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X線引導下術前定位

一、適應證
對于臨床觸診陰性的可疑病灶(BI-RADS分類為4類及以上,通常需要取得病理學診斷結果),當沒有條件進行影像學引導下活檢時,可選擇影像學引導下鉤絲定位、再行即刻手術切除活檢;在乳腺X線攝影上顯示最佳的可疑病灶,應當選擇乳腺X線攝影引導下進行。
經皮穿刺活檢(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又稱最小損傷乳腺活檢(minimal invasive breast biopsy),對具有適應證的病人仍然是首先建議介入性診斷方法,無論從減少損傷,還是從衛生經濟學角度都較手術切除活檢具有優勢,但在實踐中由于活檢設備、具有資質的醫師短缺等客觀限制,選擇影像學引導下鉤絲定位后再行即刻手術切除活檢可視為一種折中的方法,尤其對于觸診陰性的病灶,經鉤絲定位后手術切除活檢、相較無定位的象限切除術,在減少創傷、保持乳腺外形方面依然對病人有利。
二、禁忌證
有出血傾向的病人;穿刺局部區域皮膚感染者等。
三、并發癥
穿刺本身基本無并發癥,部分病人可能伴少量出血;個別病人由于術前禁食、情緒緊張等因素可能在穿刺過程中出現低血糖反應,甚至昏厥。
四、器械
除了乳腺X線攝影機,尚需要以下器具和藥品:
(1)一次性消毒用品一套。
(2)5ml注射器一副。
(3)無菌手套一副。
(4)無菌紗布適量。
(5)5ml利多卡因一支。
(6)定位鉤絲一副。
五、操作過程
(1)進行患側乳腺的頭尾位、標準側位攝片,根據圖像初步判斷病灶位置及進針線路(圖3-2-1)。
(2)將加壓板置換為窗口式或鏤孔式,并進行側位或頭尾位攝片,根據圖像上病變的坐標位置,確定具體進針位置和線路。
(3)進行相關操作前,行局部皮膚消毒,注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一邊操作一邊與病人交談以減少病人緊張和焦慮情緒,使其更好地配合完成定位。
(5)在加壓的情況下按照病灶坐標將針刺入后,行X線攝影,以觀察針與病灶的位置關系,一般應保證針尖刺入病灶區域,隨后行另一垂直體位攝影,以觀察針尖深度是否合適,稍調整針尖位置(退出或推進),使針尖位于病灶區域(圖3-2-1)。
注:以上步驟(1)~(5)如在帶有三維立體定位系統的乳腺X線攝影機上進行,選定攝片體位并壓迫后,系統對病灶行左右分別傾角15°的投照后自動計算進針深度,故只需在一個投照位置進針、并使穿刺針針尖到達預定坐標(通常為病灶中心),無需再行垂直位置重新壓迫投照確定進針深度。
(6)定位針達到預定深度、定位準確后,退出套管、釋放鉤絲(即將套針與其內的鉤絲做相向運動,鉤絲向病灶內推進而套針向外緩慢拔出),最后再行攝影以確認鉤絲位于病灶區,一般以鉤絲與病灶中心距離≤1cm認為定位成功(圖3-2-1)。
(7)消毒紗布覆蓋在皮膚上的鉤絲尾部并用膠布加壓包扎固定后,送外科行即刻切除活檢,外科醫生可根據留在體內的導絲及閱讀定位圖像進行手術、切除可疑病灶區域。
圖3-2-1 經皮穿刺活檢
A.頭尾位確定病灶坐標、穿刺進針后攝片確認;B.內外側位攝片、調整進針深度、攝片確認針尖位于病灶區;C.退出套管、釋放鉤絲并攝片確認
(8)外科切除帶鉤絲標本在送病理行快速切片組織學檢查之前,常規行標本攝片(乳腺X線攝影),一方面觀察可疑病灶是否完整切除、以杜絕手術失?。ㄈ绨l現標本中無擬切除的病灶、或病變邊緣緊鄰切緣,須及時向手術醫師、病理科醫師提出),另一方面可發現標本中最可疑區域的位置、提示病理科醫師關注。
(羅 冉 汪登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昔阳县| 洛宁县| 崇仁县| 资讯 | 东乌珠穆沁旗| 怀远县| 吉安县| 湟中县| 札达县| 林甸县| 河池市| 抚宁县| 宝丰县| 丹巴县| 安乡县| 比如县| 西丰县| 泉州市| 四子王旗| 隆回县| 黄陵县| 河东区| 怀柔区| 鲁山县| 牡丹江市| 东乡县| 桐梓县| 平乐县| 炎陵县| 深泽县| 屏边| 扎鲁特旗| 顺昌县| 吉首市| 汪清县| 西充县| 驻马店市| 桦川县| 青铜峡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