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技術概論
- 陳繼民主編 楊繼全 李滌塵 史玉升副主編
- 1549字
- 2021-12-24 13:46:09
2.1 三維建模
三維建模方法包括多邊形建模、NURBS建模、細分曲面建模、實體建模、直接建模、雕刻、參數化設計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建模與調整方法為多邊形建模與NURBS建模兩種。無論采用何種建模方式,只要最后將模型數字化,即生成如STL格式的文件,就可進行后續可打印處理。
2.1.1 建模的基本思路
三維建模可以類比二維畫圖,使用計算機的繪圖思路可以擴展至三維。三維建模思路可分為三種,即基于基本幾何體組合、由二維草繪通過構建工具創建和通過模型編輯手段修改已有模型。基于基本幾何體組合,顧名思義,即通過三維中基本幾何體如球、棱柱、棱錐等,通過恰當使用布爾操作(Boolean,如合并、相交、相減等)可創建較復雜的模型;由二維草繪通過構建工具創建模型,基本原理為二維圖形沿三維路徑移動形成體,比如圓錐可由直角三角形圍繞直角邊旋轉一周構成;通過模型編輯手段修改即在已有模型基礎上修改,分為整體編輯和局部編輯兩類。整體編輯是對模型部分進行平移、縮放、旋轉等修改,局部編輯則涉及描述模型的基礎元素級別的改動,在下面要介紹的多邊形建模和NURBS建模方法中不同,類似于數字圖像中的像素級操作。限于篇幅,具體建模方法不多敘述。
2.1.2 多邊形建模
多邊形(polygon)建模(圖2-2)中描述模型的基礎構成元素為可編輯多邊形,它包含了頂點(vertex)、邊(edge)、邊界環(border)、多邊形面(polygon)、元素(element)5種子對象模式。通過對特定對象的調整實現模型的編輯。由于多邊形的邊為直線線段,這種建模類型多用于有棱角的模型。模型相當于由所有多邊形的邊描述,通過該方式可直接得到數字化模型。

圖2-2 多邊形建模
2.1.3 NURBS建模
NURBS建模(圖2-3),又稱曲面建模,通過NURBS(非均勻有理B樣條,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以曲線和曲面描述模型。通過調整控制曲線和曲面的控制點以編輯模型。通過該方法可做出各種復雜的曲面造型,但難以生成有棱角的邊。模型由連續的邊與面構成,在用于3D打印之前需數字化處理,即對表面采樣,以多邊形近似表面。

圖2-3 NURBS建模
2.1.4 特征建模
實體建模方法在表示物體形狀和幾何特性方面是完整有效的,能夠滿足對物體的描述和工程的需要,但是從工程應用和系統集成的角度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體建模中的操作是面向幾何的(點、線、面),而非工程描述(如槽、孔、凸臺等構造特征),信息集成困難,因而需要有一個既適用于產品設計和工程分析,又適用于制造計劃的統一的產品信息模型,滿足制造過程中各環節對產品數據的需求。特征造型方法的出現彌補了實體造型的這一不足。
特征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可以認為特征是一組具有確定約束關系的幾何實體,它同時包含某種特定的語義信息。一般將特征分為4類:
①形狀特征 表示與幾何相關的零件形狀,例如孔、槽、凸臺等。
②材料特征 零件的材料、熱處理和加工條件等,它隸屬于零件的屬性和加工方法,材料特征表示的信息經常反映在材料清單(bill of material,BOM)表中,是CAPP和CAM所需的工藝信息。
③精度特征 表示可接受的工程形狀和偏移量的大小,例如,公差尺寸可以認為是精度特征的內容之一。
④裝配特征 反映裝配時的零件之間的約束配合關系以及相互作用面,例如孔與軸的裝配。
特征造型的本質還是實體造型,但是需要進行T.程語義的定義,即語義和形狀特征的組合。針對CAD/CAM的集成,人們對特征的概念、表示方法與應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特征設計能滿足產品設計、幾何模型建立以及設計分析(如有限元分析)的信息需求,從制造計劃的角度來看,像制造工藝計劃、裝配計劃、檢驗計劃、加工工序計劃、零件的數控加工編程等制造活動,均可用潛在的基于零件的某種特征表示。從研究方法來看,特征造型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特征識別和特征設計。特征識別利用幾何造型系統所提供的實體模型,對幾何模型進行解釋,自動識別制造工藝計劃所要求的特定的零件——幾何信息模式,即加工特征,直接應用于產品零件的制造工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