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為本:中國制造下半場全球突圍的密鑰
- 曹順妮
- 832字
- 2021-12-29 15:54:46
環保風暴
霧霾成為近年來困擾居民生活的一大問題。這是工業污染逐步超過環境負荷,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如果霧霾常態化,所有人都將深受其害。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6年1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
在政策密集出臺的同時,2016年和2017年一場環保風暴席卷全國。若不是這場環保風暴,人們幾乎無法了解,污染企業到底有多少。僅以板材加工行業為例,媒體報道出來的數據,就足以令人觸目驚心:
2017年,作為人造板三大基地之一的河北文安縣,在環保督察嚴整期內,僅40天內就關停整改2000余家人造板企業,拆除燃煤鍋爐1250臺,5000余家扒皮廠、粉料廠、劈板廠全部斷電關停、清理取締,2938家“散亂污”企業全部關停。拆除總量占河北省任務量的11.4%,占廊坊市拆除量的39.7%。
山東臨沂市也是人造板基地之一,該市的蘭山區、費縣共有板材企業4720家,3986家沒有環保手續,大部分無污染治理設施,燃煤小鍋爐直排,煙塵未收集處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未得到控制。在2017年上半年山東省環保部門實施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之后,山東臨沂市先后有1110家板材企業停產。
2017年8月底,上海奉賢區木業加工違法違規企業完成整改,其中954家被關停,577家被拆除。
2017年9月,浙江南潯區根據《南潯區木業行業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對全區3900多家木業企業進行摸排,對1283家企業亮出“黃牌”開展整治提升,對2600多家企業亮出“紅牌”進行淘汰關停。
…………
在環保反復嚴查過程中,約占中國板材產量70%的廊坊、邢臺、菏澤、臨沂、沭陽等幾大板材基地,出現環保問題的95%板材企業被臨時停產整改。
資料來源:摘自《40天關停整改2000多家人造板企業,絕大部分建材企業下半年復工無望!》
在人造板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劉一川內心很清楚,人造板產業從一開始就是價格戰主導的無序競爭,不達標企業像雜草一樣瘋長,把價格拉到最低,通過價格戰,不斷輪回上演“自殺”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