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豬口蹄疫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豬、牛、羊等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熱性和接觸傳染性疾病,人可以感染,所以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本病以患病動物的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膚出現(xiàn)水皰和爛斑為特征。OIE將該病列在15個A類動物疫病名單之首,我國政府也將其排在一類動物傳染病的首位。

【病原】FMD的病原體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FMDV),具有多型性、易變異的特點。FMDV目前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和Asia 1(亞洲1型)7個血清型,各型之間幾乎沒有免疫保護力,感染了某一血清型FMDV的動物仍可感染另一型FMDV而發(fā)病。每個血清型內(nèi)有許多抗原性有差別的病毒株,相互間交叉免疫反應程度不同。

【流行特點】各種年齡的豬均有易感性,對仔豬的危害最大,常常引起死亡。豬口蹄疫多發(fā)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達到高峰,但在大型豬場及生豬集中的地區(qū),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本病常呈跳躍式流行,主要發(fā)生于集中飼養(yǎng)的豬場、城郊豬場及交通沿線。本病傳播迅速,流行猛烈,常呈流行性發(fā)生。發(fā)熱期病豬糞、尿、奶、唾液和呼出氣體均含有病毒,而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皰皮和水皰液中。通過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病毒進入易感豬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損傷的皮膚黏膜,均可發(fā)病。發(fā)病率很高,良性口蹄疫病死率一般不超過5%,但惡性口蹄疫死亡率可以超過50%。

【臨床癥狀】病豬以蹄部水皰(圖1?46)為主要特征,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廢絕。口腔黏膜(舌、唇、齒齦、咽、腭)形成小水皰或糜爛。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出現(xiàn)局部發(fā)紅、微熱、敏感等癥狀,不久逐漸形成米粒大、蠶豆大的水皰,水皰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爛。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繼發(fā)感染,嚴重者引發(fā)蹄殼脫落(圖1?47)?;贾荒苤?常臥地不起,病豬鼻鏡(圖1?48)、乳房也常見爛斑,尤其是哺乳母豬,乳頭上的皮膚病灶較為常見,但也發(fā)生于鼻面上。陰唇及睪丸皮膚的病變少見,常見跛行,有時流產(chǎn)、乳腺炎及慢性蹄變形。

圖1?46 仔豬右前肢蹄水皰破潰(陳立功供圖)

圖1?47 蹄后部破潰,出現(xiàn)紅色爛斑,蹄匣開始脫落(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圖1?48 病豬鼻鏡水皰破潰(董世山,陳立功供圖)

乳豬和體弱仔豬患惡性口蹄疫時,很少見水皰和爛斑,常呈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達60%~80%,病程稍長者,也可見到口腔(齒齦、唇、舌等)及鼻面上有水皰和糜爛。

【病理特征】良性口蹄疫豬死亡率低,在口腔黏膜(舌、唇、齒齦、咽、腭)、蹄部及乳房皮膚等處形成水皰和爛斑。惡性口蹄疫乳豬死亡率高,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是心臟病變,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松軟,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似老虎皮的斑紋,故稱“虎斑心”。

【診斷要點】根據(jù)流行情況、臨床癥狀和特征性的病理變化即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病毒分離、血清學鑒定。

采集病料時,先用清水洗凈蹄部,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的剪子剪取潰爛的表皮組織或水皰皮放入干凈的空瓶或自封塑料袋中,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水皰液,冷藏保存,及時送檢。病死或撲殺病豬,取水皰皮及水皰液;待檢活豬,取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2~3mL,2~8℃保存,送實驗室檢測(要求送檢病料新鮮,嚴禁反復凍融)??刹捎脤崟r熒光定量RT?PCR、RT?PCR、ELISA、補體結(jié)合反應等方法作出診斷。

