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君臣共治的天下(這就是中國歷史)
- 何孝榮主編
- 2241字
- 2021-12-30 14:10:52
趙匡胤陳橋兵變
月黑風高夜,馬蹄聲碎,驛使聲咽。八百里加急快報從邊關傳遞到東京城,只用了短短兩天時間。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噠噠”的馬蹄聲劃破安寧的夜空,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后周皇太后符太后的心頭:遼國聯合北漢大舉進攻本朝邊關,倘若邊關有失,敵軍將長驅直入,首都東京都有可能不保。當時后周英主周世宗柴榮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周恭帝年紀還小,不懂事,這樣的大事只能由符太后來應付。符太后心知情況危急,但想不出任何辦法,只有喚當朝宰相范質前來商討對策。范質思前想后,覺得能夠獨挑大梁,并率領軍隊拒敵于關外的大將,也只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一人了。殿前都點檢是掌握朝廷親軍的大將,趙匡胤在周世宗在位的時候曾經多次率軍抵御北漢,征伐遼國,還曾帶兵攻打過南唐,讓他來抵御這次北漢和遼國的進攻應該足以勝任。于是范質急忙派人去請趙匡胤入朝,準備聽取趙匡胤的退兵之計。

此時趙匡胤正躺在床上,聽到貼身侍從的呼喚,他不禁心中狂喜:連日來的計劃,終于能夠順利地實施了。當時是五代十國時代,五代的開國君主,從后梁太祖朱溫到后周太祖郭威,幾乎都是作為統兵大將奪取前朝的皇位。趙匡胤作為后周軍隊的頭號大將,早就想做皇帝了。如今后周皇帝年幼,太后主政,正好是奪取皇位的好時機。遼國和北漢軍隊入侵的消息,其實是他勾結邊關將領偽報的。知道宰相范質來請他,趙匡胤強壓著心頭的歡喜,急匆匆地穿好衣服直奔相府。
“趙將軍,今夜快報,敵軍犯邊,你可有何良策?”范質問道。
◆知識鏈接
劉崇建立北漢
郭威于公元951年登上帝位,被后人稱為后周太祖。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在晉陽(今太原)稱帝,他所建立的國家被后人稱為北漢。
為了與后周對抗,北漢劉崇稱遼國皇帝為叔父,每年向遼國進貢大量錢財,以獲取其軍事援助。自此,后周和北漢經常展開戰爭。
宰相范質
范質自幼勤學好問,后來考上進士。后周建立后,他擔任兵部侍郎,升至宰相。
后周世宗十分信任他,臨終時將幼主托付于他。趙匡胤陳橋兵變后,他擔任宋朝宰相。
“臣世受國恩,愿以我趙匡胤換取我朝的安寧,御敵于邊關之外,保我大周。”趙匡胤裝出慷慨激昂的樣子。
“依將軍之見,需要多少兵馬,大將幾員?”
“此次敵兵犯境,是趁了先帝剛剛歸天之機,見我朝中不穩,必是舉國入侵,非得集中我朝的大部分兵馬,并讓王審琦、高懷德等大將輔佐,方能擊退敵兵。不然,我等都會成為罪人,無顏見先帝于地下?!边@三員大將都是趙匡胤的親信部將,趙匡胤用他們作為大將,又要調動全國大部分兵馬,他的算盤打得可真精。
“既然如此,本朝所有兵馬,都歸將軍調動,將軍想調哪支軍隊就調哪支軍隊?!狈顿|是個老實人,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抵御敵兵。
等調動兵馬要用的印信符節都到手了,趙匡胤馬上召集軍隊,準備出征。一日之內,大批兵馬齊聚京師,第二天誓師出征,大軍浩浩蕩蕩向北方邊關開去。當天晚上,幾十萬大軍駐扎在東京東北的陳橋驛,趙匡胤與大將王審琦和高懷德、弟弟趙匡義、心腹趙普等人吃過晚餐,痛飲幾杯之后,便早早地去睡了。趙匡義、趙普等人卻睡意全無,他們趁著夜色,悄悄地開始了與趙匡胤謀劃已久的行動。
此時,夜幕剛剛降臨。晚風急,軍旗鳴,營中火把隨風飄。
◆知識鏈接
北宋平定南方
北宋開國之初,南方有南唐、后蜀、吳越等多個割據政權。
宋太祖趙匡胤先派兵平定了湖南,接著又派兵伐蜀,迫使后蜀的孟昶投降,隨后又平定了割據嶺南的南漢政權。
經過一系列戰爭,到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南方已經被大體平定。
黑夜下的將士們,并沒有睡得安穩,因為他們正聚在一起商討一件會掉腦袋的大事:當今皇帝年幼,太后主政,將士們在外出生入死,皇帝長大了也不會知道我們的辛勞,實在是讓人寒心。有人提議:“既然皇帝視我等如草芥,我等何不推舉趙將軍為我等做主?”短暫的沉默換來幾聲干凈利落的附和,一小群將士的熱情感染了整個軍營。將士們一擁而入來到趙匡胤的中軍大帳,高聲呼喊著“趙點檢為天子”。大帳門口值守的侍衛來不及阻擋,將士們已經沖進了趙匡胤的營帳。假裝熟睡的趙匡胤被將士們推醒扶起,叱問將士為何喧鬧。大家一同答道:“愿讓趙點檢為天子?!壁w匡胤假裝生氣的樣子:“我等世受國恩,怎敢背叛先帝?!”見將士們不理會自己的說法,趙匡胤只得高聲問道:“既然爾等愿尊我為帝,不知爾等可聽我命令?”眾將士一同下跪,齊聲道:“愿聽皇上號令!”話音剛落,就有軍士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肩上,并一同跪下,行三拜九叩大禮,高呼萬歲。這一切表面上是將士自發地要讓趙匡胤當皇帝,實際上都是趙匡胤指使自己的親信將士發動的。

▲陳橋兵變遺址

被將士們立為皇帝后,當夜趙匡胤便下令全軍,要嚴守軍紀,不得有誤,違令者斬。士兵們在各位將領的帶領下迅速歸營,值守的值守,休息的休息,軍營恢復了應有的肅寂。第二天,天蒙蒙亮,幾十萬大軍按照趙匡胤的命令,迅速埋鍋造飯。然后趙匡胤清點軍隊,誓師訓誡。誓師完畢,大軍后軍作前軍,直奔后周都城東京而去。
趙匡胤帶軍出征的當天,東京城內就流傳著“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的謠言,等到趙匡胤第二天帶著大部隊返回的時候,很多人心中已然明了。因為趙匡胤和其弟趙匡義以及心腹趙普早就作好了安排,所以東京的守城士兵也早已換成了自己的人,統兵大將正是趙匡胤的心腹將官石守信,趙匡胤兵不血刃就進了東京城。朝中文武百官驚聞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可是事到如今也無可奈何了。丞相范質一看事已至此,懊悔已經無濟于事,只能識時務地逼迫恭帝退位。
當天趙匡胤就得到百官的擁護,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開創了延續三百多年的趙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