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茶香四溢
書名: 反賊成圣指南作者名: 明月分潮本章字數: 2109字更新時間: 2022-01-21 12:12:00
“應知非?”
“竟然是他?他為何來到亞圣學宮?”
“等等,那是洪大儒的兩位弟子……”
讀書人以文會友,論道,在亞圣學宮絕不新鮮。但如今日這般,雙方凜然對峙,涇渭分明,似仇寇而非同席的場面,卻是相當少見。
有與宋文舟相熟的學子,悄悄蹭到前方,小聲問:“宋兄,這位真是應大郎?”
宋文舟的面色一轉輕佻,瞇眼笑道:“那是自然,有誰活膩了,敢冒充應大郎?”
見門外一片喧嘩,小院之中,有人低聲說道:“三位兄臺既是為論道而來,不妨入內詳說?”
他有些缺乏底氣,也隱隱透著赧顏。畢竟,應知非三人,是被他們“趕”出去的。
宋文舟陰陽怪氣道:“書齋是做學問的地方,我三人胡言亂語、大吵大鬧,不敢玷污寶地。”
他這么一說,周遭更是議論迭起。院內眾人對視一眼,只能將心一橫,咬牙道:“去請方師兄。”
應知非已然下了戰書,還引來一眾旁觀者,再拖下去,焉知這三人又要說出什么話?
宋文舟嗤笑一聲:“竟還知道理虧,難得。”
應知非與賀北亭都沒理他。
宋文舟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能忍住,與賀北亭傳音道:“高門子弟心都臟啊,他逼方世青于大庭廣眾之下應戰,昨日的下三濫伎倆,自然就使不得了。”
賀北亭終于愿意搭理他了,卻不像他一般自信:“也不見得,利弊參半吧。倘若他輸了論道,必定將會淪為笑柄。且看他有幾分把握。”
宋文舟的目光又回到應知非身上,發現他面色沉靜,看不出任何心緒。
周圍的竊視好似對他全無影響,應知非凝神定志,眸似一泓清泉,無漾無波。
方世青姍姍來遲,正看見這一幕。
素不成器的應知非立于眾人中央,無顧風起云涌,負手橫眉。
方世青心中一凜,打量著應知非,收斂了輕視和怠慢。
能被人尊稱一聲“師兄”,方世青自然也是有底氣的。四周隱有浩然正氣滾滾奔流,他一眼就瞧出,應知非已經入品,正是凝意境的修為。
同時,他也知道,應知非離京時,還是個不入流的紈绔!
一詩凝意,未必就意味著天才之資,卻一定強過在場許多人!
方世青迅速換了一副面孔,和緩地笑了笑:“這位是應知非應大郎?應大郎詩才錦繡,名盛京師,可是當今京城之中,風頭無兩的俊杰。久仰,久仰。”
應知非聞言,余光一橫宋文舟,待后者茫然回視,應知非卻已移開目光。
他倒沒別的意思,只不過,見到另一位茶藝選手,就忍不住和宋文舟做了個對比。
“純天然,無公害,味兒就是正。至于方世青嘛,差評。”應知非在心底畫了個叉。
而后,他頗為誠懇地抱了抱拳:“還要多謝方兄熱情相助,若無諸位兄臺悉心點評,拙作豈能流傳在外?”
應大郎心中冷笑,跟他玩捧殺、反諷、明褒暗貶這一套?
方世青面色一僵,警惕更甚。
兩人周圍站著的,盡是大秦第一流的年輕士子,其中也許有心竅不夠活絡的,但絕沒有書呆子。
心思純凈從不是蠢,只是不屑。他們未必會以惡意揣測別人,但一看兩人的神情,也漸漸品出異樣來。
“這詩,的確傳得太快了。”
“兩黨皆有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的理由,究竟是何人操縱……尚不好說。”
“我聽說,諸公對此也很詫異,正在加緊探查。如今的應黨,還有這份能量?”
竊竊私語,此起彼伏,應知非敏銳地捕捉到最想聽的幾句,暗暗記下那個方位,面上卻是不動聲色。
“難怪,難怪。”宋文舟長聲感慨,恍然大悟一般。腔調甚為浮夸,卻偏偏戛然而止,言辭莫測,令人下意識地回味、揣摩。
優秀的捧哏,就是好使。應知非唇角一挑,給他一個眼神,合作愉快。
方世青眸中冷厲一閃而過,笑著轉移話題,聽起來十分謙遜:
“還不知應大郎今日前來,有何指教?在下詩詞平平,比不得應兄佳句天成、才華橫溢,怕是要在諸位同席面前現眼了。”
又來?應知非冷哼一聲,眉目凜然:“指教不敢當,應某此來非為論詩,只是想向閣下,討一個答案而已。”
見他乍然翻臉,眾人皆是意外。周圍的議論本已漸漸平息,此刻卻又卷土重來,而且更加激烈。
包括宋文舟,也詫異地與賀北亭傳音:“不會吧?就這?他不像沒腦子的人啊?”
賀北亭懶得理他。
方世青眼底劃過譏色,懇言問道:“應兄想問什么?在下一定知無不言。”
應知非忿怒張揚,言辭冰冷:“敢問方公子,如何看待徐志石徐大儒?”
方世青拱手回答:“徐大儒為人忠直、為官清正,是讀書人的楷模、我輩景仰的良師。”
應知非忽地笑了。
身旁,賀北亭睨了宋文舟一眼,后者無聲哼笑,假裝無事發生。
四方喧鬧忽然平靜。
方世青的臉色越來越冷。直至作答之后,他才明白,應知非為何當眾挑戰他!
“我師徐志石,一生勤懇,秉性正直,朝野共鑒!敢問方公子,我贈與徐夫子的詩,可有不實之處?可有夸大之辭?”他將徐志石的名字念得極重。
一道清氣凝入雙眸,應知非目光銳利,鼓蕩獵獵白衣。
方世青喉嚨滾動,沉聲道:“沒有。”
但凡能在徐志石身上找出破綻,朝堂諸公,豈能容他在鳳陽伯倒臺之后,繼續把持實權衙門?豈能容他輕易辭官,坐享佳譽?
斬草不除根,必有后患!不知有多少人想要他的命!
應知非忽然動了。他一步步上前,與方世青越來越近,待他停下腳步,兩人只有一臂之隔。
宋文舟捏了一把汗,與賀北亭傳音:“我只是隨口一說,他不會真動手吧?”
這次,賀北亭徑自上前一步,將他拋在身后,趕出視線范圍,專心于眼前事。
“既然沒有,那方公子無中生有、妄加指摘,就是對徐夫子心有不滿,借機生事,毀人名譽了?”
應知非厲喝道:“辱我老師在前,惺惺作態在后,方公子莫非以為,天下人都瞎了眼!”
扣帽子,誰還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