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大眾發(fā)動機總成拆裝

2.2.1 直列四缸發(fā)動機總成拆裝

以一汽大眾探影搭載的1.4T DJS發(fā)動機為例。

2.2.1.1 發(fā)動機總成的拆卸

① 斷開蓄電池。

② 松開鎖止卡(箭頭),打開蓋板1,如圖2?55所示。

③ 拆下正極導線1的螺母(箭頭A),如圖2?56所示。

④ 拆下正極導線1的固定卡(箭頭B)。

圖2?55 打開蓋板

1—蓋板

圖2?56 拆下正極導線

1—正極導線

⑤ 從熔絲支架上取下正極導線1。

⑥ 拆下蓄電池及其支架。

⑦ 脫開正極導線固定卡。

注意發(fā)動機連同變速器一起向下拆下,所有電纜扎帶都應重新裝回到相應的位置。

在發(fā)動機暖機時,冷卻系統(tǒng)受到過壓。用抹布蓋住冷卻液膨脹罐的密封蓋,并小心打開以卸除過壓。

⑧ 打開冷卻液膨脹罐的密封蓋(箭頭),如圖2?57所示。

⑨ 拆卸隔聲板。

⑩ 拆卸左、右前輪罩板。

?脫開散熱器出口上的冷卻液溫度傳感器(G83)2的插頭1。

?車間收集盤VAS6208置于下方。

?如圖2?58所示,脫開固定夾3,拆下散熱器左下方的冷卻液軟管,排出冷卻液。

圖2?57 打開密封蓋

圖2?58 拆下冷卻液軟管

1—插頭;2—冷卻液溫度傳感器(G83);3—固定夾

?如圖2?59所示,脫開固定夾(箭頭),拆下增壓空氣冷卻循環(huán)回路的散熱器右下方的冷卻液軟管,排出冷卻液。

?如圖2?60所示,脫開固定夾(箭頭),拆下暖風裝置熱交換器的冷卻液軟管。

圖2?59 拆下冷卻液軟管

圖2?60 拆下冷卻液軟管

注意顛倒已運行過的多楔帶,可能會造成損壞。在拆卸多楔帶前,先用粉筆或記號筆標記運轉方向,便于重新安裝。

?如圖2?61所示,逆時針(箭頭)方向旋轉張緊裝置,從而松開多楔帶輪。

?用鎖定銷FT10060AM鎖定張緊裝置。

?取下多楔帶。

注意制冷劑可能導致人員受傷。不得打開空調制冷劑循環(huán)回路。

?脫開空調壓縮機的插頭1。

?擰出空調壓縮機的螺栓(箭頭),如圖2?62所示。

注意制冷劑管路和軟管可能損壞,勿過度拉伸、彎折或彎曲制冷劑管路和軟管。

圖2?61 取下多楔帶


圖2?62 取下空調壓縮機

1—插頭

?取下空調壓縮機,用合適的輔助工具將空調壓縮機固定到車身上。

?松開軟管卡箍1。

?擰出左右兩側螺栓2,如圖2?63所示。

?從鎖支架上拆下空氣導管。

?從下部脫開固定夾(箭頭),拆卸散熱器左上方的冷卻液軟管,如圖2?64所示。

?如圖2?65所示,脫開固定夾(箭頭),拆卸增壓空氣冷卻循環(huán)回路的散熱器右上方的冷卻液軟管。

?向后推固定卡(箭頭A),并向下按壓解鎖件,以便脫開散熱器風扇的插頭1。

?按下風扇護罩左右兩側的鎖止凸耳(箭頭B),如圖2?66所示,并向上從散熱器中取出風扇護罩。

圖2?63 拆下空氣導管

1—卡箍;2—螺栓

圖2?64 拆卸冷卻液軟管

圖2?65 拆卸冷卻液軟管


圖2?66 取出風扇護罩

1—插頭

?拆卸尾氣催化凈化器。

注意在下方放置一塊抹布,用于吸收溢出的冷卻液。

?松開軟管卡箍1和4,拔下冷卻液軟管2和3,如圖2?67所示。

注意燃油可能導致人員受傷。為了卸除燃油壓力,在打開燃油系統(tǒng)前先將一塊干凈的抹布置于連接處周圍,并小心地松開連接。

?首先向下按壓燃油管1。

?再沿箭頭方向按壓卡子,并向上拔下燃油管1。

?拔下活性炭罐電磁閥連接管2,如圖2?68所示。

?脫開活性炭罐電磁閥連接管固定卡3。

?沿箭頭方向松開卡子,拔下真空軟管1。

?如圖2?69所示,脫出空氣導管2上的真空軟管。

注意接下來需要使用撬板來松開繞線夾。

?脫開發(fā)動機控制單元J623上部的插頭1。

?從支架中取出插頭2和3并脫開,如圖2?70所示。

?脫出電線。

圖2?67 拔下冷卻液軟管

1,4—卡箍;2,3—軟管

圖2?68 拔下燃油管與活性炭罐電磁閥連接管

1—燃油管;2—活性炭罐電磁閥連接管;3—固定卡

圖2?69 拔下真空軟管

1—真空軟管;2—空氣導管

圖2?70 脫開發(fā)動機控制單元插頭

1~3—插頭

?脫開插頭1。

?如圖2?71所示,沿箭頭方向脫開護罩,并從起動機磁力開關上擰下蓄電池正極線2。

?如圖2?72所示,沿箭頭方向脫開插頭1。

?將線束從固定夾2中取出,脫開線束固定卡3。

?從線束支架上脫開線束固定卡1~3,如圖2?73所示。

圖2?71 松開電氣連接

1—插頭;2—蓄電池正極線

圖2?72 松開電氣連接

1—插頭;2—固定夾;3—固定卡

?沿箭頭方向向上打開線束卡夾,脫出線束。

