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婦科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第6版)
- 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
- 1386字
- 2021-12-17 22:52:31
二、治療
1.治療原則
由于解剖上陰道膀胱間隔及陰道直腸間隔厚度僅5mm左右,使手術及放療均有一定困難,特別是對以前有盆腔放療史的患者。本病發病率低,患者應集中到有經驗的腫瘤中心進行治療。對陰道癌的治療強調個體化,根據患者的年齡、病變的分期和陰道受累部位制訂治療方案。
總的原則,陰道上段癌可參照宮頸癌的治療,陰道下段癌可參考外陰癌的治療。
2.陰道上皮內瘤變(VAIN)的治療
(1)觀察隨訪:
對陰道HPV感染或VAIN 1級的患者一般不需給予特殊治療,此類病變多能自行消退。
(2)局部藥物治療:
用5-FU軟膏或5%咪喹莫特軟膏涂于陰道病灶表面,每周1~2次,連續5~6次為一個療程,不良反應小。對病變范圍大者,為避免廣泛手術切除,首先應考慮局部應用藥物治療。
(3)CO 2激光治療:
對 VAIN有很好的療效,也適用于局部藥物治療失敗的病例。一項近期研究表明,陰道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初治時用激光治療可以降低發生新的復發灶的風險。
(4)放射治療:
對年老、體弱、無性生活要求的VAIN 3患者,可采用腔內放射治療。
(5)電環切除或手術切除治療:
對單個病灶可采用局部或部分陰道切除術,尤其是位于穹窿部的病灶。病灶廣泛或多發者,可采用全陰道切除術,并行人工陰道重建。
3.陰道浸潤癌的治療
(1)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適用于Ⅰ~Ⅳ期所有的病例,是大多數陰道癌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早期患者可行單純放療,晚期患者可行放療加化療。同期放、化療在陰道癌中研究仍較少,近期部分研究表明同期放、化療療效優于單純放療。
1)病灶表淺的Ⅰ期患者可單用腔內放療。
2)對大病灶及Ⅲ期患者,可以先行盆腔外照射50Gy,然后加腔內放療,總劑量不少于70Gy。有條件者推薦用適形調強放療。
3)病灶累及陰道下1/3者,可用組織間(interstitial)插植放療,并評估腹股溝淋巴結情況,包括影像學和手術切除淋巴結病理評估。前哨淋巴結在陰道癌的研究甚少,其價值尚不明確。淋巴結有轉移者,腹股溝區要進行放射治療。
4)年輕患者在根治性放療前可行腹腔鏡下雙側卵巢移位,同時全面探查盆腹腔,切除腫大、可疑的淋巴結。
5)手術治療后,若病理提示手術切緣陽性、盆腔淋巴結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或脈管內有癌栓者,應補充術后放療,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外照射和/或腔內放療。
(2)手術治療:
由于陰道浸潤癌與周圍器官的間隙小,如保留其周圍的器官(膀胱、尿道和直腸),切除腫瘤周圍組織的安全范圍很小,很難達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因此,陰道浸潤癌手術治療的應用受到限制。以下情況可考慮選擇手術:
1)對病灶位于陰道上段的Ⅰ期患者,可行廣泛全子宮和陰道上段切除術,陰道切緣距病灶至少1cm,并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如果以前已切除子宮,行陰道上段廣泛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2)對病灶位于陰道下段的Ⅰ期患者,可行陰道大部分切除術,應考慮行腹股溝淋巴結切除,必要時切除部分尿道和部分外陰,并行陰道中、下段成形術。
3)如癌灶位于陰道中段或多中心發生者,可考慮行全子宮、全陰道切除及腹股溝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但手術創傷大,對這種病例臨床上多選擇放射治療。
4)對ⅣA期及放療后中央型復發患者,尤其是出現直腸陰道瘺或膀胱陰道瘺者,可行前盆、后盆或全盆臟器廓清術,以及盆腔和/或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3)輔助化療:
這方面的研究報道很少,輔助化療的作用有待評價。對陰道非鱗癌患者,在根治性放療或手術后可考慮給予4~6個療程的聯合化療,可能有助于減少復發,特別是局部病灶較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