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內容電商運營實戰指南作者名: 燕鵬飛 粱譜文本章字數: 1638字更新時間: 2022-01-10 16:33:38
第一章 全媒體時代的內容電商
1.新電商時代,內容才是王道
當下,提起內容電商,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例如,蘑菇街等分享類網站,用戶通過分享自己的心得,來得到售出產品的銷售分成。據悉,蘑菇街一類的分享平臺為淘寶帶來的用戶人數占用戶總數的10%。
如此巨大的流量優勢,讓許多媒體人和電商加入到內容電商的行列,并結合現代人的購物習慣,打造出大量的優質內容,獲得了傳統電商難以想象的紅利。如今,智能手機日益普及,人們購買產品的渠道越來越豐富,選擇購買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以往低價、秒殺等營銷模式已經很難引起顧客的購買欲望了,而以內容為帶動的商業模式,更符合用戶的購買心理。麥肯錫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當下我國的消費方式已直追發達國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消費增量的30%將來自內容電商。
下面,我們就詳細闡述,為什么新電商時代,內容才是王道。
☉消費者購買要素的轉變
當下,購買產品的主力軍是“80后”和“90后”,他們主張個性化消費。以往傳統的貨架式展示方式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希望商家能夠傾聽他們的訴求,而不是在上千種產品中挑選,再由使用結果驗證決策的對與錯。因此商家要對他們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從而確保他們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此外,馬云說:“現在,互聯網讓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極大地釋放,用戶已從追求生活需求階段跨入情感購買階段。你的內容如果能利用好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并得到用戶認可,你就能贏。”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利用好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和購物心理。
據一份官方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9億,網民平均每周上網的時間接近27小時。人們打開網購App的次數大量減少,點開娛樂App的次數急劇增加。
從報告來看,電商的競爭對象已經不再是同行,而是可以跟電商爭奪用戶碎片化時間的行業。如果從時間的角度來說明內容的重要性,大家就會明白內容電商成為商業趨勢的原因。傳統電商作用于用戶的需求,跟內容電商相比缺少情感帶動性,所以效率遠不如后者。
☉傳統模式舉步維艱
所謂傳統模式,就是電商通過競爭流量來增加用戶。可事實證明,就算他們獲得了新用戶,轉化率也大多不超過3%。從成本預算上看,這無異于巨大的浪費。再從銷售模式上看,傳統電商通常會采取低價營銷的方式來刺激用戶消費。消費者難免會對產品質量產生懷疑,反而不利于商家增加用戶黏性。還有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因為夸大其詞或反復推送,讓用戶不勝其煩,很難取得用戶信任。
內容電商則是以內容帶動產品銷售,可以通過用戶的分享去宣傳產品,不僅節省了流量,還能提高用戶的信任度和自身的影響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淘寶電商轉型做微商,并通過極具吸引力的內容獲得了大量忠實用戶。這種節約而高效的營銷方式,對電商而言何樂而不為呢?
☉內容產業的蓬勃發展
媒體平臺的大量涌現,不僅降低了內容產業的進入門檻,在內容發布方面成本幾乎為零。許多專業的內容生產者與內容電商聯合經營,不僅提高了自身收益,也為電商提供了高質量且有吸引力的內容。
此外,一個優秀的自媒體平臺,足以戰勝很多傳統媒體。它們不僅有規模巨大的用戶群,而且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有利于內容電商去傳播內容。
☉小眾品牌的異軍突起
小眾品牌的稀缺性、特殊性正符合當下個性化消費的潮流。從產品特點來看,小眾品牌具備造型別致、辨識度高、難以復制的優勢。例如,小眾品牌的籃球鞋,會在鞋的用料和圖案設計上狠下功夫,而不是跟大眾品牌拼廣告。
從我國來看,常見的小眾品牌主要有三種:自有品牌、進口品牌、傳統品牌。擁有者可以先細分市場,再做有針對性的內容傳播。小眾品牌可以把節省下的廣告費,用來提升產品的性價比,讓用戶覺得物有所值。這正是一些大品牌不具備的優點。再則,小眾品牌設計獨特,有清晰的市場定位,能幫它在互聯網上形成一定規模的用戶群。
正是有個性化消費做驅動,小眾品牌蓬勃發展。有一些還因其優質內容快速產生了品牌效益。例如,聚美優品、江小白白酒等。
可見,內容對產品營銷的多個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如果內容電商能夠輸出質量夠高,受用戶喜愛的內容,必然會提高用戶黏性,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