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CT血管成像技術
- 雷子喬 李真林 牛延濤
- 546字
- 2021-12-18 01:06:29
第四章 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臨床應用概述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指在血管內注射碘對比劑后,在對比劑到達靶血管的高峰時相進行掃描,并運用多種后處理技術顯示血管的檢查方法。根據對比劑引入血管內途徑不同,將其分為兩類,一種是經插管法通過導管直接注射碘對比劑到達動脈或靜脈后行CT掃描,另一種是經外周靜脈注射碘對比劑后對靶血管進行CT掃描。插管法CT血管造影,因操作復雜、具有創傷性,存在一定的并發癥,故臨床上應用不多。靜脈內注射碘對比劑進行CTA檢查為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方法。根據要求顯像的靶血管不同,CTA又可以分為CT動脈成像和CT靜脈成像。
盡管從CT進入臨床并使用碘對比劑后,CTA檢查就開始應用于臨床。但早期的CTA圖像質量較差,僅僅用于觀察主動脈等大血管。那時,CTA應用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①CT掃描速度很慢,無法在血管內碘聚集濃度高峰期完成圖像采集;②掃描層厚太厚,圖像縱軸上分辨力不及平面內分辨力,不能滿足三維成像質量需求,階梯狀偽像明顯;③受限于計算機的運算處理能力,且缺乏有效的算法,從一組源圖像得到三維圖像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上述情況得到改善,螺旋CT特別是多層螺旋CT投入臨床使用,掃描速度越來越快,采集層厚越來越薄,計算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CTA檢查也從此迅速推廣開來,其應用范圍也不斷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