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營養治療

一、糖尿病腎病的概念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慢性并發癥之一,臨床上比較常見。一般糖尿病發病10年以上合并腎病者約占10%~33%。隨著病程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此病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糖尿病腎病的特點

臨床上將糖尿病腎病從輕到重一般分為5期。1期、2期的患者一般沒有癥狀,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從3期開始,臨床上有病癥出現,實驗室檢查可見患者尿中的微量蛋白增高,此期又稱為微量白蛋白尿期。該期是預防治療的關鍵階段,如果不能很好控制病情,就會進入第4期。第4期的特點是患者有大量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癥狀。一旦進入此期,治療上就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當病情繼續發展進入到5期時,也就是糖尿病腎病的晚期,一般稱為終末期腎病(尿毒癥)。

三、糖尿病腎病防治措施

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逐年增長,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尤為重要。有資料表明,早期一般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效果最佳。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

1.控制血糖

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正常的血糖水平可使腎功能惡化速度減慢。

2.控制血壓

一般將血壓控制在小于等于130/80mmHg, 同時應監測腎功能指標如尿素氮和肌酐。

3.控制蛋白質攝入量

早期適度的低蛋白飲食,對糖尿病腎病有好處,可使尿蛋白減少。據臨床觀察,給予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40g優質蛋白質一年,不僅使尿蛋白減少、血清白蛋白增高,而且體重變化不明顯。

4.糾正脂質代謝紊亂

高脂血癥患者在低脂飲食的同時,根據病情決定是否使用調脂藥物。

四、糖尿病腎病患者飲食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飲食安排比較困難,既要保證熱量和營養充足,又要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根據臨床工作經驗,設計出2種營養方案供參考。患者最好咨詢專業營養師,結合病情、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

方案一 根據分期而設計營養不同的飲食

1.1~2期

臨床癥狀不明顯,控制飲食比較困難。

2.3期

碳水化合物供給的量應占到總能量的50%,蛋白質為每日每千克體重0.8~1g。可選用蛋類、奶類、瘦肉、魚類等優質蛋白質。慎用動物內臟、蛋黃等。脂肪以植物油為主,可選用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芝麻油等。

3.4期

蛋白質供給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0.8g,應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有高血壓和水腫的患者,應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2~3g。當每日尿量小于500mL時,要嚴格控制鈉鹽,同時要限制水分的攝入。每日攝入量要小于等于1000mL。

4.5期

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可試用一周連續6天低蛋白飲食(每日每千克體重0.6~0.7g),第7天正常飲食。這樣既避免了低蛋白血癥,又可以減少氮質潴留。必須限鹽限水,如有高血鉀,則不選含鉀高的食物,比如豆類及其制品、麥麩、小麥胚芽、菌類、馬鈴薯、香蕉、苦瓜等。可選含鉀低的食物,比如蛋類、藕粉等。5期如果需要血液透析者,總能量和蛋白質的供給比例可提高,蛋白質達到每日每千克1g,選擇雞蛋、牛奶、瘦肉、魚等動物蛋白,注意補充鐵、水溶性維生素,可選軟食和低磷食物。

方案二 針對營養素供給而設計的方案

1.蛋白質

長期高蛋白膳食攝入可能加重腎負擔,同時增加體內有毒代謝產物的產生和潴留,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損害。因此主張適量限制膳食中蛋白質,以減輕對腎的損害。一般建議膳食中蛋白質每日每千克體重(以標準體重計算)0.6~0.8g。對于3~4期的患者,在堅持糖尿病營養治療原則的同時,每日蛋白質攝入要出入平衡,有利于腎功能恢復。當發展到晚期腎病時,蛋白質應嚴格限制,一般采用麥淀粉飲食。就是用含蛋白質低的部分麥淀粉,代替大米和面粉。這樣可以節約植物蛋白數量,并用動物蛋白進行補充,更有利于滿足體內生理需要。目前市場銷售的有玉米淀粉、紅薯淀粉。

小貼士

將小麥粉中的蛋白質分離除去,剩余部分即為麥淀粉。麥淀粉中蛋白質含量很低,約為0.4%~0.6%,而小麥粉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0%~12%。用麥淀粉制作的主食,部分或全部替代谷類食物,作為患者每日供給能量的主要來源,可以減少膳食中植物蛋白攝入量,而減輕腎負擔。

