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君臣共治的天下(這就是中國歷史)
- 何孝榮主編
- 1858字
- 2021-12-30 14:10:53
杯酒釋兵權
人人都想當皇帝,但皇帝并不是那么好當,辛苦不說,主要還是太危險。這是趙匡胤做了皇帝之后最深切的感受。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每當皇帝被架空,臣子掌握大權之后,總會出現臣子篡奪皇位的事情。可趙匡胤要面對的形勢實際上更加復雜,更加危險。宋朝建立之初,周邊強敵環伺,北邊有北漢和契丹,西邊有后蜀,南邊有南唐,要時常提防敵國的入侵;趙匡胤又是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江山,有很多人心中不服,后周手握大權的節度使大部分名義上臣服于宋朝,但實際上卻是擁兵自重,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為所欲為。如此一來,趙匡胤既要戒備來自敵國的入侵,又要提防來自內部的挑戰,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著實很危險。來自敵國的侵犯,倒還可以派兵出征抵御;面對內部的敵人,卻很難察覺,這才是最危險的,也是最難以處理的。
◆知識鏈接
節度使
節度使為官職名,起源于唐朝,掌管地方的軍民要政,權力非常大,宋朝開國后,逐漸變成了虛銜,不再掌管軍權。

▲北宋廻(huí)紋犀牛角杯
為了提防來自內部的敵人,尤其是防止手握重兵的大將造反,趙匡胤委任自己的鐵哥們石守信和高懷德掌握了軍隊的最高指揮權,畢竟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大家都知根知底,也就比較安全。不過,趙匡胤的第一謀士趙普卻不這么認為。趙普經常借著和趙匡胤商討問題的機會來勸誡趙匡胤撤掉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的大將職務,趙匡胤卻從來不理會趙普的說辭。有一次,趙普又來勸誡趙匡胤,趙匡胤說:“都是多年的好哥們兒,我相信他們絕對沒有想要當皇帝的想法。”“雖然他們不想當皇帝,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逼迫他們當皇帝怎么辦呢?”趙普這句話一出口,一下子就提醒了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那些人誰身邊沒有一批幕僚官佐,他們都想著跟隨這幾位大將,有朝一日能夠雞犬升天,如果有一天他們逼迫石守信、高懷德等人造反那可就危險了。于是趙匡胤開始想著如何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知識鏈接
石守信
石守信是后周和北宋時期的將領。在后周做將領時,他參加了高平之戰、淮南之戰等著名戰役,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
北宋建立后,石守信又率軍平定各地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杯酒釋兵權后,石守信被迫交出兵權,漸漸淡出了朝堂,于公元984年去世。
當時的情形是,石守信、高懷德等一眾大將在朝廷中掌握兵權,各位實力派節度使又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手握重兵。如果趙匡胤貿然使用武力來解決軍隊的高級將領的話,必定會激起他們起兵反抗,甚至會導致新建立的宋朝重新陷入戰火之中。趙匡胤思前想后,覺得不能硬來,只能采取巧妙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趙匡胤還在后周做將軍的時候,經常和石守信、高懷德等將軍一起喝酒,在當了皇帝之后,也常常會宴請自己手下的大將一起喝酒,所以趙匡胤就決定從酒宴上下功夫。
話說這一日下了晚朝,趙匡胤又派人去請石守信、高懷德等手握大權的將軍們進皇宮一起飲酒。酒過三巡,當將軍們都已經開始微醉的時候,只聽見趙匡胤長長地哀嘆了一聲,將軍們都湊過來一起問道:“陛下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嗎?”
◆知識鏈接
以文制武
趙匡胤奪取后周政權后,為了防止重蹈五代十國的覆轍,決定加強中央集權。
他先是杯酒釋兵權,解除了一些高級將領的兵權,并任命文官主持的樞密院掌管軍政,實行以文制武。同時派文官到各地任知州、知府,各州府還設置通判來監督牽制州府長官。
“唉,你們是不知道啊。當皇帝還沒有以前做節度使的時候快樂,每天擔驚受怕的。”
“陛下在擔心什么呢?”
“我怕有人每天惦記著我的皇位。”
趙匡胤這句話一出口,在官場上打拼了幾十年的油滑老將們馬上就已經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了,一個個“撲通”“撲通”地跪倒在趙匡胤的腳下,表示自己一定忠于趙匡胤,絕對不敢有異心。
“你們不想做皇帝,如果你們的部下有人貪圖富貴,脅迫你們來做皇帝呢?”
聽到趙匡胤這么一說,將軍們肚中的酒已然化成了冷汗,從身上冒了出來,嚇得都趴在地上,一邊痛哭流涕一邊不斷地磕頭,表示自己誓死追隨趙匡胤。

▲宋代官印
趙匡胤看到自己的目的差不多已經達到了,就緩緩說道:“人生在世,無非是想要榮華富貴,那你們就解除兵權,好好享受富貴人生去吧。”
諸位將軍們聽到這句話,才感到如釋重負,急急忙忙地磕頭謝恩,心中慶幸自己從鬼門關前轉了回來。將軍們心中清楚,這事要是擱在別人手里,他們早就沒命了。
第二天,將軍們都向趙匡胤上奏,請求解除自己的兵權。趙匡胤假意地挽留了一番之后就同意了,然后給這些將領們委任了一些官位很高但沒有實權的官職,并且賞賜了他們大量財物。
趙匡胤作為皇帝,和那些大肆殺害功臣的皇帝相比,算是非常仁慈的,所以他手下的大將以及心腹謀士才能夠全身而退,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