【類癥鑒別】在臨床上,本病與豬水皰性口炎、豬水皰病、豬塞內(nèi)卡谷病毒A型感染等非常相似,易混淆,診斷時應注意區(qū)別。

水皰性口炎的流行范圍比較小,發(fā)病率較低,很少死亡。同時會出現(xiàn)馬、驢、騾子等單蹄動物感染發(fā)病。

豬水皰病僅感染豬,剖檢時心肌沒有出現(xiàn)“虎斑心”的病變。

與口蹄疫病毒相比,塞內(nèi)卡谷病毒A型感染造成的水皰病較輕微且短暫,但其臨床癥狀的初始發(fā)展很難與口蹄疫病毒區(qū)分,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

【防治措施】防治本病應根據(jù)本國實際情況采取相應對策。無病國家一旦暴發(fā)本病應采取屠宰病畜、消滅疫源的措施;已消滅了本病的國家通常采取禁止從發(fā)病國家輸入活畜或動物產(chǎn)品,杜絕疫源傳入;有本病的國家或地區(qū),多采取以檢疫診斷為中心的綜合防治措施,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應立即采取封鎖、隔離、檢疫、消毒等措施,迅速通報疫情,查源滅源,并對易感動物進行預防接種,以及時拔除疫點。

凈化措施:目前我國對口蹄疫的防治措施一般遵循“封、殺、消、免”四字方針。

1.封鎖

豬口蹄疫發(fā)生時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立即采取隔離、消毒等措施,以減少損失。經(jīng)過全面大消毒,疫區(qū)的豬在解除封鎖后3個月,方能全面解除封鎖而進入非疫區(qū)。

2.撲殺

對發(fā)病豬及與發(fā)病豬相接觸的可疑感染豬進行撲殺。

3.消毒

疫點嚴格消毒,糞便堆積發(fā)酵處理,場地、物品、器具要嚴格消毒。預防人的口蹄疫主要依靠個人自身防護。

4.免疫接種

經(jīng)過近年來的免疫控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病毒變異問題卻日益突顯。據(jù)國家參考實驗室對田間病料檢測及背景情況分析,近年我國O型口蹄疫已由豬、牛、羊發(fā)病轉(zhuǎn)變?yōu)橹饕韶i發(fā)病。參考實驗室監(jiān)測結(jié)果表明,近年來豬O型口蹄疫主要致病毒株是新豬毒~2譜系和泛亞豬毒。據(jù)參考實驗室免疫試驗結(jié)果,豬免疫一次的抗體合格率通常只有30%~40%,且持續(xù)期較短(2~3周),加強免疫后合格率可提高到80%~90%,二次免疫后可保持較長時間的抗感染能力(3~4個月)。因此,建議商品豬在養(yǎng)殖期間至少免疫兩次(基礎(chǔ)免疫、加強免疫各一次),如長途調(diào)運活豬,在起運前2~3周應再免疫一次。

目前對仔豬一般于28~35日齡時進行初免,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以后根據(jù)免疫抗體檢測結(jié)果,每隔4個月免疫一次。散養(yǎng)豬免疫:春、秋兩季對應免豬各進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補免。有條件的地方可參照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場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規(guī)?;i場每年進行4次抗體檢測,評價免疫水平。免疫后2~3周采血檢測抗體,評價免疫效果。

緊急免疫:發(fā)生疫情時,對疫區(qū)、受威脅區(qū)域的全部易感家畜進行一次強化免疫。最近1個月內(nèi)已免疫的豬只可以不進行強化免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颍上县| 霍林郭勒市| 平原县| 高碑店市| 旌德县| 凤山县| 石阡县| 河间市| 珠海市| 玉溪市| 泗洪县| 乐至县| 玛曲县| 平乡县| 禄丰县| 潞西市| 蕉岭县| 虞城县| 郸城县| 伊金霍洛旗| 安远县| 云龙县| 寿光市| 武夷山市| 东乡县| 水富县| 崇义县| 积石山| 高雄市| 莱西市| 孝感市| 乐陵市| 南岸区| 桂林市| 陆河县| 孙吴县| 武山县| 东至县| 增城市|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