2.能量

在低蛋白膳食時,能量供給必須充足,以滿足正常生理需要。可選擇一些能量高而蛋白質含量低的主食類食物,如藕粉、粉絲、山藥、南瓜、芋頭、菱角粉等,使膳食總能量達到標準要求,同時,相應減去這些食物作為主食所含的能量,保證供需平衡。

3.脂肪

晚期腎病常合并脂質代謝障礙,需要低脂膳食。

4.鈉鹽

當患者出現高血壓、水腫時,要限制食鹽。但如果伴有嘔吐、腹瀉時,限制食鹽不能過嚴,甚至還需要補充。

5.水分

當患者出現少尿或者無尿時,如何攝入水分就非常重要了,攝入水分太多,會加重腎負擔,使病情惡化。一般每日入液量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如果患者合并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時,應補充液體。這時需要了解食物含水量(見附錄2),要出入平衡。

6.礦物質

(1)鉀

如果每日尿量大于1000mL,實驗室檢查血鉀值正常,則不需要限制鉀的攝入,可自由選擇水果和蔬菜。當出現高血鉀時,常對身體造成危害,應適當限制含鉀高的食物如口蘑、菠菜、土豆、香蕉等,選擇含鉀低的蔬菜、水果,如冬瓜、西葫蘆、南瓜、蘋果、梨、西瓜、葡萄、菠蘿等。

(2)鈣

腎損害時,血中鈣的濃度降低,應提高鈣的攝入量。

(3)磷

腎受損時,對磷的排泄減少導致血磷升高。研究發現,高血磷對腎功能有損害。一般要求膳食磷每天控制在800mg以內即可。

小貼士

磷廣泛存在于各種動、植物中,如動物內臟、瘦肉、蛋類、魚類、干酪、干豆類、堅果、海帶、芝麻醬等食物中。

五、食譜舉例

食譜1:低蛋白普通膳食

早餐:牛奶200g

麥淀粉蒸糕75g

拌三絲(黃瓜50g、胡蘿卜15g、青椒25g)

午餐:麥淀粉燜面100g(面粉75g、麥淀粉25g,雞蛋50g)

番茄白菜粉絲湯(番茄25g、白菜25g、粉絲10g)

加餐:蒸蘋果(蘋果150g)

晚餐:烙麥淀粉餡餅(面粉75g、麥淀粉25g、瘦肉25g、白菜25g)

冬瓜粉絲湯(冬瓜50g、粉絲10g)

全天用烹調油20g,食鹽5g以下。

本食譜提供能量約1500kcal、蛋白質36g、脂肪35g、碳水化合物276 g。

食譜2:低蛋白普通膳食

早餐:牛奶200g

麥淀粉南瓜餅(麥淀粉100g、南瓜25g)

拌圓白菜粉絲(圓白菜100g、粉絲10g)

午餐:麥淀粉蒸餃(面粉75g、麥淀粉25g、瘦肉25g、白菜適量)

炒青椒絲(青椒100g)

蘿卜粉絲湯(蘿卜25g、粉絲10g)

加餐:蒸鴨梨(150g)

晚餐:米飯(大米100g )

雞蛋炒黃瓜(雞蛋50g、黃瓜100g)

番茄粉絲湯(番茄50g、粉絲10g)

全天用烹調油20g,食鹽5g以下。

本食譜提供能量約1800kcal、蛋白質 38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4g。

第四節 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

一、慢性腎臟病的概念

慢性腎臟病(CKD)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持續性蛋白尿、腎功能損傷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絕大多數的腎病患者會存在持續性尿液成分異常,包括蛋白尿、血尿,逐漸發生腎功能的損害,從輕到重,直至腎功能完全衰竭。由于腎具有強大的儲備功能,慢性腎臟病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隨著腎功能的喪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其他表現,比如反復惡心、嘔吐、厭食、胸悶氣急、貧血、高血壓、水腫、皮膚瘙癢、骨質疏松、精神改變等。

二、分類

慢性腎臟病包括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血管性疾病以及遺傳性腎病等多種類型。我國目前仍以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較為常見(尤以IgA腎病最為多見),其次為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慢性間質性腎炎以及多囊腎等。但近年來,伴隨人口老齡化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的發病率有明顯升高。

