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電路基礎

1.1 電流和電壓

1.1.1 電路中的電流

在導體的兩端加上電壓,導體的電子就會在電場的作用下做定向運動,形成電子流,稱之為“電流”。在分析和檢測電路時,規定“正電荷的移動方向為電流的正方向”。但應指出金屬導體中的電流實際上是“電子”的定向運動,因而規定的電流的方向與實際電子運動的方向相反。這里可以理解為,正電荷和負電荷的運動方向是相對的。猶如火車和鐵道之間的關系,如坐在火車上看鐵道,好像鐵道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的。電流的形成如圖1-1所示。

圖1-1 電流的形成

提示說明

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來表示,用大寫字母“I”或小寫字母“i”來表示,指的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荷量。若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荷量是Q,則電流強度可用I=Q/t計算。

如果在1s內通過導體截面積的電荷量是1C,那么導體中的電流強度為1A。電流強度的單位為安培,簡稱安,用字母“A”表示。根據不同的需要,還可以用千安(kA)、毫安(mA)和微安(μA)來表示。其換算關系為

1kA=1000A

1A=103mA

1A=106μA

為了方便,常常將電流強度簡稱“電流”,可見電流不僅表示一種物理現象,而且也代表一個物理量。

電流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如圖1-2所示。

圖1-2 直流和交流的波形圖

1.1.2 電路中的電壓

電壓是表征信號能量的三個基本參數之一。在電路中,其工作狀態如諧振、平衡、截止、飽和以及工作點的動態范圍,通常都以電壓的形式表現出來。

圖1-3是電源、電氣元件和開關組成的電路,圖中的a和b表示電池的正極、負極。正極帶正電荷,負極帶負電荷。根據物理學的知識,在電池的a、b之間要產生電場,如果用導體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起來,則在電場的作用下,正電荷就要從正極經連接導體流向負極,這說明電場對電荷做了功。為了衡量電場力對電荷做功的能力,便引入“電壓”這一物理量,用符號“U”(或“u”)表示,它在數值上等于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所做的功。用W表示電場所做的功,q表示電荷量,則

圖1-3 由電源、電氣元件和開關組成的電路

提示說明

通常兩點間的電壓也稱為兩點間的電位差,即

Uab=Ua-Ub

式中,Ua表示a點的電位;Ub表示b點的電位。

電位可認為是某點與零電位點之間的電位差。在圖1-3中,以b點為基準零電位,則a點相對于b點的電位為1.5V,即電池的輸出電壓。

所謂電壓就是帶正電體A與帶負電體B之間的電勢差。也就是說,由電引起的壓力使原子內的電子移動,形成電流,該電流流動的壓力就是電壓。

圖1-4為電壓的演示模型。

圖1-4 電壓的演示模型

提示說明

從圖1-4中可以看出,正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從高電位向低電位流動。這樣隨著電池的消耗(電池內阻會增加),電能下降,正極a因此而使電位逐漸降低,其結果使a和b兩電極的電位差逐漸減小,則電路中供給燈泡的電流也相應減小。

為了維持電流不斷地在燈泡中流通并保持恒定,就是要使負極b上所增加的正電荷能回到正極a。但由于電場力的作用,負極b上的正電荷不能逆電場而上,因此必須要有另一種力能克服電場力而使負極b上的正電荷流向正極a,這就是電源力。充電電池就是根據這個原理開發的。電源力對電荷做功的能力通常用電動勢Eba來衡量,它在數值上等于電源力把單位正電荷從電源的低電位端(負極)b經電源內部移到高電位端(正極)a所做的功,即

電壓和電動勢都有方向(但不是矢量),電壓方向規定為由高電位端指向低電位端,即電位降低的方向;而電動勢的方向規定為在電源內部由低電位端指向高電位端,即電位升高的方向,如圖1-5所示。在外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極流向負極的。

圖1-5 電壓和電動勢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尚义县| 南乐县| 嵊州市| 崇文区| 平利县| 平阴县| 丘北县| 民和| 怀集县| 宜兴市| 沧源| 宝坻区| 贵溪市| 宾阳县| 广南县| 苏尼特左旗| 西乡县| 沧源| 绥化市| 临邑县| 上蔡县| 酉阳| 美姑县| 广南县| 辰溪县| 台州市| 东海县| 平顺县| 石嘴山市| 油尖旺区| 乡宁县| 怀安县| 尼玛县| 祁阳县| 荥阳市| 阿勒泰市| 会泽县| 布尔津县| 黎平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