,與所有利益相關者緊密相連,在進化的路上,為了推動社會的進步而共同前行。這些也是我自己身為全食超市的CEO,在30年的經歷中總結出的東西。
1980年,我們幾位創始人創立全食超市時,就把幾條簡約的理念及核心價值觀融于其中,為實現這些理念,我們創設了相當簡潔的業務架構。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和其互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全食超市出現了充滿活力的“自組織”形式,以實現公司最初的宗旨。林林總總、相互交織的各利益相關者在與彼此互動又與業務互動的過程中,使公司業務乃至宗旨都得以持續進化。《激活組織能量》一書正是將這種組織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客戶、員工、投資人、供應商、社區)之間的互動關系闡述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從更深的角度解釋了為何全食超市要孜孜不倦地讓所有利益相關者獲得成功,全食超市的宗旨因何隨著時間流逝日益走向深入、厚足、繁博。
透過《激活組織能量》的視角,我們可以獲得解決商業及社會問題的啟示。如果商業被視為機器,它就不會也不可能具備社會意識、社會責任;如果我們把商業視作活在社會中的實體,活生生的有機體,那么商業便會成為企業公民,對自己、對社會負有社會及道德責任。機器不會學習、無法適應,而“適應能力”正是所有生命體的本質所在;機器頂多只能用來生產,不會創新,但生命體卻總能期許并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所有已獲得成功的CEO及組織領導者,會在閱讀《激活組織能量》的時候發現,書寫在字里行間的成功秘訣正是他們自己歷經事業多年之后的心得,哪怕讀起來會有些許的不同。這本書不像傳統商業書籍那樣老生常談,但也沒有和傳統理論叫板,反倒用一種嶄新的視角,為傳統理論增益擴展,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也正是很多CEO在一路試錯的過程中都曾栽過的跟頭。
正因為根植于不同學科領域交叉的基礎上,本書中這種新范式的得出對大家而言都頗有些沖擊:它沖擊著我們的思考方式,沖擊著我們與員工、供應商、客戶、投資人、社區的互動方式;卻也推動著我們去成長,變得更自覺自知,像有機生命體一樣去進化。
人在小的時候,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想什么、要什么;隨著人的成熟,意識延展,他們逐漸超越了自我中心,開始關注他人——家人、朋友、社區、國家,這種愛他人的能力甚至可以擴展到愛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國家的人,直至將無盡的愛示予一切世人、蕓蕓眾生。這正是人類蘊含的潛能:延展意識,怡然于他人的綻放、怡然于每個角落里生命體的欣欣向榮。
“有機組織”也蘊含著這種意識進化的潛質,所有商業聯結起來可以共同向著“覺醒商業”(conscious capitalism)演進。讓每個組織的領導者,無論營利還是非營利組織或是政府組織,都可以學會領導“有機組織”的藝術,引領其成長與發展,向著更大、更廣的意識狀態前進,更好地服務客戶,進而推動社會臻于美好。
——約翰·麥基(John Mackey)
全食超市聯合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