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醫院營養專家:腎病飲食調養一本通
- 劉英華 李惠子主編
- 2396字
- 2021-12-24 18:07:40
第二章 不同腎病的營養治療
第一節 腎病綜合征的營養治療
一、腎病綜合征的概念
腎病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腎小球疾病,由多種病因引起。臨床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排泄每日大于3.5g)、低血漿蛋白血癥(血清白蛋白每升小于30g)、水腫和高脂血癥。
二、腎病綜合征營養代謝特點
1.蛋白質代謝特點
蛋白質代謝最顯著的變化是血清白蛋白濃度明顯降低。其原因如下:
① 長期大量白蛋白從尿中丟失(尿白蛋白每日大于3g)。
② 血管內白蛋白的分解代謝增加。
③ 外源性的蛋白質攝入不足(食欲減退)。
④ 蛋白質合成代謝降低(如合并肝功能不全等)。
2.脂肪代謝特點
脂肪代謝出現異常,常表現為高脂血癥。實驗室檢查可見,血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或者降低。高脂血癥在疾病進入恢復期后還將持續存在。
3.水、鈉代謝特點
由于腎功能受損,腎小球濾過率減少,最容易引起水、鈉潴留,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水腫。
4.礦物質和維生素代謝特點
腎病綜合征患者礦物質代謝可出現低鉀血癥或高鉀血癥、低鈣血癥、骨質疏松、維生素D3下降等。
三、腎病綜合征的營養治療
飲食治療是一切疾病治療的基礎,是影響疾病預后的重要因素,要引起足夠重視。
1.蛋白質
根據病情確定蛋白質攝入量。一般主張患者腎功能正常時,給予正常量的蛋白質攝入,供給量約為每日每千克體重0.8~1.0g,再加上24小時尿蛋白丟失量,其中優質蛋白應占蛋白質總量的2/3以上。傳統觀念認為,由于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導致血中蛋白質濃度降低,應給予高蛋白膳食即每日每千克體重大約1.5g。但事實上,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的負擔,加重蛋白尿并促使腎病變進一步發展。所以,目前一般不主張應用高蛋白飲食。當患者腎功能不全時,應立即限制膳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
小貼士
如果食物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相似,這種蛋白質就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稱之為優質蛋白,比如蛋類、畜瘦肉、禽類、魚類、奶類及豆制品。優質蛋白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
2.脂類
腎病綜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癥,在飲食中要選擇低脂飲食。脂肪攝入應占總能量的30%,各種脂肪酸的比例要恰當。膽固醇攝入每日不超過200mg。少吃油炸食品和動物油脂,可選擇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芝麻油等,也可選擇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米糠等來降低血脂。研究顯示,深海魚油可降低血脂,尤其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明顯。如果患者通過控制飲食,血脂不能達到正常水平,應使用相應的調脂藥物。
小貼士
低脂飲食就是減少膳食中脂肪的攝入,根據病情的不同,每日脂肪的攝入量分別控制在50g、40g、20g或10g。
3.能量
能量要保證充分,每天要有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建議:每日每千克體重不少于30~35kcal,并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活動量、飲食史、合并疾病及應激狀況進行調整。
4.鈉鹽
限制鈉鹽飲食是糾正鈉、水潴留的一項有效措施。要根據患者水腫和血壓升高的程度,分別給予低鹽、無鹽或少鈉飲食。尤其在使用大劑量激素治療時,對鈉鹽的攝入要嚴格控制。食鹽用量每日不超過2~3g(或醬油10~15mL),不吃食鹽腌制食品。
小貼士
