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款大眾汽車維修完全手冊
- 瑞佩爾主編
- 3018字
- 2021-12-24 13:00:21
2.2.2 V型六缸發動機總成拆裝
以大眾CC FL車型搭載的3.0T CNG發動機為例。
2.2.2.1 發動機總成的拆卸
將發動機與變速器一起向下拆下。不需要將鎖支架置于保養位置。
① 拆卸前先查詢所有控制單元的故障存儲器。
注意對于在拆卸發動機時松開或切斷的所有電纜扎帶,在安裝發動機時必須重新將其固定在原位置處。
將點火鑰匙留在點火開關中,以免轉向鎖鎖止。
在不拆下發動機的情況下,無法拆卸、或很難拆卸車上的某些部件時,在拆卸前應確定所有損壞的部件,并在拆下后予以更換。
為了防止損壞拆下的部件,將其放在拆卸件容器VAG1698內。
執行所有裝配工作時,尤其是發動機艙中的,由于安裝空間狹窄,因此注意將拆下的所有類型的導線和電線,恢復原始布線。與所有可移動部件或熱部件之間要留有足夠的距離。
② 在關閉點火開關的情況下斷開蓄電池接地線。
③ 完整地拆下空氣濾清器以及連接至節氣門控制單元J338的軟管。
④ 如圖2?84所示,擰出螺栓1,脫開支架上的固定卡(箭頭),拆下空氣濾清器支架。
⑤ 拆卸車窗玻璃刮水臂和排水槽蓋板。
⑥ 在箭頭位置松開蓋板1(如果有),并將其取下,如圖2?85所示。

圖2?84 拆下空氣濾清器支架
1—螺栓

圖2?85 取下發動機控制單元蓋板
1—蓋板
⑦ 如圖2?86所示,沿箭頭方向從發動機控制單元上松開插頭。
⑧ 松開發動機線束的套管(箭頭)并向上拔出,如圖2?87所示。

圖2?86 取下發動機控制單元插頭

圖2?87 松開發動機線束套管
⑨ 將兩個鎖銷沿箭頭方向推,拆下發動機艙電控箱的蓋板,如圖2?88所示。
⑩ 擰下熔絲架上的發電機導線(箭頭),并將導線從車身上松開,如圖2?89所示。
?如圖2?90所示,擰下縱梁上的接地線(箭頭)。
?將插頭1從線夾上取下并斷開。
?如圖2?91所示,沿箭頭方向打開縱梁上電纜導管的鎖止件。

圖2?88 拆下發動機艙電控箱蓋板

圖2?89 擰下發電機導線

圖2?90 擰下車身接地線

圖2?91 松開插頭
1—插頭
?將連接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線束從導管上拆下并放置在發動機上。
注意打開線夾時要使用撬桿80?200,如圖2?92所示。
?如圖2?93所示,松開插頭(箭頭)。

圖2?92 用專用工具松開線夾

圖2?93 松開插頭
?脫開插頭1。
?沿箭頭B方向脫開蓋罩。
?擰出螺栓2,拆下導線。
?沿箭頭A方向脫開變速器的插頭,如圖2?94所示。
?脫開前圍排水槽上的氧傳感器電纜插頭1和2,并將導線束從車身和發動機上松開,如圖2?95所示。

圖2?94 脫開插頭
1—插頭;2—螺栓

圖2?95 脫開氧傳感器電纜插頭
1,2—電纜插頭
?拔下或斷開發動機與變速器所有露出需要拆卸的導線。
?松開變速器上的換擋桿拉索。
?按壓解鎖按鈕,脫開供油管1。
?脫開活性炭罐軟管2,如圖2?96所示。
注意供油管存有壓力,戴上護目鏡并穿上防護服,以免受傷和接觸皮膚。在松開軟管連接前,先在連接處周圍鋪上抹布,然后小心地松開連接處,以卸除壓力。
?如圖2?97所示,拔下制動助力器上的真空管(箭頭)。

圖2?96 脫開供油管與活性炭罐軟管
1—供油管;2—活性炭罐軟管

圖2?97 拔下真空管
?封住這些管路,以免臟物進入燃油系統。
?打開后再關閉膨脹罐密封蓋,以卸除冷卻系統壓力。
注意打開膨脹罐時可能會溢出熱蒸汽。戴上護目鏡并穿上防護服,以免傷到眼睛或燙傷。用抹布蓋住密封蓋,并小心地打開。
?排放冷卻液。
?如圖2?98所示,將上部冷卻液軟管(箭頭),從散熱器上拆下。
?將連接至暖風裝置熱交換器的冷卻液軟管拆下(箭頭),如圖2?99所示。
?如圖2?100所示,拆下冷卻液膨脹罐上的軟管1和2。
?拆卸風扇支架與風扇。
?拆卸前輪罩板下部件。
?拔下機油油位和機油溫度傳感器G266的插頭2。
?拆下副車架上的機油油位和機油溫度傳感器G266的導線支架1,如圖2?101所示。

