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血液基礎知識

第一節 血液的組成及理化性質

一、血液的組成

血液是由液態血漿和自由懸浮于血漿中的血細胞組成。它是一種紅色、不透明、具有黏性的液體。已加入保存液的血液在沉淀或離心后可分成兩部分:上層略帶黃綠色的液體是血漿;下層呈暗紅色、不透明的是紅細胞。在血漿和紅細胞之間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是白細胞和血小板。如果未加抗凝劑,則離體血液將會發生凝固,出現膠凍狀血塊。隨著血塊的逐漸縮小,滲出一層澄清的黃綠色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的主要區別是血清中不含有纖維蛋白原。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約占血液總容量的40%45%(男子為42.2%47.5%,平均45.0%;女子為35.7%42.3%,平均40.0%),血漿占55%60%。血漿中91%92%是水分,其余固體成分只占8%9%,它由蛋白質、脂類、無機鹽及大量化合物構成,包括脂蛋白、球蛋白、金屬蛋白、酶類、維生素和激素等生物物質。

以體重70kg的成年男性為例,在血管內流動的血液為4.55.0L,其中65%75%分布在靜脈系統內,11%20%分布在動脈系統內,其余分布在毛細血管床及細胞周圍。

二、全血理化性質

1顏色

動脈血含氧豐富,呈鮮紅色;靜脈血含氧少,呈暗紅色;血漿含少量膽紅素,呈淡黃色。

2比重

全血比重1.0501.060,紅細胞平均比重1.090,血漿比重1.0251.030。 全血比重主要取決于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濃度,血漿比重主要取決于血漿蛋白濃度。

3.黏稠度

正常全血的黏稠度比蒸餾水大 45倍。血液黏稠度大小主要取決于紅細胞數量和血漿蛋白濃度 。

4.全血酸堿度

pH 7.357.45

5.血細胞的正常參考值

(1)紅細胞計數(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2)血紅蛋白(Hb) 男性120150g/L,女性110140g/L,新生兒170200g/L

(3)血細胞比容(PCVHct) 男性0.40.5,女性0.370.48。 

(4)白細胞計數(WBC) 成人(4.010.0)×109/L,出生7d內新生兒(15.020.0)×109/L624個月幼兒(11.012.0)×109/L。兒童4歲前主要以淋巴細胞為主,4歲時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基本持平,4歲后中性粒細胞數量逐漸上升,淋巴細胞數量逐漸下降至成人水平。

(5)白細胞分類(DC)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St)00.05,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0.500.70,嗜酸粒細胞(E)00.05,嗜堿粒細胞(B)00.01, 淋巴細胞(L)0.200.40,單核細胞(M)0.030.08

(6)血小板計數(PC) (100300)×109/L

三、血漿理化性質

(1)顏色 因血漿中含有少量膽紅素呈草黃色,膽紅素是由衰老破碎后的紅細胞釋放出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經分解代謝后產生。

(2)透明度 略顯乳濁狀,原因是血漿中含有少量脂蛋白,如果脂質含量較多,可呈重度乳濁,即脂肪血。

(3)黏度 比蒸餾水大1.52.0倍,較全血黏度低。

(4)比重 血漿比重1.0251.030,主要取決于血漿蛋白濃度。

(5)滲透壓 約為313mOsm/(kg·H2O),相當于7個大氣壓,血漿滲透壓由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組成,晶體滲透壓占99.5%,膠體滲透壓占0.5%。晶體滲透壓主要來自于溶解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主要為NaCl)

(6)酸堿度 pH 7.357.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常州市| 监利县| 兰坪| 千阳县| 胶南市| 昂仁县| 扎囊县| 宜春市| 峨眉山市| 益阳市| 昆山市| 马边| 南澳县| 宁晋县| 星子县| 湾仔区| 德州市| 鸡东县| 白水县| 石城县| 社旗县| 永登县| 清苑县| 仙桃市| 资中县| 景泰县| 隆回县| 黄平县| 布尔津县| 淮南市| 乐清市| 荆门市| 郑州市| 荥经县| 从化市| 萝北县| 嘉善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靖江市|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