?如圖2?74所示,擰下車身上的接地線(箭頭)。

圖2?73 脫開線束固定卡

1~3—固定卡

圖2?74 擰下車身上的接地線

?拆卸換擋桿拉索和變速器的所有支架。

?擰松大約2圈發(fā)動機支座的螺栓(箭頭),如圖2?75所示。

?擰松大約2圈變速器支座的螺栓(箭頭),如圖2?76所示。

圖2?75 擰松發(fā)動機支座螺栓

圖2?76 擰松變速器支座螺栓

?如圖2?77所示,擰出螺栓1~3,并取下擺動支承。

?如圖2?78所示,擰出螺栓(箭頭),取下右側傳動軸的隔熱板。

?拆卸左右兩側傳動軸。

?如圖2?79所示,將夾緊件T10497T/2安裝到氣缸體殼體肋片上。

?用螺栓T10497T/1將發(fā)動機支架T10497T安裝在氣缸體上。

?通過發(fā)動機支架T10497T上的“B”孔,用螺栓1擰到夾緊件T10497T/2上,并以20N·m的力矩擰緊。

?將連接桿T10497T/3夾緊到發(fā)動機支架T10497T上,并用螺栓1以20N·m的力矩擰到發(fā)動機上。

?發(fā)動機和變速器舉升裝置VAG1383A插到發(fā)動機支架T10497T上并略微抬高發(fā)動機/變速器總成,如圖2?80所示。

圖2?77 取下擺動支承

1~3—螺栓

圖2?78 取下傳動軸隔熱板

圖2?79 安裝發(fā)動機支架

1—螺栓

?完全擰出發(fā)動機支座的螺栓。

?完全擰出變速器支座的螺栓。

注意可能損壞真空管路、電線以及發(fā)動機艙。

檢查發(fā)動機、變速器、副車架和車身之間的所有真空管路或電線是否脫開。

降下時,小心地從發(fā)動機艙中取出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

?慢慢降下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并移出。

2.2.1.2 發(fā)動機總成的安裝

安裝以倒序進行。

在發(fā)動機支架T10497上固定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

注意更換通過繼續(xù)旋轉擰緊的螺栓。更換自鎖式螺母和螺栓以及密封環(huán)、密封件和O形環(huán)。用符合系列標準的軟管卡箍固定所有螺栓連接。所有電纜扎帶都應重新裝回到相同的位置。

① 安裝隔板。

② 檢查安裝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的定位銷5。

③ 擰緊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連接螺栓1~4,如圖2?81所示。

圖2?80 安裝舉升裝置

1—螺栓

圖2?81 擰緊連接螺栓

1~4—螺栓;5—定位銷

④ 安裝變速器支承。

⑤ 將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固定在發(fā)動機支架T10497上。

⑥ 安裝發(fā)動機和變速器總成。

⑦ 用手將發(fā)動機支座螺栓(箭頭)旋轉至緊貼位置,如圖2?82所示。

⑧ 用手將變速器支座螺栓(箭頭)旋轉至緊貼位置,如圖2?83所示。

圖2?82 發(fā)動機支座螺栓

圖2?83 變速器支座螺栓

注意在調整動力總成支承時再完全擰緊螺栓。

⑨ 從發(fā)動機上拆下發(fā)動機支架T10497。

⑩ 安裝起動機。

?安裝空氣導管。

?拆卸換擋桿拉索,拔下機電控制模塊插頭并拆下變速器的所有支架。

?安裝尾氣催化凈化器。

?安裝副車架。

?安裝傳動軸。

?安裝橫擺臂、主銷和連接桿。

?安裝空調壓縮機。

?安裝多楔帶。

?電氣接口和布線。

?安裝發(fā)動機控制單元J623。

?用插塞連接器連接冷卻液軟管。

?安裝擺動支承。

?安裝左、右前輪罩板。

?安裝前車輪。

?調整動力總成支承。

?安裝蓄電池支架。

?安裝空氣濾清器殼體。

?加注冷卻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湛江市| 富蕴县| 临猗县| 介休市| 深泽县| 岳阳县| 宝应县| 贵溪市| 前郭尔| 普兰店市| 大英县| 呈贡县| 汝阳县| 丰都县| 剑阁县| 岳池县| 余庆县| 新营市| 莱西市| 泗水县| 闸北区| 涟水县| 蒙阴县| 郯城县| 泰顺县| 普宁市| 澄江县| 宜城市| 武鸣县| 牡丹江市| 东阿县| 鄂托克旗| 丹东市| 天水市| 道孚县| 田东县| 绵竹市| 广东省| 吕梁市|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