臨床上限鈉膳食一般分為三種:低鹽膳食,指全天供鈉2000mg左右;無鹽膳食,指全天供鈉1000mg左右;低鈉膳食,指全天供鈉500mg左右。
小貼士
很多食鹽肉眼看不到,它們隱藏在加工食品和調味品中。調味品如味精、雞精、醬油、黃醬、甜面醬、調料包、湯料包等,都含有高鹽高鈉;普通食品如香腸、掛面、火腿、榨菜、咸鴨蛋、五香雞蛋等都含有鹽;大多數零食,如炸薯片、炸薯條、話梅、椒鹽葵花仁等也含有鹽。以上這些都是看不見的鹽,一定要引起重視。
5.蔬菜水果
多吃新鮮深色的蔬菜、水果,可以增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增加膽固醇的排泄,起到調節血脂的作用。
四、腎病綜合征患者飲食宜忌
1.可選的食物
大米、面粉、各種新鮮蔬菜水果、蛋類、瘦肉、魚類、乳類、植物油都可選用。
2.慎用或忌用食物
粗雜糧、雜豆類(綠豆、紅小豆等)、大豆類及制品;含鈉較多的腌制食品如各種咸菜、咸肉、咸蛋等;含鈉較高的調味品、加工肉制品以及各種零食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肥肉、動物內臟、動物油;刺激性調味品等。慎用含鉀高的蔬菜、水果(如土豆、香蕉等)。
五、食譜舉例
食譜1(提供能量約1500kcal)
早餐:牛奶250mL
芝麻小火燒(富強粉50g)
煮雞蛋(雞蛋1個)
拌三絲(黃瓜50g、胡蘿卜10g、粉絲10g)
午餐:米飯(大米75g)
清燉鯉魚(鯉魚75g)
素炒油麥菜(油麥菜150g、植物油10g)
冬瓜湯(冬瓜50g)
加餐:蘋果150g
晚餐:米飯(大米75g)
雞片柿子椒(雞胸肉50g、柿子椒100g、植物油5g)
清炒西葫蘆(西葫蘆100g、植物油5g)
加餐:獼猴桃100g
全日總能量約1500kcal,碳水化合物230g,蛋白質59g,脂肪40g。
食譜2(提供能量約1600kcal)
早餐:牛奶250mL
果醬面包(富強粉50g、果醬20g)
鵪鶉蛋(鵪鶉蛋3個)
午餐:米飯(大米100g)
清蒸鱸魚(鱸魚70g)
清炒油菜(油菜200g、植物油10g)
蘿卜絲湯(蘿卜50g)
加餐:火龍果150g
晚餐:番茄雞蛋面(番茄100g、雞蛋30g、富強粉100g、植物油10g)
蒸南瓜(南瓜50g)
加餐:橙子150g
全日總能量約1600kcal,碳水化合物251g,蛋白質59g,脂肪42g。
食譜3(提供能量約1700kcal)
早餐:牛奶250mL
饅頭(富強粉75g)
蒸蛋羹(雞蛋1個)
拌黃瓜絲(黃瓜50g)
午餐:米飯(大米100g)
肉炒藕片(瘦肉50g、藕100g、植物油10g)
蒜蓉西藍花(西藍花100g、蒜5g、植物油5g)
加餐:草莓100g
晚餐:蒸餃(富強粉100g、瘦肉10g、小白菜50g)
素炒油菜(油菜200g、植物油10g)
冬瓜湯(冬瓜50g)
加餐:鴨梨100g
全日總能量約1700kcal,碳水化合物273g,蛋白質64g,脂肪44g。
食譜4(提供能量約1800kcal)
早餐:牛奶250mL
小糖包(富強粉75g、紅糖5g)
煮雞蛋(雞蛋1個)
拌心里美(心里美蘿卜50g)
午餐:米飯(大米125g)
胡蘿卜燉牛肉(胡蘿卜50g、牛肉50g)
清炒茼蒿(茼蒿100g、植物油10g)
加餐:蘋果100g
晚餐:包子(富強粉100g、圓白菜50g、瘦肉25g)
清炒絲瓜(絲瓜100g、植物油10g)
蒸南瓜(南瓜50g)
蘿卜絲(白蘿卜25g)
加餐:梨100g
全日總能量約1800kcal,碳水化合物281g,蛋白質68g,脂肪45g。
第二節 急性腎衰竭的營養治療
一、急性腎衰竭的概念
急性腎衰竭,現稱急性腎損傷,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在短時間內(數小時至數周)突然下降,而引起的以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以及含氮代謝產物潴留(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的綜合征。
二、急性腎衰竭的病因
① 嚴重感染、大手術后、急性心肌梗死、創傷等。
② 輸血或血管內溶血反應。
③ 由外源性和內源性腎毒素引起,比如生物毒素(蛇毒、青魚膽、毒蘑菇等)、化學毒素(如砷、鉛、汞、甲醇等)、X線造影劑、不適當地使用抗生素(如磺胺類、先鋒霉素等)。
④ 其他疾病引起(如流行性出血熱、妊娠中毒等)。
三、急性腎衰竭的臨床分期
急性腎衰竭根據病情,通常分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
1.少尿期(或無尿期)
