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綠色通道建設與實踐
- 陳國華 魏力
- 571字
- 2021-12-24 11:08:37
二、急救反應
120急救效率和質量是影響卒中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加強相關急救人員的專業培訓是提高卒中院前急救能力的必要前提。急救中心可以與醫院合作每年開展針對急救人員(包括調度員)關于卒中急救知識培訓及考核,包括量表評分、模擬演練等方式旨在提高相關人員對卒中患者癥狀快速識別和有效反應。
(一)優先調度
調度員是卒中院前急救的首要環節,在接到120急救電話時,應能夠根據呼救方提供的信息和癥狀體征描述盡可能迅速識別疑似卒中患者。識別可疑卒中是正確調度的前提,推薦使用卒中評估工具識別可疑卒中患者,如“中風120”原則等。一旦診斷可疑卒中,調度員應盡可能就近派出符合卒中急救要求的救護車。急救車除配備常規的快速血糖監測儀、心電監護儀、復蘇器材、氧氣、急救藥品和車載通訊設備,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配備快速血生化檢測儀、車載卒中宣教視頻和移動卒中救護車等。
(二)快速反應
根據地理位置、急救醫療資源的分布以及交通情況進行靈活的設定,在保證人員、車輛安全的情況下應該以最快速度抵達現場。考慮我國實際國情及不同地區間差異,目前尚未制定統一的快速反應時間標準。我國《腦卒中院前急救專家共識》建議派車時間和出車時間小于2分鐘,平均EMS反應時間盡可能小于20分鐘,平均現場時間盡可能小于15分鐘。若目前時間不達標的地區,建議通過優化急救流程管理,增加投入,盡可能減少卒中患者的院前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