三、分期

目前國際公認的慢性腎臟病分期依據腎病預后質量倡議(K/DOQI)工作組制定的指南分為1~5期,如表2-1所示。

表2-1 K/DOQI對慢性腎臟病的分期及建議

注:GFR為腎小球濾過率。

四、慢性腎臟病的營養需求

腎就是人體的“污水處理廠”,一旦“廢物”過多,超過了腎的處理能力,必然導致腎的損傷。營養干預是臨床治療慢性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地減少一些物質的攝入就可以較少產生新陳代謝的垃圾,減輕腎的工作壓力。這樣,殘余腎單位的超負荷狀態就會緩解,損毀速度自然就慢了。而且,較少的代謝垃圾也能明顯緩解慢性腎臟病的癥狀與發展。肌酐、尿酸、尿素氮這些含氮的代謝垃圾基本上是由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控制首先是限制蛋白質攝入。

但是在實際的飲食控制中,患者往往會陷入誤區:過分限制蛋白質,帶來營養不良;過多攝入蛋白質,增加腎的負擔;對熱量的攝入重視不夠。飲食營養夠不夠,取決于我們自身的身體狀況、一天食物的組成,還有我們的飲食習慣。自身的身體狀況也就是我們自身處于慢性腎臟病的哪個病程階段。

當尿蛋白每日喪失約1~2g,可給一般飲食,只需要略限食鹽。如果尿蛋白喪失較多或者血漿蛋白低下,無氮質血癥,可適當增加飲食中蛋白質量,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g正常需要量供給,以免使身體抵抗力降低或體力減弱;能量供給按每日每千克體重30~35kcal給予,但應注意防止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負擔,造成腎功能惡化。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期應按急性腎炎飲食治療原則處理。高血壓型腎炎應限制食鹽的攝入,給予患者低鹽或者短期無鹽膳食;血壓恢復后,仍應以淡食為主。蛋白質的攝入也應適當控制,以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腎功能減退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可攝入30~40g,應多采用牛奶、雞蛋等高生物價優質蛋白,適當輔以α-酮酸或必需脂肪酸,以補充體內必需脂肪酸的不足。在低蛋白飲食時,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以達到機體能量需要,防止負氮平衡。當患者腎功能明顯減退時,則不要過分限制鈉鹽,以免血容量不足,加重腎功能減退乃至出現氮質血癥。

五、營養治療

1.油脂

由于魚肉蛋奶均含有脂肪,且大多為飽和脂肪,對心血管負擔大,烹飪用油就應該多選擇植物性油,植物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和改善心腦血管疾病。

2.蔬菜水果

一天至少吃500g蔬菜和200g水果,用來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便秘和腹瀉,控制血脂,保持腸道功能正常。

3.飲水量

攝入的水量也要掌握一個平衡的原則,即每天以尿、汗、糞便和呼氣等形式排出體外的水分要等于從飲食中攝入的水分。常用食物中的粥、豆腐、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含水量約為90%;米飯、紅薯、土豆、新鮮肉類、蛋類、魚蝦類等含水量約為70%;饅頭、餅、面包、點心等含水量約為30%。以體內水分衡定為原則,體內水分持續增加時要先減鹽。少喝菜湯,口渴的時候可在口中含冰塊,用冰水漱口,用有刻度的小杯子飲水。

4.控鹽小技巧

鹽的減弱劑“糖”會增加鹽的用量,調味時減少用糖;補充鉀和鈣可以促進鈉的排出;別在湯太熱的時候放鹽;起鍋前再放鹽或者就餐時加鹽;用醬油代替鹽;改變烹飪方式,用糖醋烹飪,山楂和果汁刺激食欲(糖尿病患者禁用);用新鮮的帶香味的菜和香料替代鹽以增加食物的美味(如蔥、姜、蒜、辣椒、花椒、大料、醋等);可以用胡椒粉或少許檸檬汁增加食物的味道。

對于多數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正常,不必對飲食限制過于嚴格,甚至偏食。慢性腎臟病“三分治療,七分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該調整好心態,正確對待疾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郎溪县| 外汇| 定兴县| 阜平县| 达州市| 乌拉特中旗| 望都县| 惠州市| 靖安县| 岫岩| 桦甸市| 磐安县| 和田市| 上蔡县| 和政县| 射阳县| 许昌县| 平塘县| 天祝| 鲁山县| 靖边县| 张家口市| 清新县| 府谷县| 嘉峪关市| 麦盖提县| 天等县| 新和县| 依兰县| 黄浦区| 新泰市| 社旗县| 湖口县| 桂林市| 台江县| 深水埗区| 喀喇沁旗| 遂昌县| 上虞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