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5.上腹脹滿、痞硬(胃扭轉(zhuǎn))(1)

[案例]
蹇某,男,57歲。1987年7月9日初診。
主訴:
上腹脹滿痞硬不適3個(gè)月。患者近3個(gè)月來(lái)常感上腹脹滿痞硬不適,噯氣,納差,但無(wú)疼痛及燒心反酸等,大便干結(jié),每3~4天一行,排便不暢,精神不振。經(jīng)省城三家大醫(yī)院檢查,并經(jīng)X線攝片確診為胃扭轉(zhuǎn),服一般健胃西藥未見效果而求治于中醫(yī)。脈沉弦,苔薄白。
中醫(yī)辨證:
胃氣虛弱,胃氣上逆。治以益氣補(bǔ)中,和胃降逆。
擬方:
旋覆花 (包煎)9g,代赭石 24g,陳皮 9g,半夏 9g,黨參6g,炒萊菔子15g,茯苓9g,白術(shù)9g,麥芽24g,枳實(shí)6g,柴胡6g,生地15g。 水煎服。6劑。 每日1劑,早晚分服。
7月16日:藥后食欲好轉(zhuǎn),噯氣稍減,仍感精神差,大便干,矢氣增多,腹部輕微下墜。脈舌如上。
原方改黨參9g,炒萊菔子12g。水煎服。10劑。
7月28日:精神好轉(zhuǎn),上腹脹滿痞硬有所減輕,食欲尚可,小腹部下墜感消失。脈舌如上。
原方改黨參9g,炒萊菔子12g,生地12g,加當(dāng)歸9g。水煎服。10劑。
8月9日:上腹脹滿痞硬明顯減輕,食欲增加,大便不干,每1~2天一行,精神亦佳。改方為:
旋覆花 (包煎)9g,代赭石 24g,陳皮 9g,半夏 9g,黨參 9g,茯苓 9g,白術(shù) 9g,枳實(shí) 6g,麥芽 15g,廣木香 6g,砂仁 (后下)6g,甘草 6g。水煎服。 10 劑。
8月25日:患者飲食及精神狀態(tài)均良好,上腹部無(wú)不適。經(jīng)X線攝片復(fù)查胃形態(tài)正常,未見扭轉(zhuǎn)。予以舒肝和胃丸、保和丸以善其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盐源县| 石嘴山市| 灵山县| 镇坪县| 延边| 芷江| 合阳县| 太保市| 葵青区| 疏附县| 沁源县| 乳源| 洱源县| 辰溪县| 孝感市| 诸城市| 芮城县| 达日县| 保靖县| 宝应县| 天祝| 孝义市| 横峰县| 岗巴县| 榆树市| 南江县| 阿巴嘎旗| 长沙市| 柳河县| 贺州市| 罗城| 天镇县| 祁东县| 雅安市| 西乡县| 正镶白旗| 元江| 界首市| 贵州省|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