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理解和愛
朱彤彤
若干年前,我還坐在法學院的課堂中。后來慢慢發現,人的心理是我更感興趣的東西,于是遠赴重洋,從頭開始。經歷了地獄般的德語學習和幾年異國他鄉的折磨,拿到了碩士學位。在德國文化和教育的影響下,我開始對中國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雖然我回國之后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但是四年的法學資本也并沒有浪費。我可以用法律的思維看事情,從心理的角度看人心。法律更重視邏輯,關注事件、關注什么事情不能做。因為法律沒有規定違法的事情,理論上都是不違法的,所以我們只要記得哪些事情是違法的、不能做就可以。而心理學則不同。心理學關注人、關注什么事情可以做。只要能夠促進人的成長和發展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也就是說,心理學需要找方法做事。
心理與法學也有很多共同點,我們可以依法治國,當然也能依“法”治家。
教育是積德行善的行業,我希望用自己的一點微光,去點亮更多的家庭。讓更多的孩子得到理解,而不是被誤解,讓他們在愛與理解的呵護中釋放天性。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次當孩子,他們從出生就開始學習做人、做事。能不能當一個好孩子,全看家長如何對待,因為他們學習的對象就是父母。就像一顆種子被種到土里,能不能發芽、開花、結果,依賴天時地利人和。而人會利用天時和地利,什么時候種,種在哪里,怎么種,都是由人決定的,所以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科學界一直在討論遺傳和環境對人的影響,孰輕孰重?其實這個影響是交互的。一個孩子天生具有抑郁的易感基因,他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中,父母如何對待他將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如果他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愛、理解和支持,他完全可以不受抑郁易感基因的影響,正常地生活而不發病。
每個家長都是第一次當家長,而且因為家長曾經當過孩子,那么更應該知道對于孩子來說,什么樣的家長是好家長:理解孩子、有耐心、寬容而不縱容。所以家長也不能停止學習,靜下心來,孩子會教你做一個好家長。
感謝與我合著本書的王蓮君老師。我真心認為她與我是處于兩地的相通的靈魂。感謝王彥老師給予我們諸多幫助,才能讓本書順利出版。感謝我的媽媽。我愛她。她對我的教育,我會傳承給我的孩子和我愛的學生們。
本書既是一本指南,也是我們的一個心愿。作家馬克斯·蘇薩克說:“有時,人們之所以美麗,不在于外觀,不在于言辭,只在于他們原原本本的樣子?!痹父改溉膸椭⒆映蔀樗麄冊颈镜臉幼印: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