本期為病情危重階段,患者出現少尿(尿量每日少于400mL)或者無尿(尿量每日小于100mL),氮質代謝產物排出減少。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容易發生水過多、高血壓、急性心衰和腦水腫等。短期內可出現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低鈉血癥、低氯血癥、低鈣血癥和高磷血癥。本期一般持續10~14天,也有長達1~2個月者。
2.多尿期
尿量逐漸增多,每日可達2500~3000mL,但腎功能并不能立即恢復,仍有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可出現高鉀血癥或低鉀血癥。本期約持續2~3周。
3.恢復期
本期尿量逐漸恢復正常,臨床癥狀開始好轉。但因組織中蛋白質被大量破壞,患者常有乏力、消瘦、肌肉萎縮等癥狀,多數患者在3~6個月里腎功能可恢復。
四、急性腎衰竭營養素代謝
1.蛋白質的變化
體內蛋白質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機體呈現負氮平衡,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2.礦物質的變化
在少尿期和多尿期,由于排尿量異常,可引起礦物質代謝紊亂。表現有高鉀血癥或低鉀血癥、低血鈣和高血磷、低鈉和低氯血癥,重癥患者還可能出現高鎂血癥。
3.能量的需求
由于機體的代謝旺盛和能量攝入的不足,患者的能量代謝處于不平衡狀態,如果不及時補充,患者的抵抗力將會受到影響。
五、急性腎衰竭的營養治療
1.急性腎衰竭少尿期
(1)能量
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能量攝入應按照適量原則,能量不宜過高,如果增加能量攝入,有可能引起高碳酸血癥,加重代謝紊亂。一般以每日每千克體重30~45kcal估算為宜。
(2)水分和無機鹽
少尿期應嚴格限制水分攝入量,一般每天為1000mL,包括食物、飲水和輸液量。常見食物的含水量見附錄2,補水量以前一日尿量加500mL為當日攝入量。
因少尿期水分潴留,血鉀、血鈉升高,營養治療中需要嚴格限制鉀、鈉,一般給予無鹽(食鹽每日少于1000mg)、低鈉(每日鈉少于500mg)的飲食。選擇含鉀低的蔬菜如南瓜、冬瓜、絲瓜、西葫蘆、茄子、白菜等。
(3)蛋白質
少尿期要嚴格控制蛋白質的攝入,以低蛋白飲食為主。尤其對非透析治療的少尿期急性腎衰竭更為重要。一般供給量為每日每千克少于0.6g。如果患者處于高分解代謝時,不適合低蛋白營養治療,應采取替代性的透析治療,給予高蛋白的營養支持,蛋白質攝入量應達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2~1.5g。
小貼士
低蛋白飲食是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每日攝入蛋白質的量在40g左右。
2.多尿期營養治療
(1)能量和蛋白質
本期患者尿量逐漸增多,腎功能逐漸恢復,患者的食欲有所改善,能量供給必須充足,可按每日每千克體重35~55kcal供給 。進入多尿期5~7天后,氮質血癥可逐漸減輕,蛋白質攝入量可按照每日每千克體重0.6~0.8g供給。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50%以上。如蛋白質攝入量達不到標準,可適當補充必需氨基酸或者α-酮酸制劑。
(2)水分和鉀
水分補充應取決于前一日尿量。多尿期體內鉀、鈉和氮的代謝物可隨尿液排出體外,水分和電解質(如鈉)的攝入量不需控制太嚴。選擇含鉀豐富的新鮮水果(或水果汁)和蔬菜,是簡單、容易被患者接受的補鉀手段。富含鉀的食物見附錄1。
(3)維生素
多尿期患者對于脂溶性維生素需要注意了,往往有維生素K缺乏的情況,應常規補充。而其他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一般不會在短期內缺乏,所以不需要補充。多尿期容易引起水溶性維生素的缺乏,要適當補充。
(4)多尿期食譜舉例(普通半流質膳食)
早餐:牛奶200mL+糖10g
白米粥(大米50g)
加餐:鮮橙汁(橙子200g)
午餐:雞蛋細面湯(面粉100g,雞蛋1個,番茄150g,菠菜25g)
加餐:獼猴桃(100g)
晚餐:餛飩湯(面粉100g,瘦肉25g,白菜25g)
全天用烹調油15g,食鹽5g以下。
本食譜提供能量約1500kcal,碳水化合物 236g,蛋白質43g,脂肪40g。
3.恢復期營養治療
應逐漸增加優質蛋白質食物。每日蛋白質供給由每千克體重0.6~0.8g逐漸增加,當腎功能正常之后,膳食中蛋白質一般維持在每日每千克體重1.0~1.2g為宜。能量供給應充足,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經常觀察腎功能情況,并不斷調整膳食內容。