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
經典原文

字詞解析
傷:傷口,創傷。
貽:留下,遺留。
憂:擔憂,憂愁。
德:品德,品格。
羞:羞恥,恥辱。
古文今譯
如果子女的身體受到傷害,就會讓父母憂慮。如果子女的道德有損,就會讓父母蒙羞。
趣味鏈接
《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釋義:我們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這是行孝的開始。一個人要建功立業,遵循天道,揚名后世,光宗耀祖,這是孝的終了,是圓滿的、理想的孝行。

五更叔叔說
“身有傷,貽親憂”,行孝的第一步,我們必須把身體照顧好。身體好了,我們才可能擁有一切。如果我們照顧不好自己的身體,讓父母過度擔心,這也是不行的。我這幾天感冒了,咳嗽得非常厲害,原本覺得扛一扛就會過去了。可我的媽媽知道了,非要逼著我去看病,而且還要陪著我去。回來以后,幫我倒上水,看著我把藥吃下去才肯放心。大家想想,父母在,你活一百歲也是個小孩兒。五更叔叔都這么大了,媽媽還在無時無刻不在為我操著心,何況大家小小年紀呢?你一旦有個頭疼腦熱什么的,父母那個焦慮的心情啊,恨不得替你去生病。
“德有傷,貽親羞”呢?如果我們的德行有了污點,會使父母蒙羞、受辱,讓父母在人前抬不起頭。《論語》里邊有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本”,就是根本的東西,屬于德的層面上的東西,規矩層面上的東西,像我們前面講到的孝、弟、謹、信、泛愛眾等等都屬于本的東西。做人必須以德行為根本,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晚清重臣曾國藩,很厲害的一個人,其實一輩子無非也就做到了四個字“修身修心”。有人曾經用一副對聯總結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我們都說人無完人,“完人”這個評價已經是頂滿格了,世界上還有比“完人”更厲害的人嗎?從曾國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立德是根本中的根本。一個人的品德如果不好,那么他的才能越高,破壞力就越大;破壞力越大,罪孽也就越深重,最終下場也就會越凄慘,這就是因果定律。所以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
我們知道古代人是修家譜的,所謂的家譜就是記載著這個家族每一代都有誰,名單很詳細,以及這個家族在歷史上出了哪些重要人物,做出了什么突出貢獻等等,一代一代傳下去。所以家譜是一個家族血脈傳承的記載,告訴人們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可有一類人,是絕對不能入家譜的,那就是犯了罪的人,劣跡斑斑的人。因為家譜書善不書惡,若悖逆滅倫,獲罪祖先,貽羞宗族者,當法黜之。不能入族譜是非常慘的一件事情,媽媽不要,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孑然一身,四處流浪,留下的全是罵名,人世間最慘的事情莫過于此。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德有多么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