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總有人問我:為何要專門成立公司致力于解決企業合伙人間的沖突。我的答案是:合伙關系至關重要,會持續地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事物總是不斷變化的,合伙關系或愈發融洽或持續惡化,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企業合伙人關系積極發展。寫此書的目的亦是如此:給即將合作或已在合作的商業人士提供一劑良方——合伙人原則,助他們構建良好合伙關系,實現夢想,而非夢魘。
關于合伙關系,曾有三次經歷對我影響頗深。第一次,發生在我大概8歲時,哥哥拉里有著自己的一份事業——“送報童”,而我是他的“小合伙人”(至少我自己是這么認為的),當時覺得這簡直是世上最完美的合伙關系了。拉里負全責,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鵝毛大雪,都要確保《阿普爾頓新月郵報》安全送達各家的門階上,一周七天皆是如此。作為“小合伙人”的我,來去自如,只要想參與,便可一同送報,記得只有在春、秋天氣晴朗時我才會騎上自行車,在拂曉時分去送報紙。除此之外,我只負責幫拉里數錢。那個年代一切交易都以現金的形式支付,有些客人會付銀元
給我們。拉里手握的銀元數量不可勝數,我感覺全世界最富有的哥哥非他莫屬。每次分發收益的時候,我都激動不已,發的可都是沉甸甸的銀元啊!對那時的我而言,與哥哥“合伙”真是一筆劃算買賣。
與此同時,我開始第二次接觸合伙關系,父親決定加入外公和四個舅舅的家族建筑公司,得益于家族生意,我們幾個小孩可以在看戲劇時享受前排正中的絕佳位置。我意識到原來成人的合伙關系遠比兒時的小打小鬧要復雜、煩瑣多了。
與家人合作看起來是個不錯主意,實際上也充滿了復雜變數。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它們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但就合伙協作方面卻頻出丑聞。我曾在家族例會上目睹了這樣的變故,最終導致親人間對簿公堂,持續數年之久,我會在后文中詳述此事。此類變故往往源自工作上的小矛盾。出于對合伙關系中出現變故的獵奇心理,我年輕時選擇了心理學研究,這也是我在20世紀80年代決定專業從事家庭治療的主要原因。
第三次關于合伙關系的經歷則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成就了本書。故事主角是我的妻子凱茜·博克和她的合伙人們。作為一家優質的旅行社,她們的法律文件正確完整,協議的某些細節雙方未達成一致,他們仍打算先合作,細節往后商討。不出所料,缺乏共識影響了大家工作的默契,加上每個人性格的差異,對各方矛盾推波助瀾。不久,公司的兩位合伙人控告凱茜和另一合伙人違背誠信義務。他們讓我充當證人,把我拉進爭議的旋渦,坐在律師辦公室里回答:知道哪些相關公司的事情以及是何時知道的。桌上的轉錄器則記錄著一字一句。其實訴訟原因荒謬得讓人難以理解:公司的兩位合伙人和另外兩人相處不來,大家無法協商出完整協議。可笑的是,她們卻希冀生硬的法律文件能夠解決問題。
花費了大概10萬美元的律師費后,凱茜的合伙人決定放棄控告,賣出自己的股份,退出公司。之后我細想了這次經歷,發現它不過是諸多合伙爭議類型中的一種,我決定探索出更合理、更有效解決合伙人間爭議的方式。1990年,商貿調解聯營公司(后簡稱BMC公司)誕生了。
最初,BMC公司旨在幫助企業的共同創始人解決爭議。在目睹了家族生意以及妻子與公司合伙人發生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沖突后,我意識到解決此類問題需要團隊協作才能達到效果,所以我們以團隊方式出面調停,成員中既有商務專業人士,也有精于法律、財務、心理學的專家。在調解爭議過程中,我們對客戶是如何陷入泥潭的洞若觀火,可是該如何才能把所積累的知識傳遞給其他合伙人?這是關鍵,目前市面上也沒有任何書介紹該如何建立健康的合伙關系。我相信,凱茜和她的合伙人們在創立公司時若有相關的資源可以參考,我的家族成員在家族企業所有權的過渡階段有指導綱要可以借鑒,大部分的痛苦和無謂的花費都是可以避免的。現如今,成千上萬本書籍教授創始人如何創業、如何做企業管理,大到企業成員的組建、選擇適合的律師事務所,小到辦公家具的篩選無不涵蓋。看似十分全面,實際上,還有一處未曾有人指點迷津:很多公司或者合伙人相互間無法實現高效協作。
人們在商業活動中,無論從事的是旅游業、建筑業,還是制造業、咨詢業,堪稱業內行家,但就合伙協作,卻非專長所在。《合伙人原則》好比一次短暫的集中課程,學習如何當好合伙人,書中并非夸夸其談的理論,而是實用可操作性的方法。它會歸納出主題,引導人們討論、協商合作事宜,深刻理解合伙關系,發揮它的作用。原則主要涉及人際方面的溝通和商業領域的議題,避免協議中有模棱兩可的概念如資金、決策、公司所有權、公平原則、個人不同風格和價值觀等敏感內容。一般情況下,比如我妻子和其公司合伙人發生爭議時,人們雖會著手處理,但大多不夠徹底。合伙企業在做計劃時,總能遺漏幾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假以時日,這些問題變成了各自心中的刺,大家談話時便冒出來攪局。在《合伙人原則》中,我們會把此類細微卻又惱人的情況列入分析,以引起大家重視。
本書詳細闡述了合伙人在法律、商貿、財務、人際交往中所需要處理的問題,但不是八股文,要求你對合作伙伴做出某幾項特定承諾。書中會提出問題,給出建議,讓雙方針對自己實際情況討論出適合方案,達成一致。我們根據以往調停的經驗,總結出技巧,幫助大家避免在解決敏感問題期間出現過激行為。
合伙人原則既是結構化流程,更稱得上是一款產品或一份文件,合伙人可以把它交給律師作為起草法律文件的參考,充當長期合作的指導綱要,文件要定期檢閱,隨著環境的變化,靈活調整。
擬定原則好比創業,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不同合伙人安排自是不同,合伙人原則亦是如此,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原則,雖然我在附錄中有個原則范本,也僅供參考。你的原則不需要涵蓋范本中的每個議題,但最好與合伙人把所有內容都詳加討論下。我把重要的議題按順序排列出來,考慮到但凡重要的內容相互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所以先后順序不是重點。大家閱讀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翻閱,請盡量保持好奇心讀完全本,幸運的話,可能會發現合作關系的最重要寶藏出乎你的意料。
我著作本書旨在幫助人們實現轉變,從解決合伙關系的沖突即“滅火”到完善關系避免嚴重沖突發生即“防火”的轉變。可能書中的方法不一定完全適合所有人,我還是希望它能如久旱甘霖般給你帶去新知識,在未來時日里協助你避開嚴重沖突,完善合作關系。任何的合伙企業,合伙人的境遇影響的不僅是他們自己,還包括周圍的人。如果即將踏入合作關系的雙方/多方未充分準備,形勢可謂危如累卵。合伙人之間若不愿意花時間、精力完善現有的合作關系,很容易走向歧路。通過這本書,您可以立即著手制定出更堅固、更具活力和健康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