圖2?98 拆下上部冷卻液軟管

圖2?99 拆下熱交換器的冷卻液軟管

圖2?100 拆下冷卻液膨脹罐上的軟管
1,2—軟管

圖2?101 拔下機油油位和機油溫度傳感器插頭
1—導線支架;2—插頭
注意為了避免損壞冷凝器以及制冷劑管路和軟管,應注意不要過度拉伸、彎折或扭曲管路和軟管。
在不打開制冷劑循環回路的情況下拆下發動機。
?拆卸多楔帶。
?拆下空調壓縮機以及與輔件支架相連的制冷劑管路。
?如圖2?102所示,將空調壓縮機3掛到合適位置上。
?如圖2?103所示,拆下右側傳動軸的隔熱板(箭頭)。

圖2?102 拆下空調壓縮機
1,2—固定件;3—空調壓縮機

圖2?103 拆下傳動軸隔熱板
?拆下左右兩側傳動軸。
?如圖2?104所示,旋出廢氣排放裝置支架的固定螺栓(箭頭)。
?擰出右側底板飾板的三個螺母(箭頭)。
?脫開底板上尾氣催化凈化器后氧傳感器(G130)1和尾氣催化凈化器后氧傳感器2(G131)2的插頭,如圖2?105所示。
?松開導線固定卡。

圖2?104 旋出廢氣排放裝置支架的固定螺栓

圖2?105 擰出右側底板飾板的三個螺母
1,2—插頭
?擰下排氣前管的固定螺栓(箭頭),如圖2?106所示。
?拆下車輛底板的橫梁3。
?松開夾緊套1并向后推,如圖2?107所示。

圖2?106 擰下排氣前管的固定螺栓

圖2?107 拆下排氣前管
1—夾緊套;2,3—橫梁
?拆下排氣前管。
注意可以不擰下氧傳感器。排氣前管的軟件連接不得彎曲20°以上,否則會損壞。拆卸時需要另一名機修人員的協助。
?如圖2?108所示,擰出螺栓1~3并取下擺動支承。
?將發動機支架T40074裝入發動機和變速器舉升裝置VAG1383A中。
?擰下發動機支架T40074上的轉接頭T40074/1,接著用螺母1擰到氣缸體上,如圖2?109所示。

圖2?108 取下擺動支承
1~3—螺栓

圖2?109 安裝發動機支架轉接頭
1—螺母
?如圖2?110所示,將發動機支架T40074安裝到發動機上,并重新用螺栓1將轉接頭T40074/1擰到發動機支架T40074上。
?如圖2?111所示,用M10×25螺栓(箭頭)以20N·m的力矩在氣缸體排氣側擰緊發動機支架T40074。
?用發動機和變速器舉升裝置VAG1383A略微抬高發動機和變速器。

圖2?110 安裝發動機支架
1—螺栓

圖2?111 擰緊發動機支架
?松開發動機支架上部的發動機側動力總成支承(箭頭),如圖2?112所示。
?松開變速器支架上部的變速器側動力總成支承(箭頭),如圖2?113所示。

圖2?112 松開發動機側動力總成支承

圖2?113 松開變速器側動力總成支承
?小心地降低發動機和變速器,同時從變速器上脫開選擋桿拉索。
2.2.2.2 發動機總成的安裝
安裝以倒序進行,同時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執行所有裝配工作時,尤其是發動機艙中的,由于安裝空間狹窄,因此拆下的所有類型的導線和電線,應恢復原始布線。與所有可移動部件或熱部件之間要留有足夠的距離。
① 在安裝發動機和變速器總成時,注意與副車架和冷卻器之間留出空間。

圖2?114 發動機懸置校準
1—支撐臂;2—鑄造邊
② 如下所述校準發動機懸置:發動機支承和右側縱梁之間必須留有至少10mm的間隙a。發動機支承的鑄造邊2必須和支撐臂1平行,如圖2?114所示。
③ 擰緊發動機動力總成支承和發動機支架的螺栓。
④ 安裝擺動支承。
⑤ 擰緊排氣彎管上的排氣前管。
⑥ 安裝傳動軸。
⑦ 重新擰上傳動軸的隔熱板。
⑧ 電氣接口和布線。
⑨ 安裝空調壓縮機。
⑩ 安裝風扇支架與風扇。
?安裝燃油供油管1和2,參見圖2?96。
?安裝多楔帶。
?安裝護板。
?加注冷卻液。
?連接車輛診斷、測量和信息系統VAS5051B。
?查詢所有故障存儲器,并清除所有在安裝時生成的故障記錄。
?進行試車,并生成就緒代碼→車輛診斷測試器“引導型功能”。
?然后進行車輛系統測試,必要時排除故障。
注意如果已清除故障存儲器,則必須重新生成就緒代碼→車輛診斷測試器“引導型功能”。
動力總成支承的擰緊力矩(所有螺栓必須更換)見表2?1。
發動機動力總成支承的擰緊力矩如圖2?115所示。
表2?1 動力總成支承的擰緊力矩


圖2?115 發動機動力總成支承
變速器動力總成支承的擰緊力矩如圖2?116所示。
擺動支承的擰緊力矩如圖2?117所示。

圖2?116 變速器動力總成支承

圖2?117 擺動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