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砸場子
- 反賊成圣指南
- 明月分潮
- 2024字
- 2022-01-20 19:19:00
宋文舟還想說什么,賀北亭直接將之推到前方帶路。
他接過宋文舟的活兒,與應知非說道:“這件事,還是你的詩引起的。志言兄是武者,卻一心向學,志在儒道。他對你的詩,對徐大儒,乃至……都十分推崇。但終究是武者,耿直了些。”
專業不對口。應知非點了點頭,心說原來如此。
難怪宋文舟一臉激憤,這不就是仗著不準私斗,趁機欺負習武之人?
論道論道,與外行人論,算哪門子的道?
也或許,挑個外行下手,就是有意揭洪子鷹一派的短……深諳辦公室政治的應知非迅速做出判斷。
賀北亭那個意味深長的停頓,他也立刻領會。
便宜老爹的小粉絲嘛。
在洪子鷹出題之時,他就已經猜到,此事繞不開“戰”、“和”二字。
考校不是刁難。徐志石推薦給他的老師,至少不會是主和派,也不至于故意折騰他。
應知非沉浸在思緒中,賀北亭也不是多話的人,場面忽然安靜下來。
見兩人沒了動靜,健談的宋文舟耐不住了,側著身子轉過頭:“應兄,有把握么?你能寫出這樣的詩,心里應該有說辭吧?”
這次,應知非甚至不看他了。怎么會有這種,一開口就是天然綠茶婊的男人。
他險些要懷疑,這人是不是故意的。
賀北亭也懶得多言,一腳把他踹回去。
宋文舟嘟囔了一句旁人聽不清的話,老老實實地帶路。
此后一路無話,三人在沉默中,來到一座清雅書齋。
應知非打眼一掃,輕笑:“品味不錯。”
院中種著青竹,墻上畫著飛鶴,門前還有幾壇矮松。再來一樹梅花,就能集齊歲寒三友。
標準的讀書人審美。
宋文舟撇了撇嘴:“可惜,只有門面。”
他們大搖大擺地來,早已引起旁人的注意。見兩人一唱一和,言語之間毫不客氣,一副砸場子的姿態,在院中讀書的學子們,當即將書一合,橫眉冷視:“這位學兄,此言何意?”
宋文舟忍了一路,早就憋不住了,迅速接上:“你們那位大師兄,既不堅直,也無勁節,就算置身君子之境,也不過是小人而已。”
這么直接?應知非略有意外地看他一眼。
“你……”有個面嫩的儒生咬牙道,“宋學兄,我敬你是大道之上的先行者,但你緣何到我書齋搬弄是非?”
說著,他看了應知非一眼,哼道:“當著外人的面,胡言亂語,學兄莫非是特意來此污人清白?”
這是準備拿他開刀?應知非沒著急開口,饒有興趣地看戲。有人主動沖鋒陷陣,他正好趁機觀察一番。
宋文舟顯然是有備而來,冷聲斥道:“明知志言兄的弟弟戰死在橫武關,卻故意拿這件事刺激他。別人為國捐軀,慷慨赴死,你們安坐京城,以他的親友為樂。真是好本事,好排場!”
“方世青這樣的人,也配叫君子?也配叫讀書人?”宋文舟一字一頓,“他配叫人?”
應知非皺起眉,目光忽地銳利。
宋文舟先聲奪人,而且占據大義。應知非與他口中的志言兄素不相識,做不到感同身受,但也對方世青此人,生出了本能的厭惡。
拿別人的痛苦取樂,不配為人!
此外,他也知道,宋文舟這一番話,除卻為好友鳴不平,還是故意說給他聽的。
那位志言兄的經歷,很可能會在他身上重演,而且更加激烈。這是在提醒他。
被宋文舟一喝,那儒生的氣勢弱了三分,卻仍強撐著爭辯道:“這是做學問的地方。學兄如有實證,可尋師長做主,也可請祭酒評判,何必到書齋之中大吵大鬧。”
好一個道貌岸然偽君子。應知非唇角一揚,似譏似笑。
講理講不過,一轉胡攪蠻纏。不敢反駁宋文舟,就給他扣個擾人修行的帽子。這一套,應知非太熟悉了。
不過,比起后世的鍵盤俠,此人的道行差了太遠。
方世青之舉罔顧人性,在儒家圣地,絕不可能被輕輕放下。
但那位志言兄忍氣吞聲,洪子鷹不曾直接出面,就說明此事絕無實證。甚至,目睹之人,很可能盡數出于這座書齋。
是非黑白,全仗他們一張嘴。
但此人膽子太小,竟然不敢否認!這不就是默認了宋文舟的話!
心下冷笑一聲,應知非叫住將欲反擊的宋文舟:“宋兄,稍待。”
眾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卻見應知非步履徐徐,退到院門之外,平靜地看著他們。
宋文舟微微擰眉,似有不解。賀北亭嘴角一挑,迅速跟上,大步流星。
不知這兩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宋文舟狐疑地看著他們,本著不拆臺的心,一步步跟了出去,故作平靜。
院內眾人緊緊盯著應知非。
應知非淡淡道:“現在,不在書齋中了。”
宋文舟哈哈大笑:“應大郎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應?!
一眾學子對視一眼,眸中皆有慎重。儒林被一首詩攪得波濤洶涌,而今,亞圣學宮中人,對這個姓十分敏感。
應知非身姿筆直,聲音清朗:“我三人此來,是為拜訪方世青方公子,請諸位兄臺代為通傳。”
有個學子遲疑地問:“敢問閣下是……”
“應知非。”
聲音墜地,如鐘如鼓。應知非學的仍是徐志石,學他的無畏和悍勇!
浩然正氣的用法,他試驗了一整夜!
宋文舟與賀北亭同時以余光瞄他一眼,又默契地看向好友,交換一個眼神。
應知非的“意”,與他的詩一般無二。從容,鎮定,堅韌不屈,正氣凜然!
他們有些明白,老師對其另眼相待的原因了。
宋文舟對他多了些信心,沖著院內高喊:“怎么,他方世青昨日侃侃而談,恨不能將應兄的詩,說得一無是處。眼下應兄親自前來,他卻不敢見人了?”
他這樣一喊,又吸引來不少過路學子,應知非的目光掃過周圍,時機正好。
“久聞方世青方公子辯才出眾,妙語連珠,應知非特來拜會,還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