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語文課(一)
- 我靠學習走上人生巔峰
- 一寸三
- 2088字
- 2025-07-13 20:37:01
顧夏致問道:“他近視嗎?”
“不近視。”
“哦。”
“你剛剛怎么拒絕閆謹的?”溫靜一臉認真地發問。
“我不想要它,就拒絕了。”更別說它還不是閆謹的。
“那,那你不怕他生氣嗎?”溫靜手指抵住語文課本的書脊,聲音滯澀。
顧夏致認真地看著溫靜道:“拒絕是我的權利,我當然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其他的再另說。何況閆謹不是那樣的人,如果因為這點拒絕就不再交好,說明彼此也不是一路人。”
顧夏致見溫靜怔然的模樣,不再多說。她本就不是多會安撫人的性子,她也僅僅如實說了自己的想法,解答了溫靜的疑惑,并沒有說教似的去讓溫靜去如何行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看到蕭景時的時候怎么做到一臉平靜的呢?”
溫靜自己是不敢多瞧,她注意到學校的女生看到蕭景時全是羞怯的模樣,有的是喜歡的害羞,少部分跟她一樣,被他的氣質懾服。就連方若楠大大咧咧的性格說起蕭景時都激動地不行,只有顧夏致。
只有顧夏致在面對蕭景時時,跟對其他同學沒甚區別,就今天早上他們撞上了,顧夏致反應迅速,極快地彈開了。
顧夏致疑惑道:“那我應該什么樣的表情?”
溫靜細細覷著顧夏致,她嫩白的臉蛋上顯然寫著不明白。
溫靜不好意思道:“你知道全校好多女生喜歡蕭景時嗎?”后面幾個字幾乎是從溫靜喉嚨里發出的氣音。
“所以,你認為我該和她們一樣?”顧夏致明白了溫靜的意思。
“不用,不用一樣。”溫靜趕忙擺頭,“你這樣就很好,我才想問你這樣是不是有什么秘訣。”
原來是這樣,蕭景時幾次三番說自己欲擒故縱,竟然是因為她沒有跟其他女生一樣看到他就害羞?
真是被慣壞了,她可不會慣著他,隨他怎么想。
“不相干的人不要管他,他不會把你怎么樣的。”顧夏致說道,心想,像蕭景時這樣倨傲的人,可沒把她們放在眼里。
溫靜腦電波出奇地與顧夏致的同頻,“也是,人家甚至都不知道我叫什么。可我也忍不住。”
“那你當時怎么選擇坐在這里?”顧夏致純屬好奇地問。
“我——”溫靜支支吾吾,“我,我跟她們合不來。”畢竟蕭景時并沒有真正實質性地攻擊過她。
“我還以為是因為我呢。”顧夏致見溫靜神色傷感,俏皮地開了個玩笑轉移話題。
“也是因為你。”顧夏致話不多,靜靜地坐在那里就足夠吸引人去靠近。
兩人經過這次“密談”,關系親密了許多,上課鈴響了,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前兩堂課是語文課,余文海打算用來講完月考試卷。
雖然顧夏致他們現在還是高一,但是像月考這類大型一點的考試,全是按照高考標準來的,包括分數和題型分布。
余文海花在講題上面的時間是正常時長,他隨便拓展下,一道三分的選擇題就遠不止用三分鐘講完。
比如目下,余文海道:“姍姍來遲的‘姍’錯了,是女字旁的,不是斜玉旁的。”
“這個怎么記呢?大家可以想想,古代大家閨秀出門前要上妝,選衣服首飾搭配,出個門坐車,等要走路了還是蓮步輕移,一套下來,可不就是姍姍來遲么。”
“現在其實也差不多。女孩子出門捯飭,最后姍姍來遲。”
“老師,您一臉回憶的模樣,看來很多這樣等人姍姍來遲的經驗嘍。”
“孫皓軒,你這次考了倒數哪來的膽子給我嬉皮笑臉。”余文海笑罵道。
孫皓軒仍舊笑嘻嘻的,“那我還不是看老師您平易近人。是老師您給的膽子,老師快說說。”
有起哄的跟著拍桌子。
余文海趕緊伸手,掌心向下壓,“干什么干什么,想把年級主任吸引過來。”
他轉而調侃:“過幾年你們自然懂了。”他一臉高深莫測的樣子。
“課代表,你有什么話說?”余文海下巴輕擺。
江玉瑩站起來道:“老師,我只是覺得你剛才的例子,稍欠妥當。”
“哦?說說你的想法。”余文海好聲好氣道。
“不管現在的女孩子還是古時候的大家閨秀,出門前是會花費較長時間,但不一定姍姍來遲。”
“課代表說得有道理。”余文海抬手示意江玉瑩坐下,“老師是從個人經驗出發,這樣說是為了便于記憶,沒別的意思,女孩子們別多想。”
“哈哈哈,經過這一出,以后想忘記都難。”孫皓軒插科打諢。
江玉瑩坐下后,臉上的表情并沒有多高興。
顧夏致望著江玉瑩的方向,心想還真是個特別的女孩。
隨后又聽余文海講試卷,后面修改病句、排序之類的題目,中規中矩講完了,講到了詩詞鑒賞。
這是一首南唐后主被扣送至汴京后作的詞。
“詩詞鑒賞,首要的還是知人論世。”
“不了解作者所在時代和生長環境,僅僅浮于表面解釋文字的話,落于空泛了。”
“作者大家也不陌生,喜愛詩詞的同學也許小學初中就讀過他不少詞作,大家對他了解多少呢?”
“南唐后主,亡國之君。”孫皓軒搶先答道。
“一位錯生帝王家的帝王,且陰差陽錯當了帝王的帝王。他敗于北宋,北宋又終結于同樣適合做藝術家而不適合做帝王的趙佶。”
“一個在自己皇后生病期間跟小姨子搞到一起的人,我不喜歡他,即使他的詞寫得綺麗纏綿。”
“哎,你這就狹隘了。別用現代的眼光去品評古代帝王,這顯得你很沒有歷史觀。”
“嗤,你有歷史觀,你們男的當然為男的說話了,一丘之貉。”
“大家理性思考,咱們回到正題,主線是作者的生平,像此類關于他是否忠貞的話題課后可以再辯論。”余文海適時地制止要爭辯起來的學生,把話題重新引導回來。
“宋太祖收完川、閩、浙等地,最后來對付南唐。兩軍對陣之際,后主竟閉目塞聽,聽信一面之詞,近乎天真地以為仍可享用太平,甚至還殺害了最后一位能征戰的將軍,最終丟了江山,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