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綠色通道建設與實踐
- 陳國華 魏力
- 1293字
- 2021-12-24 11:08:35
前 言
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高復發率的特點。缺血性腦卒中約占全部腦卒中的60%~80%,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殘疾率33.4%~44.6%。目前全球每年新發生腦卒中的患者、腦卒中相關死亡和腦卒中的全球總負擔的絕對數量巨大,而且仍呈逐年增加趨勢。對于中國而言,腦卒中亦已成為我國城市和農村人口第一位致殘和死亡原因。面對我國腦卒中疾病負擔重,防控形勢嚴峻的現實,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相繼出臺,表明黨和國家對腦卒中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視。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處理應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康復和早期預防再發。在早期治療中,目前各國指南均一致推薦靜脈溶栓、急診血管內介入治療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超早期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而腦卒中綠色通道是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生命通道,是腦卒中急救生命鏈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在腦卒中醫療救治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授予的首批“示范高級卒中中心”“五星級卒中中心”,是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介入神經病學專業委員會卒中急診學組組長單位,也是武漢市腦血管病診療中心。我院神經內科,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的引領下,在武漢市衛健委的正確領導和醫務人員的傾心付出下,一直致力于建立最優化的急性腦卒中綠色通道,希望盡可能縮短急性腦卒中救治過程中的各環節的時間,最大程度挽救急性腦卒中患者,降低其死亡率、殘疾率,提高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以武漢市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為平臺,建立了標準化腦卒中綠色通道救治方案及流程,積極推行本市區域卒中中心體系建設。培養了卒中急救團隊,將救治關口前移;鍛造成“卒中快速垂直救治鏈”,讓患者獲得及時、高效、專業的救護。我們圍繞“卒中救治速度——零等待”“卒中救治質量——零缺陷”的理念,綠色通道同頻共振管理,各個環節緊密相扣,構建成無縫隙的急性卒中救治鏈。
我們成立了“武漢市卒中(中風)120特別行動組”;與武漢市急救中心建成“院前院內急救一體化”信息平臺,對患者就醫軌跡進行自動跟蹤;設置獨立的神經科(卒中)急診,建立24小時在崗的“卒中急救醫師護士團隊”,做到對卒中患者快捷評估、精準診斷、規范處理;卒中急救信息化,實現智慧診療,綠色通道相關端口統一聯網,院內時鐘統一管理、醒目標識、實景導航,快速引導急救;院內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多學科無縫對接、各環節流程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介入科、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等多學科形成合力;將串聯式救治模式改為并聯救治模式,大大縮短了患者入院到靜脈溶栓的時間(door-to-needle time, DNT)。
經過多年的拼搏與奮斗,我們在腦卒中的救治以及卒中中心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為更好地推廣腦卒中綠色通道建設及實踐經驗,幫助廣大各級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腦卒中綠色通道工作者和臨床醫師進一步理清腦卒中患者急救處置的流程與規范,我們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共同編寫了《腦卒中綠色通道建設與實踐》。由于編者經驗不足,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專家同道批評指正。
陳國華 魏 力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